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高效课堂导学案_高二年级语文352高效课堂导学案

高二年级语文352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3课民为贵 姚艳霞 学习目标 1、诵读文言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并能翻译文 言文。 2、借鉴很学习文章的说理艺术。 3、领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硏读本学案,牢记:不读完课文, 不做学案 2、书面完成预习自测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 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社稷()粢盛()()汤放桀()伐纣( 弑君()走圹()獭()驱爵() 鹯()谆谆()然于传()有之朝觐() 讼狱()讴歌()篡()舜相尧()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5)汤放桀() (6)于传有之( (7)贼仁者谓之贼() (8)得天下有道() (9)所恶勿施,尔也() (10)谆谆然命之乎() (11)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12)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3、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为丛驱爵者,鸇也() (2)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3)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4、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牺牲既成(古义今义) (2)以陷于死亡(古义今义) (3)夫然后之中国(古义今义)(古义今义) (4)贼仁者谓之贼(古义今义) 5、归纳积累一词多义
高二年级语文 352 高效课堂导学案 第 3 课 民为贵 姚艳霞 学习目标: 1、 诵读文言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并能翻译文 言文。 2、 借鉴很学习文章的说理艺术。 3、 领会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 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句子,再研读本学案,牢记:不读完课文, 不做学案。 2、 书面完成预习自测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 预习自测: 1、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社稷( ) 粢盛( )( ) 汤放桀( ) 伐纣( ) 弑君( ) 走圹( ) 獭( ) 驱爵( ) 鹯( ) 谆谆( )然 于传( )有之 朝觐( ) 讼狱( ) 讴歌( ) 篡( ) 舜相尧( ) 2、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2)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 (3)牺牲既成,粢盛既洁 ( ) (4)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 (5)汤放桀( ) (6)于传有之( ) (7)贼仁者谓之贼( ) (8)得天下有道( ) (9)所恶勿施,尔也( ) (10)谆谆然命之乎( ) (11)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 (12)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 3、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为丛驱爵者,鸇也( ) (2)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 (3)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 4、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牺牲既成( 古义 今义 ) (2)以陷于死亡(古义 今义 ) (3)夫然后之中国( 古义 今义 )( 古义 今义 ) (4)贼仁者谓之贼(古义 今义 ) 5、归纳积累一词多义

危 诸侯危社稷()危乎高哉() 正襟危坐()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相 善恶之相()伯乐学相马()形影相吊()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舜相尧二十有八载()及时相遣归( 6、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2)祭祀以时() (3)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4)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7、名句填空。 民为贵,君为轻,() (),贼义者谓之残 天不言,()。 善政得民财,()。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8、翻译句子。 (1)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 弑君也。 (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 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5)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6)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7)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8)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探究案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 想? 3、《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4、《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5、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孟子》行文的特点。 6、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是具有其重大进步意义的,它的意 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能否实现,为什么? 7、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危: 诸侯危社稷( ) 危乎高哉( ) 正襟危坐( ) 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 相: 善恶之相( ) 伯乐学相马( ) 形影相吊( )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 )及时相遣归( ) 6、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1)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 (2)祭祀以时( ) (3)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 (4)故为渊驱鱼者,獭也( ) 7、名句填空。 民为贵,君为轻,( ) ( ),贼义者谓之残。 天不言,( )。 善政得民财,( )。 (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8、翻译句子。 (1)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 弑君也。 (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孟子曰: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 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5)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6)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7)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8)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探究案 1、孟子为什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在“君权谁授”的问题上,孟子与万章有什么不同?孟子的主张反映了什么思 想? 3、《孟子•万章上》选章中哪些方面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4、《孟子•离娄上》选章中孟子是怎样论证“得天下”与“失天下”的? 5、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孟子》行文的特点。 6、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是具有其重大进步意义的,它的意 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能否实现,为什么? 7、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在“以德治国”的方略是一致的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吗?请结合历史原因与现实条件谈谈你的理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学案_高二年级语文学1.doc
-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复习案及练习_《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案.doc
- 《森林中的绅士》练习题_高三语文粤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森林中的绅士》同步.doc
- 《森林与河流》导学案_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森林与河流》学案.doc
- 《柳子厚墓志铭课件3_《柳子厚墓志铭》课件 126高中柳红.ppt
- 《林黛玉进贾府》高校课堂导学案_神木中学352高校课堂高一语文导学1.doc
-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58页)_2014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新人版必修3.ppt
-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58页)_2014高中语文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新人版必修3.doc
-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58页)_2013-2014高中语文 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名师精讲 新人版必修3.doc
- 《林黛玉进贾府课件(58页)_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第1课 林黛玉进贾府拓展作业 新人版必修3.doc
- 《林头风雪山神庙课件13(获奖)_高中语文林头风雪山神庙.ppt
- 《李逵负荆》讲学稿_高二语文水浒传之李逵负荆.doc
- 《李杜诗五首课件4_人版高三第五册《李杜诗五首gaojun210制作》.ppt
- 《有无相生》导学案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doc
- 《有无类》高效导学案_高二年级语文352高效课堂导学案.doc
- 《有无类》同步练习_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练习:1-6有无类.doc
- 《晚秋初冬》案3_高二《晚秋初冬》案.doc
- 《晚秋初冬》导学案_江苏省新沂市棋盘中学高二语文《晚秋初冬》学案.doc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课堂实录_第八届青基赛高中语文13号选手(澄海中学林水生)上课《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材料.doc
- 《晋灵公不君》课件(46页)_高二语文《春秋笔法2》(课件).ppt
- 《永别了,武器课件(37页)_永别了_武器__高一语文鲁人版必修一_第四单元_昨日战争.ppt
- 《江南的冬景》导学案_高一.doc
- 《江南的冬景》案16_高一语文学设计.doc
-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课件1_高二语文:选修(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2《没有纽扣的红衬衫》.ppt
- 《浪游者的夜歌》《致命运女神》《豹》《一朵小花》《爱》《当你老了》学案_高一语文《浪游者的夜歌》《致命运女神》《豹》北京版知识精讲.doc
- 《涉江采芙蓉》获奖案_2017年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doc
- 《涉江采芙蓉》高效导学案_神木中学高一语文.doc
- 《淝水之战》案2_高一语文《淝水之战》语文出版社知识精讲.doc
- 《淳于髡》学案_鲁人版高二语文选修第6课《史记 ▪ 淳于髡》学案.doc
- 《淳于髡》案3_鲁人版高二.doc
- 《渔家傲》高考常见题型分析点课件.ppt
- 《游侠列传》案及练习_高一语文《游侠列传》(节选)北京版知识精讲.doc
- 《滕王阁序》导学案3_高一语文组 制作.doc
- 《灯下漫笔》导学案_高中语文第三册学案13.doc
- 《炮兽》ppt课件(61页)_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新人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学课件:第3课《炮兽》 (共61张).ppt
- 《烛之武退秦师》写作素材_2016高考一轮复习.doc
-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5_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一语文导学案.doc
- 《爱因斯坦与艺术》《说数》《自然笔记》案1_新材高二语文重点课文精讲《爱因斯坦与艺术》《说数》《自然笔记》重点分析.doc
-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案3_高二语文表达交流2: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doc
- 《狱中杂记》练习题_高中选修《狱中杂记》自主学习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