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第五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第五章 红 外 吸 收 光 谱 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5.1基本原理 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研究在振动中伴 有偶极距变化的化合物(元偶极距变化的为拉 曼光谱)。 偶极距:两个电荷中,一个电荷的电量与这两 个电荷间的距离的乘积。分子中的正负电荷排 列不对称,就会引起电性不对称。使分子的一 部分有较显著的阳性,另 部分有较显著的阴 性。通常用偶极距描述分子极性的大小
5.1 基本原理 分子的振动—转动光谱。研究在振动中伴 有偶极距变化的化合物(无偶极距变化的为拉 曼光谱)。 偶极距:两个电荷中,一个电荷的电量与这两 个电荷间的距离的乘积。分子中的正负电荷排 列不对称,就会引起电性不对称。使分子的一 部分有较显著的阳性,另一部分有较显著的阴 性。通常用偶极距描述分子极性的大小

5.1基本原理 5.1.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简谐振动近似处理) 谐振子振动和非谐振子振动 5.1.2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简正振动) 伸缩振动vs:原子沿着价键方向来回运动, 键长变,键角不变。 剪式振动δs 面内变形振动一平面摇摆振动pY 变形振动′键长不变,键角变 面外变形振动一非平面摇摆0V 扭曲振动℃V
5.1 基本原理 5.1.1 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简谐振动近似处理) 谐振子振动和非谐振子振动 5.1.2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 (简正振动) 伸缩振动s : 原子沿着价键方向来回运动, 键长变,键角不变。 面内变形振动 变形振动 键长不变,键角变 面外变形振动 剪式振动s 平面摇摆振动 非平面摇摆+ + 扭曲振动 - +

5.1基本原理 5.1.3基本振动的理论数 理论上,一个振动自由度产生一个基频吸收带。 实际上,红外谱峰数小于理论值 原因: A.无偶极距变化的无红外吸收 B.相同频率的吸收重叠即简并 C.仪器的检测能力和范围限制
5.1 基本原理 5.1.3 基本振动的理论数 理论上,一个振动自由度产生一个基频吸收带。 实际上,红外谱峰数小于理论值。 原因: A.无偶极距变化的无红外吸收 B.相同频率的吸收重叠即简并 C.仪器的检测能力和范围限制

5.1基本原理 5.1.4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有特定的红外吸收频率 和吸收峰。 官能团区:4000-1300cm1伸缩振动 指纹区:1300-600cm1单键伸缩,变形振动 未知物结构不饱和度的计算: 1+N4+(N2-N1)/ 即:环十双键数 1、N3、N分别为一、三、四价原子数
5.1 基本原理 5.1.4 基团频率和特征吸收峰 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有特定的红外吸收频率 和吸收峰。 官能团区:4000-1300 cm-1 伸缩振动 指纹区:1300-600 cm-1单键伸缩,变形振动 未知物结构不饱和度的计算: = 1 + N4 + (N3 – N1 ) / 2 即:环+双键数 N1、N3、N4分别为一、三、四价原子数

5.2基本原理 光源→狭缝→样品池→单色仪→检测器一读出 5.2.1光源 类型制作材料工作温度 特点 Nernst Zr. Th, Y 高波数区(>1000cm)有 灯氧化物17C更强的发射;稳定性好; 机械强度差;但价格较高。 低波数区光强较大;波数 硅碳棒 Sic 1200-1500C 范围更广; 坚固、发光面积大
5.2 基本原理 光源 狭缝 样品池 单色仪 检测器 读出 5.2.1 光源 类型 制作材料 工作温度 特 点 Nernst 灯 Zr, Th, Y 氧化物 1700o C 高波数区(> 1000cm-1)有 更强的发射;稳定性好; 机械强度差;但价格较高。 硅碳棒 SiC 1200-1500o C 低波数区光强较大;波数 范围更广; 坚固、发光面积大

5.2基本原理 5.2.2单色器 光栅 5.2.3检测器:高真空热电偶 测热辐射计 高莱池气胀式检测器 光电导检测器(FT)
5.2 基本原理 5.2.2 单色器 光栅 5.2.3 检测器:高真空热电偶 测热辐射计 高莱池气胀式检测器 光电导检测器(FT)

5.2基本原理 以光栅为分光元件的红外光谱仪不足之处 1)需采用狭缝,光能量受到限制; 2)扫描速度慢,不适于动态分析及和其它仪器 的联用 3)不适于过强或过弱的吸收信号的分析
5.2 基本原理 以光栅为分光元件的红外光谱仪不足之处: 1)需采用狭缝,光能量受到限制; 2)扫描速度慢,不适于动态分析及和其它仪器 的联用; 3)不适于过强或过弱的吸收信号的分析

5.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干涉器:迈克尔逊干涉仪 由光源发出的两束光。经过不同路程后再 聚到一点上,发生干涉。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λ/2的偶数倍时,相干光相互叠加,产生明线 其相干光强有最大值 相反,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入/2的奇数倍时, 相干光相互抵消。产生暗线,相干光强有最小 值。 干涉强度对光程差S或时间T的函数图称干 涉图
5.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干涉器:迈克尔逊干涉仪 由光源发出的两束光,经过不同路程后再 聚到一点上,发生干涉。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 /2的偶数倍时,相干光相互叠加,产生明线, 其相干光强有最大值。 相反,当两束光的光程差为/2的奇数倍时, 相干光相互抵消,产生暗线,相干光强有最小 值。 干涉强度对光程差S或时间T的函数图称干 涉图

5.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干涉图得到的时间域(光程差)的信息 可以反映频率域的问题。 实际上干涉仪并没有把光按频率分开,而 只是将各种频率的光信号经干涉作用调制为干 涉图函数,再由计算机进行富里叶逆变换计算 出原来的光谱
5.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干涉图得到的时间域(光程差)的信息, 可以反映频率域的问题。 实际上干涉仪并没有把光按频率分开,而 只是将各种频率的光信号经干涉作用调制为干 涉图函数,再由计算机进行富里叶逆变换计算 出原来的光谱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分光光度法 Ultravilet-Visible Spectrometr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元素分析和总有机碳测定.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荧光光度法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AES).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引言 Introduction.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室安全讲座.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化学实验室安全讲座.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仪器分析讲义提纲目录和封面.rtf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仪器分析讲义提纲.rtf
- 《一氧化氮的生物化学》讲义电子课件.ppt
- 《抗氧化研究方法》讲义电子课件.ppt
- 《甾体皂苷 steroidal saponins》讲义.ppt
- 江苏食品学院生物工系:《仪器分析》备课笔记.doc
- 《国外有机化学》 英文版 Chapter 16 Aromatic Compounds.ppt
- 《国外有机化学》 英文版 Chapter 15 Conjugated Systems, Orbital Symmetry, and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ppt
- 《国外有机化学》 英文版 Chapter 14 Ethers, Epoxides, and Sulfides.ppt
- 《国外有机化学》 英文版 Chapter 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ppt
- 《国外有机化学》 英文版 Chapter 12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ometry.ppt
- 《国外有机化学》 英文版 Chapter 11 Reactions of Alcohols.ppt
- 《国外有机化学》 英文版 Chapter 10 Structure and Synthesis of Alcohols.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电解和库仑分析法 Electrolysis and Coulometr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质谱 Mass Spectroscopy,MS.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伏安和极谱分析法 Voltammetry and Polarograph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二).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一).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电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电导分析法 Conductance Analysis.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电位分析法 Potentiometr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流动注射分析 Flow Injection Analysis.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气相色谱法 Gas Chromatograph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磷光和发光光度法 Phosphorescence and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ppt
- 厦门大学:《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精密度和检测限.ppt
-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共十七个章节,主讲:张新祥).pdf
- 《稀土化学》课程教学材料(书籍文献)目录.pdf
- 《稀土化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正文(PDF电子版,共八章).pdf
- 《化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电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