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导论(文明与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通论
世界文明史通论

导论 文明与文明史
导 论 文明与文明史

“文明”:概念的界定 文明史及其相关理论
▪ “文明”:概念的界定 ▪ 文明史及其相关理论

文明”:概念的界定 1术语的出现 a词源:拉丁文“公民”(ciⅳvis) b17世纪中期,动词 to civilize, civilise及形容词 civilized. civilise已经出现 c1756年,米拉波侯爵的《人类之友或论人口》一书中 civilisation词第一次出现:“宗教毫无争议是对人性首要 和最有用的限制:它是文明的第一推动力 d1772年,传入英国英语中 Civilization-词出现
一 “文明”:概念的界定 1.术语的出现 a 词源:拉丁文“公民”(civis) b 17世纪中期,动词to civilize, civiliser及形容词 civilized, civilisé已经出现 c 1756年,米拉波侯爵的《人类之友或论人口》一书中 civilisation一词第一次出现:“宗教毫无争议是对人性首要 和最有用的限制:它是文明的第一推动力……” d 1772年,传入英国,英语中civilization一词出现

2.18世纪启蒙思想中对于“文明”的界定 历史层面“进步”、“演进”和“完善化 人类学层面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的总和 教育层面通过教化,使个人、社会或人类全部向完 善的方向发展 “举止文雅 有教养 “商业的增长”、“自治能力或自由
2. 18世纪启蒙思想中对于“文明”的界定 历史层面 “进步”、“演进”和“完善化” 人类学层面 人类精神和物质活动的总和 教育层面 通过教化,使个人、社会或人类全部向完 善的方向发展 “举止文雅”、“有教养”、 “商业的增长”、“自治能力或自由

3.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界定 1936年,柴尔德的文明十要素说 文明七要素:较大的定居点 劳动力的分工与专门化 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集中 社会分层和阶级的形成 国家组织的出现 大型公共建筑的出现 文字的使用
3.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界定 1936年,柴尔德的文明十要素说 文明七要素: 较大的定居点 劳动力的分工与专门化 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集中 社会分层和阶级的形成 国家组织的出现 大型公共建筑的出现 文字的使用

4.现代重要历史学家的定义 布罗代尔的定义作为地理区域的文明 作为社会的文明 作为经济的文明 作为集体心态的文明
4. 现代重要历史学家的定义 布罗代尔的定义 作为地理区域的文明 作为社会的文明 作为经济的文明 作为集体心态的文明

亨廷顿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的共同主题 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化归类,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 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分 中当今世界的主要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 西方文明、非洲文明
亨廷顿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的共同主题 “文明是人类最高的文化归类,人类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 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分。” 当今世界的主要文明: 中华文明、日本文明、 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 西方文明、非洲文明

5汉语中的“文明” 中《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文明之精神》(梁启超)“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 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 《辞海》犹如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 光明,有文采
5.汉语中的“文明” 《周易》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文明之精神》(梁启超)“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 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 《辞海》 犹如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指人类社会进步状态,与“野蛮”相对 光明,有文采

6文明与文化 人类学上的区分 EB泰勒《原始文化》(1874)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观点 德国的文化传统:文化( Kultur)具有某种优先性 滕尼斯和韦伯的观点
6.文明与文化 人类学上的区分 E.B.泰勒《原始文化》(1874)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观点 德国的文化传统:文化(Kultur)具有某种优先性 滕尼斯和韦伯的观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 讲 秦始皇兵马俑.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9讲 城市考古(城市与墓葬:大型城市和大型墓葬的变化——以铁和车为中心的技术发明与应用).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8讲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明的起源.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6讲 农业革命.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讲 考古学的研究资料与文物保护.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7讲 新石器时代考古.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5讲 人类起源演化迁徙.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讲 考古学的发展历程.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讲 考古学的研究方法.ppt
- 复旦大学:《考古学导论(考古发现与探索)》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讲 什么是考古学(高蒙河、潘碧华).ppt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6讲 寻找失落的文明.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7讲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4讲 十字军——千秋功罪.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3讲 中世纪英格兰——封建制度与国家.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2讲 “西方”的再出发.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1讲 “中世纪”的概念.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9讲 拜占庭模式.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10讲 伊斯兰世界的兴起.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8讲 摩尼教的另类实验.pdf
- 复旦大学:《15世纪以前的世界》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7讲 基督教化——走向“上帝之城”.pdf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两河流域文明.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古代希腊文明.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中世纪文明之——地中海周围的三个世界.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中世纪文明之——西欧的政治、社会与文化.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古代罗马文明.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走向现代文明之——文艺复兴(14-16世纪).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走向现代文明之——现代国家的兴起(16-18世纪).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走向现代文明之——宗教改革(1517-1600左右).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启蒙运动.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社会文化生活(17-18世纪).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17-18世纪的社会与文化.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现代文明之——工业革命及其影响.ppt
- 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通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走向现代文明之——新航路的开辟与商业革命.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学资料_课程介绍.docx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学资料_课程概述(微课程文字资料).doc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课程资料_历史沿革.docx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学互动_课前聊天_0.课前聊天简介.doc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学互动_课前聊天_1.数学是不是自然科学.ppt
- 复旦大学:《科技简史 Brie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教学互动_课前聊天_2.21世纪是不是生物的世纪.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