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10.5)驻波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驻波的产生 1现象 第十章浪动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1 一 驻波的产生 1 现象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2条件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相向传播 第十章浪动 2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2 2 条件 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相向传播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3驻波的形成 t=0t=1/8T t=1/4T 38T 1/2T 第十章浪动 3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3 3 驻 波 的 形 成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二驻波方程 正向y1=Acos2r(-x 负向 A coS 2(v +) y=Vi+ y2 AcoS 2t(w-+Acos 2t(w+ 2AcoS 2IT -coS 2T vt 第十章浪动 4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4 t x A = 2 cos 2π cos 2π 二 驻波方程 cos 2π ( ) 1 x 正向 y = A t − cos 2π ( ) 2 x 负向 y = A t + 1 2 y = y + y cos 2π ( ) cos 2π ( ) x A t x = A t − + +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讨论 驻波方程y=2cos/cos2mv (1)振幅|2Acos2π随x而异,与时间无关 12π=±兀k=0,1,2, cOS2兀-= 2兀=土(k+)πk=0,2, 第十章浪动 5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5 t x y A 驻波方程 = 2 cos 2π cos 2π 讨论 = x cos 2π 2π = k π k = 0,1,2, x )π 0,1,2, 2 1 2π = (k + k = x 1 0 (1)振幅 随 x 而异,与时间无关 x 2Acos 2π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当 2兀 x=0时A=0为波节 x=(2k+)n(的奇数倍) (k=0,±1,±2,…) 2丌 ◆当cos x=1时1=2A为波腹 x=2k 4G的偶数倍) (k=0,1,±2,… 第十章浪动 6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6 0 2π cos x = 当 A = 0 为波节 (k = 0,1,2,) 4 (2 1) x = k + ( 的奇数倍) 4 1 2π cos x = 当 时 A = 2A 为波腹 ( 的偶数倍) 4 2 x = k (k = 0,1,2,) 4 时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结论有些点始终不振动,有些点始终振 幅最大 相邻波腹(节)间距=元/2 相邻波腹和波节间距=4/4 波腹 振幅包络图 波节 5 4 第十章浪动 7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7 相邻波腹(节)间距 = 2 相邻波腹和波节间距 = 4 结论 有些点始终不振动,有些点始终振 幅最大. 4 x y 2 波节 波腹 振幅包络图 4 3 4 5 4 −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2)相位分布 2丌 y=(2Acos-x)cos at=Acos at 2丌 x∈ cos x>o 2丌 y=(2Acos-x)cos at 结论相邻两波节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 第十章浪动 8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8 (2) 相位分布 y A x t A t ) cos cos 2π = (2 cos = 结论 相邻两波节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 0 2π ), cos 4 , 4 x(− x y A x t ) cos 2π = (2 cos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13x 2丌 x∈(,)2C0s=x<0 2兀 2兀 y=-(Q2Acos-x)cos at=(2A cosx)cos( ot+n) 结论一波节两侧各点振动相位相反 5兄 X 母 第十章浪动 9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9 结论 一波节两侧各点振动相位相反 0 2π ), cos 4 3 , 4 x( x ) cos( π) 2π ) cos (2 cos 2π y = − (2Acos x t = A x t + x y 4 4 3 4 5 4 −

物理学 第五版 10-5驻浪 边界条件 驻波一般由入射、反射波叠加而成,反 射发生在两介质交界面上,在交界面处出现 波节还是波腹,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介质分类 波疏介质波密介质 第十章浪动 10
第十章 波动 物理学 第五版 10-5 驻波 10 边界条件 驻波一般由入射、反射波叠加而成,反 射发生在两介质交界面上,在交界面处出现 波节还是波腹,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波疏介质,波密介质 介质分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10.4)惠更斯原理波的衍射 干涉.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10.3)波的能量能流密度.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10.2)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10.1)机械波及波的形式波长 波线及波面波速.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 教学基本要求.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9.7)电磁振荡.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9.6)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9.5)简谐运动的合成.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9.4)简谐运动能量.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9.3)单摆和复摆.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9.2)旋转矢量.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9.1)简谐运动振幅周期和频率相位.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九章 振动 教学基本要求.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8.6)位移电流 电磁场基本方程的积分形式.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8.5)磁场的能量 磁场能量密度.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8.4)RL电路.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8.3)自感和互感.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8.2)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8.1)电磁感应定律.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电磁感应电磁场 教学基本要求.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10.6)多普勒效应.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波动(10.7)平面电磁波.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0)教学基本要求.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10)光的偏振性 马吕斯定律.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11)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12)双折射.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14)几何光学.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1)相干光.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2)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劳埃德镜.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1.3)光程 薄膜干涉.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4)劈尖 牛顿环.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5)迈克耳孙干涉仪.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6)光的衍射.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7)单缝衍射.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8)圆孔衍射 光学仪器的分辨率.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一章 光学(11.9)衍射光栅.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 教学基本要求.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1)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2)物质的微观模型统计规律性.ppt
- 东南大学:《物理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3)理想气体压强公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