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1.2.1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1 1.2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含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如: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 如: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热处理工艺性。 单元3一、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基本内容和要求 1.了解力学性能的种类、概念及指标。 2.了解拉伸实验过程及相关指标概念和意义 3.了解各种硬度实验测试方法和应用范围。 4.了解冲击实验方法和所测指标的意义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1. 了解力学性能的种类、概念及指标。 2. 了解拉伸实验过程及相关指标概念和意义。 3. 了解各种硬度实验测试方法和应用范围。 4. 了解冲击实验方法和所测指标的意义。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含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如: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制造工艺过程中材料适应加工的性能。 如:铸造性、锻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热处理工艺性。 单元3 1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2 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一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 外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等 載荷形式:静載荷、冲击载荷、交变載荷等。 指标: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 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单位:MPa(MNmm2) 分:抗拉强度σb、抗压σb、抗弯σb、抗剪Tb、抗扭Tt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一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时表现出来的性能。 外力形式: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等。 载荷形式: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等。 指标: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 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单位: MPa(MN/mm2) 单元3 2 分:抗拉强度σb、抗压σbc、抗弯σbb、抗剪τb、抗扭τt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4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一一应变曲线 Rp Dehngrenze in N/mm2 Re Streckgrenze in N/mm2 A Bruchdehnung in %o Bruchdehnung 介绍拉伸实验: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RR 强化阶段 p 缩颈阶段 试样断裂 Dehnung in %c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4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介绍拉伸实验: 弹性变形阶段 屈服阶段 强化阶段 缩颈阶段 试样断裂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5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一一应变曲线 B C 介绍拉伸实验: ob弹性变形阶段 P bcd屈服阶段 P db强化阶段 Bk缩颈阶段 k试样断裂 △Lb—4△Lk 拉前 F1 拉伸后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5 静载单向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介绍拉伸实验: ob弹性变形阶段 bcd屈服阶段 db强化阶段 Bk缩颈阶段 k试样断裂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6 根据拉伸实验确定一些强度指标 ①弹性极限σe( elastic limit) 材料拉伸时保持弹性变形,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 弹性极限:σe=P/Fo工程上,p、e视为同一值, 比例极限:Cp=Pp/Fo应力一应变保持线性关系的极限应力值 刚度一表示材料弹性变形抗力的大小。 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 E愈大,使其产生一定量弹性变形的应力也应愈大。 E=oE杨氏弹性模量,应力应变的比值。单位MPa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6 根据拉伸实验确定一些强度指标 ① 弹性极限σe(elastic limit) 材料拉伸时保持弹性变形,不发生永久变形的最大应力。 比例极限:σp=Pp/Fo 应力―应变保持线性关系的极限应力值 弹性极限:σe=Pe/Fo 工程上,σp、σe视为同一值, 刚度— 表示材料弹性变形抗力的大小。 弹性模量E—是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 E愈大,使其产生一定量弹性变形的应力也应愈大。 E=σ/ε 杨氏弹性模量 ,应力应变的比值。单位 MPa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7 ②屈服极限σs(屈服强度或屈服点) Os= Ps/Fo(MPa)金属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条件屈服强度0002产生0.02%残余塑性变形的抗力的极限应力值。 用于无屈服点的中高碳钢。脆性材料:Ob=Os灰口铸铁 ③抗拉强度ob(强度极限) Ob=PbF。(MPa)是试样被拉断前的最大承载能力, 材料抵抗外力而不致断裂的极限应力值 屈强比—σs与σb的比值。屈强比愈小,工程构件的可靠性愈高, 屈强比太小,则材料强度的有效利用率太低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7 ② 屈服极限σs(屈服强度或屈服点) σs=Ps/Fo 金属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 条件屈服强度σ0.02 —产生0.02%残余塑性变形的抗力的极限应力值。 用于无屈服点的中高碳钢。 脆性材料:σb=σs 灰口铸铁 ③ 抗拉强度σb(强度极限) σb=Pb/Fo (MPa) 是试样被拉断前的最大承载能力, (MPa) 材料抵抗外力而不致断裂的极限应力值 屈强比—— σs与σb的比值。屈强比愈小,工程构件的可靠性愈高, 屈强比太小,则材料强度的有效利用率太低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11 延伸率 panning Dehnung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11 延伸率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9 3.硬度 是金属材料表面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 材料抵抗另一硬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硬度测量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概念, 硬度试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而且可以近似的推算出 材料的其它机械性能,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广泛。 硬度试验方法很多,机械工业普遍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 压入法又分为布氏硬度、溶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①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值HB是以试样压痕面积上的平均压力PF表示。 即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9 3. 硬度 ① 布氏硬度 是金属材料表面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的一种能力。 材料抵抗另一硬物体压入其内的能力。 硬度测量能够给出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数量概念, 硬度试验简单易行,又无损于零件,而且可以近似的推算出 材料的其它机械性能,因此在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广泛。 硬度试验方法很多,机械工业普遍采用压入法来测定硬度, 压入法又分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 布氏硬度值HB是以试样压痕面积上的平均压力P/F表示。 即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10 布氏硬度测定的原理是把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以规定的 載荷P压入被测材料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测出压 痕直径d,求出压痕面积F计算出平均应力值,以此为布氏硬度 值的计量指标,并用符号HB表示。 b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10 布氏硬度测定的原理—是把一定直径的淬火钢球,以规定的 载荷P压入被测材料表面,保持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测出压 痕直径d,求出压痕面积F计算出平均应力值,以此为布氏硬度 值的计量指标,并用符号HB表示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2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12 标注:DPT如120HB103000/10,即表示此硬度值120 在D=10mm,P=3000kgf,T=10秒的条件下得到的 简单标注:200~230HB或300~330HBS 布氏硬度测定主要适用于各种未经淬火的钢、退火、 正火状态的钢;结构钢调质件;铸铁、有色金属、质地 轻软的轴承合金等原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只可用来测定小于HB450的金属材料
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单元3 12 布氏硬度测定主要适用于各种未经淬火的钢、退火、 正火状态的钢;结构钢调质件;铸铁、有色金属、质地 轻软的轴承合金等原材料。 标注:D/P/T如120HB/10/3000/10,即表示此硬度值120 在D=10mm,P=3000kgf,T=10秒的条件下得到的。 简单标注:200~230HB或300~330HBS 布氏硬度试验只可用来测定小于HB450的金属材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1.1.2 合金的晶体结构及金属材料的组织.ppt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一节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 1.1.1 纯金属的晶体结构.ppt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绪论.ppt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二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2.3 金属的塑性加工(2/2).ppt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二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2.3 金属的塑性加工(1/2).ppt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一章 金属的性能.ppt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力学》附录B 型钢规格表.doc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力学》附录A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doc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力学》第一章 引论.doc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力学》第五章 应力状态分析.doc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力学》第四章 切应力分析.doc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力学》第十章 能量法.doc
-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力学》第十一章 超静定问题.doc
- 《钢材知识》讲义ppt电子课件.doc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复习.ppt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基本变形复习.ppt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组合变形.ppt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能量方法.ppt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压杆稳定.ppt
- 辽宁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与状态分析.ppt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 金属材料的性能 1.2.2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能.ppt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二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2.1 纯金属的结晶.ppt
- 天津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材料 Engineering Materials》第二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2.2 合金的结晶.ppt
- 工程材料天津中德职院:《工程材料》第二章(2-2-2) 铁碳合金组织.ppt
- 工程材料天津中德职院:《工程材料》第二章(2-2-3) 分析FeFe3C相图.ppt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资料》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doc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资料》实践教学环节基本要求.doc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资料》实验指导书.doc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资料》实训指导书.doc
- 《材料热力学》第三章 二元相.ppt
- 《材料热力学》第四章 摩尔图(二元系的自由能).ppt
- 《材料热力学》第五章 两相平衡.ppt
- 《材料热力学》第六章 在y-fe中的化学位及活度.ppt
-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规范).doc
- 武汉工程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Testing Techniqu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刘羽)、第一章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1.1-1.2).ppt
- 武汉工程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Testing Techniqu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1.3-1.6).ppt
- 武汉工程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Testing Techniqu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热分析 Thermal Analysis.ppt
- 武汉工程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Testing Techniqu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子显微分析 Electron Micro-Analysis.ppt
- 武汉工程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Testing Techniqu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振动光谱 Vibrational Spectroscopy(IR & Raman Spectra).ppt
- 武汉工程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测试方法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Testing Techniqu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SCA,XPS).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