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5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ion

第5章 酸、碱和 酸碱反应 Chapter b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on
第5章 酸、碱和 酸碱反应 Chapter 5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ion Chapter 5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ion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酸碱概念的变迁; 2.理解布朗斯特酸碱理论的意义和要点 3.理解路易斯酸碱理论的意义和要点; 4.了解软硬酸碱的内容和应用; 5.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路易斯酸。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 了解酸碱概念的变迁; 本章教学要求 5. 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路易斯酸。 4. 了解软硬酸碱的内容和应用; 3. 理解路易斯酸碱理论的意义和要点; 2. 理解布朗斯特酸碱理论的意义和要点;

5,1布朗斯特酸碱 The Brfnsted-Lowry acid-base model 5.2路易斯酸碱 The lewis acid-base model 堂些t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5.1 布朗斯特酸碱 The Brfnsted-Lowry acid-base model 5.2 路易斯酸碱 The Lewis acid-base model

阿它尼乌斯“电说” Arrhenius acid-base concept ★酸指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 H,SO,=HSO,+H+ ★碱指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 Naoh= Nat +OH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水溶液中电解质部分电离 已电离的溶质粒子数 O=原有溶质的粒子数 100%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化学家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酸指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 ★ 碱指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H2SO4 = HSO4 + H+ NaOH = Na+ + OH- ★ 中和反应的实质 H+ + OH- = H2O ★ 水溶液中电解质部分电离 = 100% 原有溶质的粒子数 已电离的溶质粒子数 Svante August Arrhenius 瑞典化学家 “电离说” Arrhenius acid-base concept 阿仑尼乌斯“ ” Arrhenius acid-base concept “电离说” Arrhenius acid-base concept 阿仑尼乌斯“ ” Arrhenius acid-base concept

51布朗斯特酸碱 The Bristed lowry acid-base model 5.1.1定义 Definition 512共轭酸碱对 Conjugate acid- base pair 513布朗斯特平衡 Brfnsted equilibrium 5.1.4酸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Relation betwee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the acidity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5.1.1 定义 Definition 5.1.2 共轭酸碱对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5.1.3 布朗斯特平衡 Brfnsted’s equilibrium 5.1.4 酸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Relation betwee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the acidity 5.1 布朗斯特酸碱 The Brfnsted -lowry acid-base model

5.11定义 酸:反应中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 即质子给予体 碱:反应中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 Brfnsted JN 即质子接受体 丹麦物理化学家 酸碱反应指质子由给予体向接受体的转移过程 气相中HF(g)+H2O(→H3O(aq)+F(aq) 溶剂中HF(aq)+NH3faq)→NH4(aq)+F(aq) 水(H2O(D)+NH3(aq)→OH(aq)+NH4(aq) 是 两(H,(aq)+H2O(→H3O+(aq)+HS(aq) 性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酸: 反应中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 即质子给予体 碱: 反应中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 即质子接受体 5.1.1 定义 H2O(l) + NH3 (aq) →OH – (aq) + NH (aq) 4 + H2S(aq) + H2O(l) →H 3O+ (aq) + HS- (aq) 水 是 两 性 酸碱反应指质子由给予体向接受体的转移过程 HF(g) + H2O(l) →H3O+ (aq) + F– 气相中 (aq) Brfnsted J N 丹麦物理化学家 溶剂中 HF(aq) + NH3 (aq) → + F– NH (aq) (aq) 4 +

5.1.2共轭酸碱对 半反应( Halfreaction)的概念 H2o()+NH3(ad)->OH(aq)+NHa(aq 它的一个半反应是作为酸的H2O分子给出质子生成它的 共轭碱( Conjugate base)OH:H,O—H++OH 另一个半反应是作为碱的NH13分子接受质子生成它的共 轭酸( Conjugate acid: NH+H 酸给出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物碱越弱,反之 亦然;碱接受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轭酸越弱,反 之亦然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5.1.2 共轭酸碱对 半反应(Halfreaction)的概念 它的一个半反应是作为酸的H2O分子给出质子生成它的 共轭碱(Conjugate base)OH– : H2O H+ + OH– 酸给出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轭碱越弱,反之 亦然;碱接受质子的趋势越强,生成的共轭酸越弱, 反 之亦然。 另一个半反应是作为碱的NH3分子接受质子生成它的共 轭酸(Conjugate acid) : NH3 + H+ + NH4 H O(l) NH (aq) OH (aq) NH (aq) 2 3 4 − + + ⎯→ +

轭圈减吧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任何布朗斯特酸碱反应都涉及两个共轭酸碱对 种物质是酸是碱,取决于它参与的反应;既可为 酸又可为碱的物质叫两性物质(4 mphoteric substance)o 质子理论中无盐的概念,电离理论中的盐,在质子 理论中都是离子酸或离子碱。 质子共 碳 质子 共軛酸 HC h +CI H20 H HO H2SO H sOA NHGH2SO4 NHA H,O H OH OH H,O HSO H+eH4 OHOBDI2+eaO"x,列 →Hr+so2 s2 HS NHg H Nh H HF Fe(H,Ok] H Fe(H,OkI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质子理论中无盐的概念,电离理论中的盐,在质子 理论中都是离子酸或离子碱。 任何布朗斯特酸碱反应都涉及两个共轭酸碱对。 一种物质是酸是碱, 取决于它参与的反应;既可为 酸又可为碱的物质叫两性物质(Amphoteric substance)。 共轭酸碱对 Conjugate acid-base pair

相对共轭酸(共轭酸)碱(共轭碱)相对共轭 碱强度 HCIO 碱强度 HSO HSO 非常强 H 非常弱 HNO3 NO3 HO H. CLCCOoH CLEco HSOT 弱 HaPO H,PO2 +H HCOOH H HCOO CHCOOH CHCOO COx-H,O HC 弱 IS NH4 NH HCN N HS H. OH N 非常弱 I4 H 非常强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 1下列各对中哪一个酸性较强? (a)Fe(H,o)613+F Fe(H,o)12+ (b )Al(H,O)613+F(Ga(H,0)63+ (c)SiOH)4和Ge(OH)4 (d)HCIO3和HCO4 (e)H2CrO和HMnO4 (f)Hl3PO4和H2SO4 Solution (a)前者,中心离子电荷高,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解离; (b)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解离; (c)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解离; (d)、(e)、(均为后者,非羟基氧原子多。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Question 1 下列各对中哪一个酸性较强? (a) [Fe(H2O)6 ] 3+和[Fe(H2O)6 ] 2+ (b) [Al(H2O)6 ] 3+和[Ga(H2O)6 ] 3+ (c) Si(OH)4和Ge(OH)4 (d) HClO3和HClO4 (e) H2CrO4和HMnO4 (f) H3PO4和H2 SO4 Solution (a) 前者, 中心离子电荷高,对O的极化能力大, H+易解离; (b) 前者, 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 H+易解离; (c) 前者, 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 H+易解离; (d) 、 (e)、 (f) 均为后者,非羟基氧原子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 and Chemical Kinetic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3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Atomic Structure and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 铜、锌分族 The Copper Subgroup and Zinc Subgroup.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六章 配位化合物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化学引言 Introduction of the Chemistry of s and p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十七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出.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二十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九章 过渡元素(I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I).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八章 过渡元素(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doc
- 《高等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配位化合物.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电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三章 化学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7章 金属配位化合物 Metal Coordination Compound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8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 Precipitation -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0章 条件稳定常数和络合滴定 Conditional stability constant and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1章 条件电势和氧化还原滴定 Conditional electric potential and Oxidation-reduc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2章 s区元素 s-Block Element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3章 p区元素 p-block Elements(一).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一讲 分离机理及色谱柱.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二讲 液相色谱实用技术(一).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三讲 液相色谱的定性及定量技术.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四讲 液相色谱的方法开发.ppt
- 华东师范大学:元素化学及无机物制备实验(讲义)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二茂铁的制备及检测.pdf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二章 溶液.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五章 电离平衡.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四章 化学平衡.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八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