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7章 金属配位化合物 Metal Coordination Compounds

第7章 属 配位化合物 Chapter 7 Metal coordination Copounds
第 7 章 金属 配位化合物 Chapter 7 Metal Coordination Compounds

本章教学要求 1.熟悉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命名; 2.熟悉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会进行一般配 离子结构判断和磁性计算 3.理解晶体场理论的要点,弄清八面体场、四 面体场和平面四边形场中d轨道的分裂;理 解分裂能和晶体场稳定化能概念; 4.了解配位化合物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概念, 初步学会上述两种异构体的判断; 5.熟悉配位实体热力学稳定性中的有关概念。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1.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命名; 2.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会进行一般配 离子结构判断和磁性计算; 3. 理解晶体场理论的要点,弄清八面体场、四 面体场和平面四边形场中 d 轨道的分裂;理 解分裂能和晶体场稳定化能概念; 4. 了解配位化合物顺反异构和旋光异构概念, 初步学会上述两种异构体的判断; 5. 熟悉配位实体热力学稳定性中的有关概念。 本章教学要求

71相关的定义和命名 The relating definitions and nomenclature 7.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Chemical bond theory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73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isomerism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74配位实体的热力学稳定性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coordination entity 75配位实体的某些动力学问题 Some kinetic questions of the coordination entity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1 相关的定义和命名 The relating definitions and nomenclature 7.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Chemical bond theory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7.3 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 Isomerism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7.4 配位实体的热力学稳定性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coordination entity 7.5 配位实体的某些动力学问题 Some kinetic questions of the coordination entity

复杂化合物 Complex Compound 组成为C0C36NH3的化合物第一次制备出时,人 们认为它是由两个简单化合物(C0Cl3和NH3形成的一种 新类型的化合物。令化学家迷惑不解:既然简单化合物 中的原子都已满足了各自的化合价,是什么驱动力促使 它们之间形成新的一类化合物?由于人们不了解成键作 用的本质,故将其称之为“复杂化合物” “维尔纳配位学说” Werner 1893年维尔纳( Werner a)教授对这类化合物本性提 出了天才见解,被后人称为维尔纳配位学说。维尔纳获 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组成为CoCl3·6NH3的化合物第一次制备出时,人 们认为 它是由两个简单化合物(CoCl3和NH3 )形成的一种 新类型的化合物。令化学家迷惑不解: 既然简单化合物 中的原子都已满足了各自的化合价, 是什么驱动力促使 它们之间形成新的一类化合物? 由于人们不了解成键作 用的本质, 故将其称之为“复杂化合物” 。 1893年维尔纳(Werner A)教授对这类化合物本性提 出了天才见解, 被后人称为维尔纳配位学说。维尔纳获 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 Werner A供职于苏黎世大学 他的学说深深地影响着20世纪无机 化学和化学键理论的发展 维尔纳学说的要点: ●大多数化学元素表现出两种类型维尔纳186-1919) 的化合价,即主价和副价 ●元素形成配合物时倾向于主价和 HN、NH2∠C1 副价都能得到满足 ●元素的副价指向空间确定的方向 HN NH NH CI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大多数化学元素表现出两种类型 的化合价,即主价和副价 ● 元素形成配合物时倾向于主价和 副价都能得到满足 ● 元素的副价指向空间确定的方向 Werner A 供职于苏黎世大学。 他的学说深深地影响着 20 世纪无机 化学和化学键理论的发展。 维尔纳 (1866—1919 ) 维尔纳学说的要点: 配位化学的奠基人——维尔纳

编尔与约尔夏生:副内客 学术争论中的故 1798年塔索尔特制备出 CoCl36NH2之后的100间,化学家们 直试图解开这类化合物成键本质之 谜。约尔更生( S JOrgensen,1837 1914)提出了一种链理论。 后来,维尔纳用假设和实验证明了自己理论的正确, 并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约尔更生做了一个有 诚信的科学家应该做的事:发表了实验结果,说明自己的理 论是错的。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维尔纳与约尔更生: 一场学术争论中的故事 1 7 9 8 年 塔 索 尔 特 制 备 出 CoCl3·6NH3之后的100年间, 化学家们 一直试图解开这类化合物成键本质之 谜。约尔更生(S M Jorgensen,1837- 1914 )提出了一种链理论。 后来,维尔纳用假设和实验证明了自己理论的正确, 并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而约尔更生做了一个有 诚信的科学家应该做的事: 发表了实验结果, 说明自己的理 论是错的。 副篇内容

71相关的定义和命名The relating definitions and nomenclature 7.11相关的定义 Relating definitions 712化学式的书写和配合物的命名 Writing of chemical equ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1 相关的定义和命名 The relating definitions and nomenclature 7.1.1 相关的定义 Relating definitions 7.1.2 化学式的书写和配合物的命名 Writing of chemical equ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711相关的定义 让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ICu(NH3)小lSO4溶液 Cu(OH)2沉淀 CuSO溶液 CuSO溶液狄 NH3水 Cu(OH沉淀Cu(NH3)4lSO溶液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1.1 相关的定义 让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Cu(OH)2沉淀 [Cu(NH3 )4 ]SO4溶液 CuSO4溶液 Cu(OH)2沉淀 [Cu(NH3 )4 CuSO4溶液 ]SO4溶液 NH3水 NH3水

配位化合物可看成是一类由简单化合物反应生成的 复杂化合物: Cuso4 +4 NH3 Cu(NH3)4SO4 3NaF +AIF3 Na3IAIF6I SiF +2 HF H2ISiF61 Ni +4 CO INi(CO)4I 2SO4+A2(SO4)3+24H2O 2 KAI(SO4)2. 12H2O 显然,这些产物中: ●都存在一个“配位实体” ●“配位实体”相对稳定,既可存在于晶体中,也可 存 在于溶液中。 ●与“复盐”上(on倾s不但又无绝对的界线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 都存在一个“配位实体”. ● “配位实体”相对稳定,既可存在于晶体中,也可 存 在于溶液中。 ● 与“复盐” (Double salts) 不同,但又无绝对的界线。 显然,这些产物中: 配位化合物可看成是一类由简单化合物反应生成的 复杂化合物: CuSO4 + 4 NH3 [Cu(NH3 )4 ]SO4 3NaF + AlF3 Na3 [AlF6 ] SiF4 + 2 HF H2 [SiF6 ] Ni + 4 CO [Ni(CO)4 ] K2SO4 +Al2 (SO4 )3+24 H2O 2 KAl(SO4 )2·12H2O

与配合物相关的一些概念可依下列实例说明: 例1 例2 例3 [Co(NH3)6Cl3 KIFe(cn61 INi(CO4 1.配位实体和络合物 配位实体( Coordination entity)是由配位共价键结合 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单元,它可以是阳离子物种(如 例1中的[Co(NH)lP)、阴离子物种(如例2中的 IFe(CN)d4)或电中性物种(如例3)。 需要强调配位实体所带的电荷时,也可将其叫作络 离子( Complex ion)。这就是说,“络合物”和“络离子 ”都是“配位实体”的同义 上页下页目录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与配合物相关的一些概念可依下列实例说明: 1. 配位实体和络合物 配位实体(Coordination entity)是由配位共价键结合 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单元, 它可以是阳离子物种(如 例 1 中 的 [ Co(NH3 ) 6 ] 3+ )、 阴 离 子 物 种 ( 如 例 2 中 的 [Fe(CN)6 ] 4- )或电中性物种(如例3)。 需要强调配位实体所带的电荷时,也可将其叫作络 离子(Complex ion)。这就是说, “络合物”和“络离子 ”都是“配位实体”的同义。 例1 例2 例3 [Co(NH3 )6 ]Cl3 K4 [Fe(CN)6 ] [Ni(CO)4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 and electrochemistry.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5章 酸、碱和酸碱反应 Acid, base and acid-base reac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动力学的初步概念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 Rate and Chemical Kinetic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3章 化学热力学的初步概念与化学平衡 Primary Conception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 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Chemical Bond and Molecular Structure.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Atomic Structure and the 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ppt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 铜、锌分族 The Copper Subgroup and Zinc Subgroup.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六章 配位化合物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化学引言 Introduction of the Chemistry of s and p Element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十七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检出.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二十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The Lanthanides and Actinides.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九章 过渡元素(I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I).doc
- 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第十八章 过渡元素(I)The Transition Elements(I).doc
- 《高等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配位化合物.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五章 相平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界面现象.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六章 电化学.ppt
- 《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8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 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acid-base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 Precipitation -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and precipitation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0章 条件稳定常数和络合滴定 Conditional stability constant and complexometric titra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1章 条件电势和氧化还原滴定 Conditional electric potential and Oxidation-reduction.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2章 s区元素 s-Block Elements.ppt
- 桂林理工大学:《普通化学》PPT教学课件_第13章 p区元素 p-block Elements(一).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一讲 分离机理及色谱柱.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二讲 液相色谱实用技术(一).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三讲 液相色谱的定性及定量技术.ppt
- 《高效液相色谱》第四讲 液相色谱的方法开发.ppt
- 华东师范大学:元素化学及无机物制备实验(讲义)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二茂铁的制备及检测.pdf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二章 溶液.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五章 电离平衡.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四章 化学平衡.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六章 氧化还原反应.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八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律.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十章 固体无机化学.doc
- 湖北大学:《无机化学习题库》第九章 分子结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