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频率合成技术

第8章频率合成技术 8概述 811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 812主要技术指标 813相位噪声 82直接频率合成法 83锁相频率合成法 831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基本构成 832锁相频率合成器方案设计中的一些考虑 833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实际构成方案 84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 8.5频率合成器集成电路(*)
笫8章 频率合成技术 8.1 概 述 8.1.1 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 8.1.2 主要技术指标 8.1.3 相位噪声 8.2 直接频率合成法 8.3 锁相频率合成法 8.3.1 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基本构成 8.3.2 锁相频率合成器方案设计中的一些考虑 8.3.3 锁相频率合成器的实际构成方案 8.4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 8.5 频率合成器集成电路(*)

8概述 近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机: 具有大量的、可供用户选择和迅速更换的载频振荡信号。 例如,短波通信,要求通信机能在2~30MHz频段内,提供以 100Hz为间隔的28万个频率点。移动通信机要求能在150、400、 900MHz频率附近提供上百个频率点等等。 这些频率点的载波振荡频率稳定度与精度,都应能满足系统 的性能要求。 频率合成的方法,可以使某一(或多个)基准频率,通过 定的变换与处理后,形成一系列等间隔的离散频率 这些离散频率的频率稳定度和精度均与基准频率相同。 这些离散频率能在很短时间内,由某一频率变换到另一频率
8.1 概 述 近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机: ▪ 具有大量的、可供用户选择和迅速更换的载频振荡信号。 例如,短波通信,要求通信机能在2~30MHz频段内,提供以 100Hz为间隔的28万个频率点。移动通信机要求能在150、400、 900MHz频率附近提供上百个频率点等等。 ▪ 这些频率点的载波振荡频率稳定度与精度,都应能满足系统 的性能要求。 ▪ 频率合成的方法,可以使某一(或多个)基准频率,通过一 定的变换与处理后,形成一系列等间隔的离散频率。 ▪ 这些离散频率的频率稳定度和精度均与基准频率相同。 ▪ 这些离散频率能在很短时间内,由某一频率变换到另一频率

811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 (1)直接频率合成法 采用复杂的,由具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功能的混频器、倍频 器、分频器和具有选频功能的滤波器的不同组合来实现频率合 成的方法,一般称为直接频率合成法。 f o=fa+fr 倍频器 分频器 混频器 M 频率间隔为:f 离散频率数由倍频器的可变倍频次数M决定。 主要缺点:有较多的非线性电路,可能产生寄生干扰,使输出 信号频谱纯度降低。接入了大量的、滤波性能要求较高的频带 滤波器,从而使设备体积庞大,造价也十分昂贵
8.1.1 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 (1)直接频率合成法 ▪ 采用复杂的,由具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功能的混频器、倍频 器、分频器和具有选频功能的滤波器的不同组合来实现频率合 成的方法,一般称为直接频率合成法。 倍频器 分频器 混频器 M N + r f q f o f o q r f N M f = f + ▪ 频率间隔为: r f N 1 ▪ 离散频率数由倍频器的可变倍频次数M决定。 ▪ 主要缺点:有较多的非线性电路,可能产生寄生干扰,使输出 信号频谱纯度降低。接入了大量的、滤波性能要求较高的频带 滤波器,从而使设备体积庞大,造价也十分昂贵

811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续1) (2)锁相频率合成 锁相频率合成又称间接式频率合成。 取样锁相环:它是用一个或几个参考频率源,然后用锁相环 将压控振荡器的频率锁定在某一谐波或组合频率上,由压控振 荡器间接产生所需要的频率输出。 锁相环路具有良好的窄带滤波特性,故其输出信号质量得到 明显的改善 主要优点:系统结构简单;输出频率成分的频谱纯度高; 易于得到大量的离散频率;易于集成化 主要缺点:频率转换时间长;单环频率合成器的频率间隔 不能做得很小
8.1.1 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续1) (2)锁相频率合成 ▪ 锁相频率合成又称间接式频率合成。 ▪ 取样锁相环:它是用一个或几个参考频率源,然后用锁相环 将压控振荡器的频率锁定在某一谐波或组合频率上,由压控振 荡器间接产生所需要的频率输出。 ▪ 锁相环路具有良好的窄带滤波特性,故其输出信号质量得到 明显的改善。 ▪ 主要优点:系统结构简单;输出频率成分的频谱纯度高; 易于得到大量的离散频率;易于集成化。 ▪ 主要缺点:频率转换时间长;单环频率合成器的频率间隔 不能做得很小

811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续2) (3)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irect Digtial Frequency SynthesiS(E] MDDFSEDDS)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将先进的数字处理理论与方法引入 信号合成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在存储器存入合成波形的M个均匀间隔的样品。 ■以均匀速率把这些样品输出到DAC变换成模拟阶梯信号。 经低通滤波器平滑,便得到所需波形。 主要优点:相位连续;分辨力高(可达0.001Hz);工作频率 范围宽,容易做到极低的频率;转换频率的时间短(几乎是即 时的频率转换),以及成本低、控制灵活等。 主要缺点:输出频率上限不太高,受限于器件可用的最高时钟 频率;总输出噪声电平可能很髙
8.1.1 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续2) (3)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 在存储器存入合成波形的M个均匀间隔的样品。 ▪ 以均匀速率把这些样品输出到DAC变换成模拟阶梯信号。 ▪ 经低通滤波器平滑,便得到所需波形。 ▪ 主要优点:相位连续;分辨力高(可达0.001Hz);工作频率 范围宽,容易做到极低的频率;转换频率的时间短(几乎是即 时的频率转换),以及成本低、控制灵活等。 ▪ 主要缺点:输出频率上限不太高,受限于器件可用的最高时钟 频率;总输出噪声电平可能很高。 (Direct Digtial Frequency Synthesis简称DDFS或DDS)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将先进的数字处理理论与方法引入 信号合成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812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频率合成器最高与最低输出频率所确定的频率范围,称为 频率合成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2)频率间隔 每个离散频率(或信道)之间的最小间隔称为频率间隔 又称分辨力。 (3)频率转换时间 由一个工作频率转换到另一个工作频率并使后者达到稳定 工作所需的时间
8.1.2 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频率合成器最高与最低输出频率所确定的频率范围,称为 频率合成器的工作频率范围。 (2)频率间隔 每个离散频率(或信道)之间的最小间隔称为频率间隔。 又称分辨力。 (3)频率转换时间 由一个工作频率转换到另一个工作频率并使后者达到稳定 工作所需的时间

812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 (4)频率稳定度与准确度 频率稳定度是指在规定观测时间内,合成器输出频率偏离 标称值的程度。一般用该偏离值与输出频率的相对值来表 示。准确度则表示实际工作频率与其标称值之间的偏差, 又称频率误差。事实上,稳定度与准确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只有频率稳定度高,频率准确度才有意义, (5)频谱纯度 频谱纯度是指输出信号接近正弦波的程度。可以用输出端 的有用信号电平与各寄生频率总电平之比的分贝数表示。 有用信号频率成分; 各寄生信号频率成分:有用信号的各次谐波成分; 存在各种周期性干扰(混频器的高次组合频率); 随机干扰(相位噪声)
8.1.2 频率合成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续) (4)频率稳定度与准确度 频率稳定度是指在规定观测时间内,合成器输出频率偏离 标称值的程度。一般用该偏离值与输出频率的相对值来表 示。准确度则表示实际工作频率与其标称值之间的偏差, 又称频率误差。事实上,稳定度与准确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只有频率稳定度高,频率准确度才有意义。 (5)频谱纯度 频谱纯度是指输出信号接近正弦波的程度。可以用输出端 的有用信号电平与各寄生频率总电平之比的分贝数表示。 有用信号频率成分; 各寄生信号频率成分:有用信号的各次谐波成分; 存在各种周期性干扰(混频器的高次组合频率); 随机干扰(相位噪声)

82直接频率合成法举例1:已知基准频率=MHz 分频 晶振 缺点:-频率范围有限; 5MHZ 离散频率数不能太多; 皆波发生器n×1MZ 输出信号中的寄生频率成 分和相位噪声显著加大; 6A分频 设备变得庞大。 10 0.6MZ M/Z混频L带通L分频 虑波1÷10 0. 16MHZ 2MHZ 混频L,带通L倍频 滤波」“×10 022 45789 2.16M21.6M
8.2 直接频率合成法 举例 1:已知基准频率=1MHz。 分频 分频 混频 分频 混频 倍频 5 10 10 10 + + 带通 滤波 带通 滤波 谐波发生器 晶振 5MHZ 6MHZ 1MHZ2MHZ 0 0.16MHZ 2 4 6 8 2.16MHZ 21.6MHZ n1MHZ0.6MHZ 1 3 5 7 9 缺点: ▪ 频率范围有限; ▪ 离散频率数不能太多; ▪ 输出信号中的寄生频率成 分和相位噪声显著加大; ▪ 设备变得庞大

83锁相频率合成法 8.31模拟锁相频率合成器 (1)基本构成 分频 鉴相 低通 VCO R 低通 混频 控制信号 f
8.3 锁相频率合成法 鉴相 低通 VCO 低通 分频 R q f r f o f c f 混频 (−) 控制信号 o c f − f 8.3.1 模拟锁相频率合成器 (1)基本构成

(2)单环模拟频率合成器的构成 f=IMHz 300~30999M Af=10KHz 鉴相 低通 3.09 23.29 30129|30129 混频 混频 混频 带通 IMHZ 2.09 20.2 278 c9 B2 Al 2.00 20.0 277 C201B20.1 A278 2.02 20.2 2.09 20.9 286
(2) 单环模拟频率合成器的构成 鉴相 低通 VCO 混频 (−) 混频 混频 (−) (−) 带通 f r =1MHZ MHZ N f O =1 301.29 3.09 23.29 301.29 2.09 20.2 278 2.09 2.02 2.01 2.00 20.9 20.2 20.1 20.0 286 279 278 277 C B A C9 B2 A1 O f f =10KHZ 300 ~ 309.99MHZ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PWS DSPC汉化的数字信号处理工具箱1.0版中的 Matlab函数.doc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数字滤波器.ppt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ppt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离散付里叶变换(DFT).ppt
- 《数字信号处理及其 MATLAB实现》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MATLAB初步.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7.5)信号产生电路与有源滤波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电流模电路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 6.3.2 电压串联负反馈 6.3.3 电压并联负反馈 6.4.1 负反馈对放大器传输函数极零点的影响 6.4.2 单极点闭环系统的响应特征.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7.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7.4 集成运放在电压比较器中的作用.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7.1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参数:§7.2集成运放的一般结构.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6.5-6.6)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相位补偿原理与技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4.3)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 6.1.5 判别反馈类型的方法 6.2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3.1 负反馈放大器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2/2).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4.1.4)FET小信号等效模型 4.2 JFET放大电路.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放大器反馈原理及稳定化基础.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2)带电流源(恒流源)的放大电路 3.3.1 差放的偏置,输入和输出信号及连接方式.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2).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集成基本单元电路(3.3.2)共射差放理想对称时的大信号特性.ppt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MOS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4.1 场效应晶体管 4.1.1 JFET的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 4.1.2 JFET伏安特性曲线 4.1.3 绝缘栅场效应管.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笫1章 绪论.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滤波器 2.1 滤波器的特性和分类 2.2.1 LC 串、并联谐振回路.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滤波器 2.2.2 一般LC滤波器.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滤波器 2.3 声表面波滤波器 2.4 有源RC滤波器 2.5 抽样数据滤波器.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高频放大器 3.1 引言 3.2 晶体管的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和参数 3.3 高频小信号宽带放大器.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高频放大器 3.4 放大器的噪声.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笫4章 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4.1 非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与非线性元件 4.2 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4.3 非线性电路的应用举例(4.3.1-4.3.4).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4.3 非线性电路的应用举例(4.3.5 时变参量电路与变频器).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5.1 引言 5.2 LC 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5.3 LC 振荡器的电路分析.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 5.4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5.5 晶体振荡器.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调制与解调 6.1 幅度调制(6.1.1 标准幅度调制).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调制与解调 6.1 幅度调制(6.1.2 抑制载波调幅、单边带调幅和残留边带调幅 6.1.3 正交幅度调制与解调 6.1.4 数字信号调幅).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调制与解调 6.2 角度调制(6.2.1 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6.2.2 频率调制信号的性质).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调制与解调 6.2 角度调制(6.2.3 实现频率调制的方法与电路).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调制与解调 6.2 角度调制(6.2.4 调频波的解调方法与电路 6.2.5 数字信号的相位调制).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笫7章 锁相环路 7.1 概述 7.2 PLL基本原理.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锁相环路 7.3 PLL的线性分析.ppt
- 清华大学:《通信电路原理》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锁相环路 7.4 PLL的非线性分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