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52.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类型 序号 1.通过测量,使学生掌握牙的测量方 牙体外形的观察与测量 法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掌握握刀方法和雕塑要领 2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右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 A 下颌磨牙的雕刻 右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 4 上颌前磨牙合面堆塑 右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的堆塑 A 5 上领磨牙合面堆塑 右上颌第一磨牙合面的堆塑 A 6 髓腔形态观察 对离体牙髓腔标本进行观察,了解髓 腔和根管的形态和特点 C 1.了解牙列的形态 牙合型观察 2掌握覆合覆盖,牙尖交错位, 正中关系矜下颌姿势位等的概念与 音V。 了解咀嚼效率测定的方法和原理: 咀婚效幸测定 掌握咀嚼效率的定义和意义及影响 A 咀婚效率的因素: 9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 掌握下颌运动轨迹的直接观测法以及 熟悉下领运动轨迹描记仪的使用方法 A综合性B创新性C验证演示性 D设计性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牙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室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等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严肃 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基本原理:形态为主,和生理功能相联系

1 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 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类型 1 牙体外形的观察与测量 1.通过测量,使学生掌握牙的测量 方 法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掌握握刀方法和雕塑要领; A 2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 右上颌中切牙牙体外形的雕刻 A 3 下颌磨牙的雕刻 右下颌第一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 A 4 上颌前磨牙合面堆塑 右上颌第一前磨牙牙牙合面的堆塑 A 5 上颌磨牙合面堆塑 右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的堆塑 A 6 髓腔形态观察 对离体牙髓腔标本进行观察,了解髓 腔和根管的形态和特点 C 7 牙合型观察 1.了解牙列的形态; 2.掌握覆 牙合,覆盖,牙尖交错位, 正中关系牙合,下颌姿势位等的概念与 意义。 C 8 咀嚼效率测定 1.了解咀嚼效率测定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咀嚼效率的定义和意义及影响 咀嚼效率的因素; A 9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 掌握下颌运动轨迹的直接观测法以及 熟悉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的使用方法 C A 综合性 B 创新性 C 验证演示性 D 设计性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牙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室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等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严肃 认真的工作态度,严密细心的工作方法,为临床工作打好基本技能基础。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基本原理:形态为主,和生理功能相联系

课程简介: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牙体解剖学与口腔生理学。牙体 解剖学包括牙的雕刻与塑形、髓腔及合型的观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雕刻和描绘, 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口腔生理学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教,了解口腔生理功能的 常见检查方法。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包括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 实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教程,复习所学理论,实验中按照操作 步骤,独立思考,进行操作。 五、实验报告 牙体形态绘图 六、考核与考试 考核包括:上颌中切牙雕刻,下颌第一磨牙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堆塑,上颌第一磨牙堆 塑 考试包括:30颗离体牙辨别 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 每次实验可同时开20组,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组实验 1组一套:游标卡尺、双头雕刀、小雕刀、棒状器、锥状器、柳叶蜡刀、蜡刀、酒精灯 天平。(以上现各有20套)。雕刻牙模型三套。 实验一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标志 熟悉:游标尺的使用方法,牙体的测量方法

2 课程简介: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牙体解剖学与口腔生理学。牙体 解剖学包括牙的雕刻与塑形、髓腔及合型的观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雕刻和描绘, 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口腔生理学部分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教,了解口腔生理功能的 常见检查方法。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包括观察标本、雕塑牙齿、髓腔磨片。 实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进行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教程,复习所学理论,实验中按照操作 步骤,独立思考,进行操作。 五、实验报告 牙体形态绘图 六、考核与考试 考核包括:上颌中切牙雕刻,下颌第一磨牙雕刻,上颌第一前磨牙堆塑,上颌第一磨牙堆 塑 考试包括:30 颗离体牙辨别 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 每次实验可同时开 20 组,每位同学独立完成一组实验 1 组一套:游标卡尺、双头雕刀、小雕刀、棒状器、锥状器、柳叶蜡刀、蜡刀、酒精灯、 天平。(以上现各有 20 套)。雕刻牙模型三套。 实验一 牙体观察与外形测量(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类离体牙的解剖标志 熟悉:游标尺的使用方法,牙体的测量方法

实验内容: 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 2、测量离体牙 教学重点: 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如何区分上下颌颌左右侧的前磨牙 2、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各类离体牙的观察与测量,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实验二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特点 熟悉:雕牙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右上颌中切牙 教学重点: 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上颌中切牙雕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3 实验内容: 1、认识与观察离体牙 2、测量离体牙 教学重点: 各类离体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如何区分上下颌颌左右侧的前磨牙 2、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鉴别要点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各类离体牙的观察与测量,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实验二 上颌中切牙的雕刻(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颌中切牙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特点 熟悉:雕牙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1、雕刻刀的正确使用 2、雕刻右上颌中切牙 教学重点: 上颌中切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上颌中切牙雕刻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上颌中切牙的雕刻,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实验三下颌磨牙的雕刻(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颌磨牙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特点 熟悉:磨牙雕刻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教学重点: 下颌磨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后牙矜面雕刻的特点是什么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下颌磨牙的雕刻,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实验四上颌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颌前磨牙的形态特点 熟悉:面滴蜡塑形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1、牙哈面滴蜡塑形的基本方法 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 教学重点: 上颌磨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如何确定上颌前磨牙的牙尖高度 实验课考核:

4 实验三 下颌磨牙的雕刻(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颌磨牙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功能特点 熟悉:磨牙雕刻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雕刻下颌第一磨牙 教学重点: 下颌磨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后牙牙合面雕刻的特点是什么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下颌磨牙的雕刻,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实验四 上颌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颌前磨牙的形态特点 熟悉:牙合面滴蜡塑形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1、牙合面滴蜡塑形的基本方法 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 教学重点: 上颌磨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如何确定上颌前磨牙的牙尖高度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上颌前磨牙牙哈面滴蜡塑形,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实验五上颌磨牙牙面滴蜡塑形(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颌磨牙的形态特点 熟悉:合面滴蜡塑形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 教学重点: 上颌磨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上下颌磨牙的区别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上颌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实验六髓腔形态观察与绘制(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类牙髓腔的形态特征 牙体外形与髓室和根管的关系 熟悉:髓腔的几种观察方法 实验内容: 1、观察离体牙髓腔标本 2、描绘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教学重点: 各类牙髓腔的形态特征 教学方法:

5 课堂上完成上颌前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实验五 上颌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上颌磨牙的形态特点 熟悉:牙合面滴蜡塑形的方法与步骤 实验内容: 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 教学重点: 上颌磨牙的解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上下颌磨牙的区别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上颌磨牙牙合面滴蜡塑形,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实验六 髓腔形态观察与绘制(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各类牙髓腔的形态特征 牙体外形与髓室和根管的关系 熟悉:髓腔的几种观察方法 实验内容: 1、观察离体牙髓腔标本 2、描绘上颌中切牙和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教学重点: 各类牙髓腔的形态特征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磨牙髓腔与牙体外形的关系 2。多根牙与单根牙的髓腔形态优何不同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髓腔形态的观察与绘制,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实验七牙合型观察(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覆合,覆盖,牙尖交错位,正中关系殆下颌姿势位的概念与意义 熟悉:牙列的形态 实验内容: 口腔检查与牙哈型观察 教学重点: 各种颌位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正中合,正中哈位与正中关系的概念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观察各类合型,完成实验报告,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实验八咀嚼效率测定(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咀嚼效率的定义,意义及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 熟悉:咀嚼效率的测定方法颌原理 实验内容: 测定咀嚼效率 教学重点: 咀嚼效率的测定方法

6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磨牙髓腔与牙体外形的关系 2. 多根牙与单根牙的髓腔形态优何不同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髓腔形态的观察与绘制,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实验七 牙合型观察(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覆牙合,覆盖,牙尖交错位,正中关系牙合,下颌姿势位的概念与意义 熟悉:牙列的形态 实验内容: 口腔检查与牙合型观察 教学重点: 各种颌位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1、正中牙合,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的概念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观察各类牙合型,完成实验报告,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实验八 咀嚼效率测定(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咀嚼效率的定义,意义及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 熟悉: 咀嚼效率的测定方法颌原理 实验内容: 测定咀嚼效率 教学重点: 咀嚼效率的测定方法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咀嚼效率测定实验,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实验九下颌运动轨迹描记(选修,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颌运动轨迹的记录方法,下领运动轨迹描记的意义。 熟悉: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G)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实验内容: I、讲解MKG的工作原理 2、测量下颌边缘运动和自然开闭口运动的轨迹 教学重点: 下颌运动轨迹的记录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下颌轨迹运动异常对青少年错牙合矫治的意义。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实验,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学时 >

7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咀嚼效率测定实验,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实验九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选修,3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下颌运动轨迹的记录方法,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的意义。 熟悉: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MKG)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实验内容: 1、讲解 MKG 的工作原理 2、测量下颌边缘运动和自然开闭口运动的轨迹 教学重点: 下颌运动轨迹的记录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讲课、示教、实习。 思考题: 下颌轨迹运动异常对青少年错牙合矫治的意义。 实验课考核: 课堂上完成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实验,带教教师根据本次实验评分标准给予评分。 课时:4 学时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