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三章 单电子原子 3.1 用薛定谔方程求解氢原子 3.2 跃迁的选择定则

第三章单电子原子 3.1用薛定谔方程求解氢原子 3.2跃迁的选择定则 3.3电子自旋 3.4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 3.5单电子原子的精细结构
第三章 单电子原子 3.1 用薛定谔方程求解氢原子 3.2 跃迁的选择定则 3.3 电子自旋 3.4 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 3.5 单电子原子的精细结构

§3.1用薛定谔方程求解氢原子 库仑势 V)=- Ze2 i=- V2、 Ze2 4π1 2m 4π8o' V2Ψ- Ψ=EΨ V2Ψ 2m 4π8r 2 Ψ=0 2m(E+46 球坐标系v2= 1a o2 分离变量 Ψ(r,0,p)=R(r)Y(0,p) Q R O'Y 2mr2 dr sin 000 EI RY-0 方2 1 2mr2 1∂2Y R dr 29
§3.1 用薛定谔方程求解氢原子 • 库仑势 2 0 ( ) 4 Ze V r r 2 2 2 0 ˆ 2 4 Ze H m r 2 2 2 2 2 2 2 2 1 1 1 ( ) (sin ) sin sin r r r r r r ( , , ) ( ) ( , ) r R r Y 2 2 2 0 2 ( ) 0 4 m Ze E r 2 2 2 0 2 4 Ze E m r 2 2 2 2 2 2 2 0 d d 2 ( ) (sin ) [ ] 0 d d sin sin 4 R R Y R Y mr Ze r Y E RY r r r 2 2 2 2 2 2 2 0 1 d d 2 1 1 1 ( ) [ ] [ (sin ) ] d d 4 sin sin R mr Ze Y Y r E R r r r Y 分离变量 球坐标系

Z x
x y z r

R dr R dr Y(0,p)=⊙(0)Φ(p) (sinod-11d'Φ de Φsin0do2 sinθd (sin +sin20=- 1d2Φ ⊙d0 do 本d0 sine d 1d2Φ ⊙d m0912sm0r Φdo2
2 2 2 2 0 1 d d 2 ( ) [ ] d d 4 R mr Ze r E R r r r 2 2 2 1 1 1 [ (sin ) ] sin sin Y Y Y 2 2 2 2 0 1 d d 2 ( ) ( ) 0 d d 4 R mr Ze r E R r r r Y( , ) ( ) ( ) 2 2 2 1 1 d d 1 1 d (sin ) sin d d sin d 2 2 2 sin d d 1 d (sin ) sin d d d sin d d 2 (sin ) sin d d 2 2 1 d d

1d2Φ d2Φ +Φ=0 Φdo2 do2 Φ(p)=Aeo Φ(p+2π)=Φ(p) eivw(o+2m)=etitvp etivv2r =1 vv=m ④(p)=Aemo m=0,±1,+2,… AedoAdo=274=1 A=N2元 枣
2 2 d 0 d ( ) e i A ( 2 ) ( ) ( 2 ) e e i i 2 1 i e m ( ) im Ae 2 2 2 2 2 0 0 | | d d 2 1 im Ae A A 1 2 A 1 ( ) e 2 im m 2 2 1 d d m 0, 1, 2

sine d (sin +isin20=v v=m do 1 d sine do m09+-9-0 只有当2=1+) 为整数 且1≥ml 上述方程有解⊙n(O=BP(cos0)享 其中l-炉g-维台Legndre的数 du Yn(8,p)=⊙nm(O)Φm(p)=NmP(cos0)em 对于每一个l,m=-1,-1+1,…,-1,0,1,…1-1,1 Nm=V(1-|m)(2I+1)/4π(I+|mD月 归一化因子
2 2 1 d d (sin ) ( ) 0 sin d d sin m l l( 1) 且l m | | ( ) (cos ) m lm l BP l为整数 对于每一个l m l l l l , , 1, , 1,0,1, 1, | | | | 2 2 2 | | 2 1 d ( ) (1 ) ( 1) 2 ! d m l m m l l m l P u u u l u 缔合Legendre函数 ( , ) ( ) ( ) Ylm lm m ( | |)!(2 1) / 4 ( | |)! N l m l l m lm 归一化因子 sin d d 2 (sin ) sin d d m 只有当 上述方程有解 其中 (cos ) m im N P e lm l

Ynm(0,p)=⊙nm(O)Φm(p) 球谐函数 的号m0易动忘-0:
2 2 2 1 1 1 [ (sin ) ] sin sin lm lm lm Y Y Y 2 2 2 2 2 1 1 [ (sin ) ] ( 1) sin sin Y l l Y lm lm ( , ) ( ) ( ) Ylm lm m 球谐函数 l l( 1)

20》-0 、 R dr 方 r竖”=0 参量代换 R)=20p=2Z2m,n=2m Ze n= 2hVE4πE 该方程总有解,能量E可以取任意正值,非量子化 F<有2+片-0=0
2 2 2 2 0 1 d d 2 ( ) ( ) ( 1) 0 d d 4 R mr Ze r E l l R r r r 2 2 2 2 2 0 1 d d 2 ( 1) ( ) [ ( ) ] 0 d d 4 R m Ze l l r E R r r r r r ( ) ( ) r R r r 2 2 | | Z m E r 2 0 2 2 | | 4 m Ze n E 2 2 2 d ( ) 1 ( 1) 0, { } ( ) 0 d 4 n l l E 有 2 2 2 d ( ) 1 ( 1) 0, { } ( ) 0 d 4 n l l E 有 参量代换 该方程总有解,能量E可以取任意正值,非量子化

2+片&x0=0 do? 只有n=1,2,3.·且对于每一个n,1=0,1,2…n-1 ◆有解R(p)=Cmp'e2L(p)缔合Laguerre多项式 2Zme2 2Zr P=P,= C=2+ n4πh na na,2n[(n+)] n--】 L'(p)=∑(-1) [(n+I)]2p k=0 (n-1-1-k)(21+1+k)!k! +平wm(r,B,p)=R(r)en(O)Φn(p) n,l,m是量子数,为本征态的标志
2 2 1 ( ) e ( ) l l R C L nl nl n l 缔合Laguerre多项式 1 2 2 1 1 0 [( )!] ( ) ( 1) ( 1 )!(2 1 )! ! n l k l k n l k n l L n l k l k k 只有n 1,2,3 且对于每一个n l n , 0,1,2 1 ( , , ) ( ) ( ) ( ) nlm nl lm m r R r n,l,m是量子数,为本征态的标志 1 3 2 3 1 2 [ ( 1)]! {( ) } 2 [( )!] nl Z n l C na n n l 2 2 2 d ( ) 1 ( 1) { } ( ) 0 d 4 n l l 有解 2 0 1 2 2 4 n Zme Zr r n na

·对解的讨论 Ψnm(r,O,p)=Rnu(r)Om(O)Φm(p) 平m,平,mdV=ΨwnΨwmr2sin0 drdOdp 在(r,O,0)处体积元dV内发现电子的几率 2π [ΨmΨsined0dp]r2dr=PRr2dr 在r口"+d球壳(壳层)内发现电子的几率 [n平nm平namr2dr]小sin@dOdp=Ynim Y,sineded 在角度(θ,0)内发现电子的几率
• 对解的讨论 ( , , ) ( ) ( ) ( ) nlm nl lm m r R r x y z r 2 d sin d d d nlm nlm nlm nlm V r r 在(r V , , )处体积元d 内发现电子的几率 2 2 0 0 [ sin d d ] d nlm nlm r r 在r r r d 球壳(壳层)内发现电子的几率 x y z r 2 d R R r r nl nl 2 0 [ d ]sin d d nlm nlmr r sin d d Y Y nlm nlm 在角度( , )内发现电子的几率 x y z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二章 量子力学初步 2.1 不确定关系.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二章 量子力学初步 §2.2 Schrödinger方程 §2.3 力学量的算符 §2.4 一维定态问题.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一章 Bohr波尔原子模型 §1.2 原子光谱 §1.3 Bohr的氢原子模型 §1.4 类氢离子的光谱 §1.5 Franck-Hertz实验.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一章 Bohr波尔原子模型 1.1 卢瑟福模型 1.2 原子的结构.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绪论 Introduction(负责人:任希锋).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五章 光的电磁性.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六章 黑体辐射与光的量子性.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四章 光的衍射 4.1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4.2 菲涅耳圆孔圆屏衍射 4.3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4.4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四章 光的衍射 4.5 衍射光栅.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三章 光的干涉 3.4 迈克尔逊干涉 3.5 时空相干性 3.6 多光束干涉.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三章 光的干涉 3.1 光的干涉和相干条件 3.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3.3 薄膜干涉.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二章 光的波动模型.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光学)第一章 几何光学(负责人:任希锋).pdf
- 《光电工程》:高效非成像聚光光学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high efficiency non-imaging concentrated optical system.pdf
- 汕头大学:《光电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光电子基础实验讲义(第一版,共十六个实验).pdf
- 北京大学:《光电子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共十二个实验).pdf
- 《红外与激光工程》:多谱段相机红外光学系统杂散辐射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刘鑫、黄一帆、李林、靳晓瑞).pdf
- 深圳大学:《光学测试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共八个实验).pdf
- 《自然杂志》:超精密平面光学元件检测技术(周永昊、常林、何婷婷、于瀛洁).pdf
- 上海交通大学:PASCO物理组合实验系列——高级光学组合实验(平台部分).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三章 单电子原子 3.3 电子自旋 3.4 自旋和轨道相互作用 3.5 单电子原子的精细结构.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四章 多电子原子(4.1-4.4).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学与原子物理》课程授课教案(原子物理学)第四章 多电子原子 4.5 多电子原子的原子态和能级.pdf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01 位矢、速度和加速度.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0 刚体定轴转动定律.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1 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定律.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2 刚体力学习题课.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3 简谐振动运动学.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4 简谐振动动力学.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5 简谐振动的合成.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6 机械波(主讲:林正喆).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7 波的能量.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8 驻波(主讲:林正喆).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19 波动习题课.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02 切向和法向加速度.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20 狭义相对论.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21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22 狭义相对论动力学基础.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03 质点运动学问题求解.doc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讲义(上)04 牛顿定律、惯性力.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