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趣》ppt课件(10页)_论趣

论趣 林语堂
论趣 林语堂

林语堂介绍: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 祖籍漳州天宝镇五里沙村,出生于平和县坂 仔圩,是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 祖籍漳州天宝镇五里沙村,出生于平和县坂 仔圩,是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 林语堂介绍:

林语堂介绍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 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 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 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 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 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 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林语堂介绍: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 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 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 后回 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 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 主要 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 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林语堂介绍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 《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 《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 长篇小说
林语堂介绍: 1932年主编《论语》 半月刊。1934年创办 《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 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 《京华烟云》、《风声 鹤唳》等文化著作和 长篇小说

林语堂介绍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 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 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 逝世
林语堂介绍: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 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 国 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 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 逝世

整体把握 ■1标题是”论趣”,文章第几段才提到”趣”? 前面是否是偏离题意? 明确:引用传说转入议论道出对人生的看法: 名利权色是人所追求的普遍现象再说 到自己对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回归到话题:人生乐趣莫如趣
一 ,整体把握 1,标题是”论趣”,文章第几段才提到”趣”? 前面是否是偏离题意? 明确: 引用传说转入议论道出对人生的看法: 名利权色是人所追求的普遍现象.再说 到自己对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回归到话题:人生乐趣莫如趣

4,阅读4-7段,回答”趣”是什么?趣” 与“名、利、色、权”有什么关系? 明确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 这种“趣”是与“名、利、色、权”无 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 心”沟通
4,阅读4-7段,回答”趣”是什么?趣” 与“名、利、色、权”有什么关系? 明确: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 这种“趣”是与“名、利、色、权”无 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 心”沟通

5、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趣”的? 明确 1)在求知上要有”趣” 2)在启发心智上 3)在读书上,”要动了灵机””能够知趄
5、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论“趣”的? 明确: 1)在求知上要有”趣”. 2)在启发心智上 3)在读书上,”要动了灵机””能够知趣

2,你同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 话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仔细品味语句,认真体会林语堂散文语言的 趣味性 ■1、俗话说爱江山更爱美人,可见爱美人也 可以作为一种“趣” 2、说明名心在凡人的心里是难以消除的。 ■3、说明“趣”是与好奇心有关的 4、针砭现代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 也说明了这种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
2,你同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 话吗?说说你的看法. 三,仔细品味语句,认真体会林语堂散文语言的 趣味性. 1、俗话说爱江山更爱美人,可见爱美人也 可以作为一种“趣”。 2、说明名心在凡人的心里是难以消除的。 3、说明“趣”是与好奇心有关的。 4、针砭现代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 也说明了这种境界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

林语堂的幽默 林语堂是著名幽默大师,生性幽默,以致 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 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出, 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所以,他被人们称为 “幽默大师”一点也不过分
林语堂的幽默 林语堂是著名幽默大师,生性幽默,以致 他的风度,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 都具有幽默的特点,每次演讲也是妙语迭出, 常常赢得满堂喝彩,所以,他被人们称为 “幽默大师”一点也不过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论趣》ppt课件6_论趣.ppt
- 《论趣》ppt课件5_《论趣》.ppt
- 《论趣》ppt课件4_论趣课件.ppt
- 《论读书》练习题_第23课 论读书.doc
- 《论读书》学案.doc
- 《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导学案_《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doc
- 《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ppt课件1_论读书、读书八得、窃读记.ppt
- 《论读书》ppt课件(46页)_论读书.ppt
- 《论读书》ppt课件2.ppt
- 《论读书》ppt课件1.ppt
- 《论语:行己有耻》ppt课件.ppt
- 《论语选读》名句背诵集锦(选自十篇重点课文).doc
- 《论语选读》之九《出辞气远鄙倍》ppt课件2_语文版《论语选读》之九《出辞气远鄙倍》课件.ppt
- 《论语注疏》资料汇编_论语集注.doc
- 《论语注疏》资料汇编_论语注疏7.doc
- 《论语注疏》资料汇编_论语注疏6.doc
- 《论语注疏》资料汇编_论语注疏5.doc
- 《论语注疏》资料汇编_论语注疏4.doc
- 《论语注疏》资料汇编_论语注疏3.doc
- 《论语注疏》资料汇编_论语注疏2.doc
- 《论趣》ppt课件(18页).ppt
- 《论趣》ppt课件(37页)_林语堂:论趣.ppt
- 《论趣》同步练习.doc
- 《论趣》教案3_吉林省德惠七中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论趣》教案 长春版.doc
- 《论趣》说课稿_《论趣》说课稿.doc
- 《论述文选读》之《社会和个人》学案.doc
- 《论述文选读》之杂文两篇(最先与最后,不完满才是人生) ppt课件_鲁迅和季羡林的杂文.ppt
- 《论逆境》ppt课件1.ppt
- 《论逆境》ppt课件2_论逆境.ppt
- 《论逆境》ppt课件3_论逆境2.ppt
- 《论逆境》ppt课件4_《论逆境》.ppt
- 《论逆境》ppt课件(11页).ppt
- 《论逆境》学案_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doc
- 《论逆境》教案1_论逆境.doc
- 《论逆境》课文研习.doc
- 《论雅俗共赏》ppt课件2_论雅俗共赏.ppt
- 《论雅俗共赏》学案_《论雅俗共赏》学案.doc
- 《论雅俗共赏》说课稿_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doc
- 《论鲁迅》ppt课件1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 论鲁迅课件 语文版.ppt
- 《论鲁迅》ppt课件2_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1《论鲁迅》课件 语文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