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

NIVERSITAS AMOIENSIS ECONOMICS 第十一章从有计划商品 经济到市场经济 主讲:张兴祥 ▣▣ ▣▣
第十一章 从有计划商品 经济到市场经济 主讲:张兴祥

WISE CONTENT目录 01改革开放前的两次讨论(1956-1959) 02改革开放后第一轮理论交锋(1978-1988) 03改革开放后第二轮理论交锋(1989-1992)
C ONTENT 目录 01 改革开放前的两次讨论(1956-1959) 02 03 改革开放后第二轮理论交锋(1989-1992) 改革开放后第一轮理论交锋(1978-1988)

WISE 01 改革开放前的两次讨论 (1956-1959) 3
3 01 改革开放前的两次讨论 (1956-1959)

1.1有关商品货币关系的第一次 讨论(1956-1957) 背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高盒丰这斧产%公香靡缓章件肩条柔设 了 50年代初期流行的用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来解释 鑫素务夏品货市关系的座论,巴不适用了委化背 焦点:如何解释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客观 必然性,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前 景,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作角发生了哪些变 化? 薛暮桥1956年10月2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计划 经济与价值规律》一文,揭开了这次讨论的序幕
1.1有关商品货币关系的第一次 讨论(1956-1957) • 背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商品生产存在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改变了 • 50年代初期流行的用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来解释 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理论,已不适用于变化了 的经济环境 • 焦点:如何解释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客观 必然性,商品货币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前 景,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发生了哪些变 化? • 薛暮桥1956年10月28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计划 经济与价值规律》一文,揭开了这次讨论的序幕

计划派的观点 计划派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观点 出发,认为两种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 荐寔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荐在的原因。“决定社 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根本原因不是按劳取酬'的 分配原则,而是社会主义的两种所有制的存在”(赵履宽: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由什么决定?一一与喻良 新、华学忠同志商榷》,《大公报》1957年3月29日) 生产资料实质上不是商品,它“脱出了价值发生作用的范 围”。“文革”前有人提出并论证了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 生产资料在实质上也是商品的观点,但遭到大多数经济 学论者的反对。当时我国的物资管理体制,也是按照这 些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公式设的。也有人认为,不同所 有制之间的交换是商品交换,全民所有制内虽然存在着 交换,但它不是商品交换,而是产品交换
计划派的观点 • 计划派从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的观点 出发,认为两种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 存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原因。“决定社 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生产的根本原因不是‘按劳取酬’的 分配原则,而是社会主义的两种所有制的存在”(赵履宽: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由什么决定?——与喻良 新、华学忠同志商榷》,《大公报》1957年3月29日) • 生产资料实质上不是商品,它“脱出了价值发生作用的范 围” 。 “文革”前有人提出并论证了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 生产资料在实质上也是商品的观点,但遭到大多数经济 学论者的反对。当时我国的物资管理体制,也是按照这 些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公式设的。也有人认为,不同所 有制之间的交换是商品交换,全民所有制内虽然存在着 交换,但它不是商品交换,而是产品交换

价值规律只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社会主义经济 是受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支配的,价值规律只 可能起辅筯作用。”对国家用直接计划来管理”的产 广利藏改液》 的工具”,对“国家用间接计划来管理”的产品(合作 社生产的重要农产品、大部分消费品和少数不列入 生产、调拨计划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国家 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利用价值规律来进行调节” “在国家计划管理范围以外的”产品(如少数就地生 产、就地销售的农副业和手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流 通,“主要让价值规律去自发地调节,国家只能给予 一 定程度的影响
• 价值规律只在流通领域起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 是受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支配的,价值规律只 可能起辅助作用。”对“国家用直接计划来管理”的产 品(生产资料的主要部分和一部分重要消费品)的 生产和调拨,“价值规律仅仅被利用来作为经济核算 的工具” ,对“国家用间接计划来管理”的产品(合作 社生产的重要农产品、大部分消费品和少数不列入 生产、调拨计划的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国家 还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利用价值规律来进行调节” , “在国家计划管理范围以外的”产品(如少数就地生 产、就地销售的农副业和手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流 通,“主要让价值规律去自发地调节,国家只能给予 一定程度的影响

价值规律的作用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是 矛盾的。“如果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 者,这就意味着:商品价格的涨落,盈利的大小, 可以直接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 流动”“按照应成旺的说法,社会主义的经济计划 既不能事先防止错误,又不能及时校正错误,只 是事后弥补错误的一个手段。这就等于说:社会 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利用经济计划来指导生产、调
• 价值规律的作用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是 矛盾的。 “如果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 者,这就意味着:商品价格的涨落,盈利的大小, 可以直接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之间的 流动”“按照应成旺的说法,社会主义的经济计划 既不能事先防止错误,又不能及时校正错误,只 是事后弥补错误的一个手段。这就等于说:社会 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利用经济计划来指导生产、调

节比例关系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经济计划 并不是生产运动的内在的逻辑过程'的客观要求, 并没有科学依据,没有预见性,只是人们随意制 订的。不仅抹煞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 性,而且否定了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张羽:《驳〈试论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 特点与要求〉》,《新建设》1957年第12期)
• 节比例关系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样的经济计划 并不是‘生产运动的内在的逻辑过程’的客观要求, 并没有科学依据,没有预见性,只是人们随意制 订的。……不仅抹煞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 性,而且否定了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必要性。” (张羽:《驳〈试论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的 特点与要求〉》,《新建设》1957年第12期)

商品派的观点 理论界也开始有人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从而还存在物质利益关系,来论证商品货币关系 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论证全民所有制内部流通的 生产资料实质上也是商品;提出应该把计划放在 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 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价值规律通过经济核算 制度调节社会主义生产
商品派的观点 • 理论界也开始有人用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 从而还存在物质利益关系,来论证商品货币关系 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论证全民所有制内部流通的 生产资料实质上也是商品;提出应该把计划放在 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 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价值规律通过经济核算 制度调节社会主义生产

按劳分配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社会主义社会商 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必要性是由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的经济规律的作用所制约的”(喻良新:,《试论社会 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大公报》1957 年1月27日),“社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商品买卖', 是由社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 生产分配关系”所决定的(骆耕漠:《社会主义制度 下的商品和价值问题》,科学出版社,1957) 经济核算关系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国营企业相 互之间的商品买卖”,是由国家和企业之间存在着 “以收抵支,按赢取奖”的“经济核算关系”决定的 (同上)
• 按劳分配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社会主义社会商 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必要性是由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的经济规律的作用所制约的”(喻良新:《试论社会 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大公报》1957 年1月27日),“社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商品买卖’ , 是由社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 生产分配关系”所决定的(骆耕漠:《社会主义制度 下的商品和价值问题》,科学出版社,1957) • 经济核算关系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 “国营企业相 互之间的‘商品买卖’” ,是由国家和企业之间存在着 “以收抵支,按赢取奖”的“经济核算关系”决定的 (同上)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改造(主讲:张兴祥).pptx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西方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pptx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彼得堡大学的经济学家们.pptx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三十年代苏联党内斗争和大镇压(主讲:侯金光).pptx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讲:侯金光).pdf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附录——商品生产基本概念.pptx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pptx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论(主讲:洪永淼).pptx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4 Importa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1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 and Econometrics.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9 Hypothesis Testing.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8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Evaluation.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7 Convergences and Limit Theorems.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6 Multivaria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5 Multivaria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10 Big Data, Machine Learning and Statistics.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3 Random Variables and Univariat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Chapter 02 Foundation of Probability Theory.pdf
- 厦门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for Economists》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主讲:洪永淼).pdf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Professor Yongmiao Hong.pdf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中国计划经济模式.pptx
- 厦门大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中国模式特征与发展趋势.pptx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目录(经济科学出版社,主编:姜旭朝、胡金焱,副主编:孔丹凤).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基本理论.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制度.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五章 金融市场.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七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八章 中央银行.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九章 货币需求理论.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十章 货币供给理论.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十三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十四章 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第十五章 金融监管.doc
-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货币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货币银行学)附录.doc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文献)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与述评.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