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3.7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3.8 抽样信号的频谱 §3.9 时域抽样定理

《信号与系统》(A谢件 通信与信息工程系 第三章(3) 制作 2004.0228
第三章(3) 2004.02.28

§3.7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引言 周期信号: f()4>傅里叶级数-F(mo)离散谱 非周期信号: f()4傅里叶变换-F(o)连续谱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如何求? 与傅里叶级数的关系? 周期 f非周期 统一的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
周期信号: 非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如何求? 与傅里叶级数的关系? f (t)傅里叶级数− F(j n) 离散谱 f (t)傅里叶变换− F(j) 连续谱 ( ) 统一的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 非周期 周期 f t 引言 §3.7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正弦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由欧拉公式 coS Oot Jou+e snoot 00t 已知 1分2() 由频移性质 42元00-0 1·e 1@o t )2丌o+m cos 00t652r 60-00) 同理 sinat+>-jrt8(0-0o)+in 8(0+o)
由欧拉公式 由频移性质 一.正弦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 ( ) t t t t t t 0 0 0 0 j j 0 j j 0 e e 2 j 1 sin e e 2 1 cos − − = − = + 1 2π () ( ) ( ) 0 j 0 j 1 e 2 1 e 2 0 0 + − − t t ( ) ( ) ( ) ( ) 0 2π 0 2π 0 π 0 π 0 2 1 cos t − + + = + + − 同理 ( ) ( ) 0 0 π 0 sin t − jπ − + j + 已知

频谱图 COs@>7[8(a+0o)+5(@@o) cos Ot频谱图: Fgjo) sin@ot+)-jnSo-0o)+jr d(o+oo) sina2t频谱图 FgjOI Oo 2
cos π ( ) ( ) 0 +0 + −0 t ( ) ( ) 0 0 π 0 sin t − jπ − + j + 频谱图 cos : 0 t 频谱图 sin : 0 t 频谱图 0 −0 () 2 2 − o −0 0 (π ) (π ) F() O |F(jω)| −0 0 (π ) (π ) F() o |F(jω)|

般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设信号周期:T 由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出发:A=∑(mkm n=-00 其傅氏变换(用定义) F(0)=F[fr( F>FUn@ )einon=2E, no, F[ no I ∑Fn(mo)2x(0-no) =2∑F(mo)8(a-nm)
由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出发: 其傅氏变换(用定义) 二.一般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1 1 2π : 设信号周期 T = ( ) ( ) =− = n j n t n f t F j n 1 e T 1 ( ) ( ) ( ) ( ) n t n n t F Fn j n F j n F F j F f t 1 1 j 1 j 1 T T e e − − = = = ( ) ( ) 1 π 1 = Fn j n 2 − n − ( ) ( ) π 1 1 = 2 Fn j n − n −

几点认识 Fr(a)=22F,(no,) d(o-no,) (1)f(频谱由冲激序列组成 位置:O=nm1(波频率 强度:2F(mon)与F,(m)成正比,离散谱 (2)谱线的幅度不是有限值,因为F(o)表示的是频谱密度 周期信号的F(o)只存在于O=no处 频率范围无限小幅度为o
(1) ( ) ; f T t 的频谱由冲激序列组成 位置: (谐波频率) = n1 强度: 2πFn (j n1 ) 与Fn ( j n1 )成正比, 离散谱 几点认识 (2) 谱线的幅度不是有限值 , 因为F(j)表示的是频谱密度。 ( ) , 周期信号的F j 只存在于 = n1 处 频率范围无限小,幅度为。 ( ) ( ) ( ) T π 1 1 F j = 2 Fn j n − n −

三、如何由F(o)求Fn(mO 即单个脉冲的F(o)与周期信号()的谱系数F(ma)关系 J() fr(t 设f()<>F(/o)F5(o)=[2/(k-dt G()=∑F(me F (m)=7(知md(2)
即单个脉冲的 F0 (j)与周期信号f T (t)的谱系数Fn (j n1 )的关系 f (t) 0 t 2 T − 2 T f (t) T −T o T t o f (t) F (j) 0 0 设 ( ) ( )e d (1) 2 2 j 0 0 − − = T T t F j f t t (j ) ( ) 三、如何由F0 求Fn j nω ( ) ( ) ( ) ( ) = = − − =− 2 2 j 1 1 j 1 e d (2) 1 e 1 1 T T n t n T n n t T n f t t T F j n f t F j n

(o)=2(d f()=∑F( in@, )eino A:(m)=1 dt(2) n 比较式(1)2)f()分() 在-,,7()与,()相同所以:(m)=(l 0=no 可由F(o)求周期函数f()的谱系数F(man)
比较式(1),(2) ( ) ( ) ( ) ( ) = = − − =− 2 2 j T 1 1 j T 1 e d (2) 1 e 1 1 T T n t n n n t n f t t T F j n f t F j n f (t) f (t) n 0 T 1 在 内f (t)与f (t)相同 T T 0 T 2 , 2 − ( ) ( ) 1 0 1 1 1 n F j T Fn j n = 所以 = ( ) ( ) ( ) 0 T 1 可由F j 求周期函数 f t 的谱系数 Fn j n ( ) ( )e d (1) 2 2 j 0 0 − − = T T t F j f t t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Fn no)=d fo ge O=nol F(a)=22E(nO)d(o-no,)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 ( ) ( ) 1 0 1 1 1 n F j T Fn j n = = ( ) ( ) ( ) T π 1 1 F j = 2 Fn j n − n −

例1周期单位冲激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 oo 6()=∑o(-n7) )0)())() 2T-T 0 T 2T 因为()41 所以1()傅氏级数谱系数(m0)= F(o)=()=2n∑F(mon)6(o-nan)=a∑6(o-m n=-00
( ) ( ) =− = − n T t t nT1 例1 周期单位冲激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t (t) T (1) (1) (1) (1) (1) − 2T1 −T1 T1 2T1 o 因为 (t)1 所以 T (t)的傅氏级数谱系数 ( ) 1 1 1 T F jn n = ( ) ( ) =− =− = = − = − n n n F j F t 2 F ( j n ) ( n ) ( n ) T 1 1 1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3.4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3.5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6 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3.1 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 §3.2 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分析 §3.3 周期信号的频谱特点 §3.4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3.5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系统信号流图及模拟.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冲激函数抽样性质证明.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冲激函数奇偶性证明.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冲激偶性质证明.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冲激信号尺度变换的证明.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教师:谢跃雷).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信号习题.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4章 触发器与时序电路.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9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3章 门电路与组合电路.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4章 电动机.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3课 变压器.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1章 运算放大器.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2章 直流电源.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doc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0章 基本放大电路.doc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3.10 系统函数与频域分析 §3.11 无失真传输 §3.12 调制与解调.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引言 §2.2 微分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2.3 系统方程的算子表示 §2.4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2.5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6 零状态响应的求解 §2.7 卷积积分的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2.8 卷积的图解 §2.9 线性系统响应的时域求解.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冲激函数匹配法确定初始条件.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5-4)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电容独立性的讨论.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3 逆Z变换 §6.4 Z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5 离散系统Z变换分析法 §6.6 H(Z)与系统的时域特性及频域特性的关系 §6.7 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6.1 Z变换 §6.2 z变换的基本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右移位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左移位性质.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证明时域卷积定理.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1-4.4).ppt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4.5-4.8).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绪论.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二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ppt
- 西安邮电学院:《数字信号处理》第1章 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