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下开采设计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设计基础

第一章:矿山企业设计程序概述设计的任务是解决矿床中一切主要问题。使设计的矿山企业作到经济效果好,技术上比较先进合理,生产上安全,建矿速度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第一节矿山企业设计程序首先有地质报告和图纸大中型矿山有全国储委批准,县办小型矿山有地方储委批准1)可行性研究:推荐最佳方案供决策机关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2)设计任务书:对推荐方案审查,并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和协作条件。设计任务书的主要内容:(见课本p1)3)初步设计:项目决策后的具体实施,施工准备的主要依据。4)施工设计:按各项工程部件,增绘施工图第二节,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一、可行性研究的作用研究建设条件,提出建设可能性,并进行经济分析评价,提出建设的合理性(详细见P3(1)-(8))二、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经济合理规模及发展远景2)最佳建设条件3)最优技术方案4):较高劳动生产率5):最短建设周期6)经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国外可行性研究分机会研究初步研究详细研究三、初步设计的要求接已批准的规模、服务年限、具体设计详细论证矿区选择、开采方法、开拓方案、厂址、建设程序、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机修、工业和生活用水、供电、燃料及内外运输等原则问题。四、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说明书和图纸部分其中说明书包括1)总结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矿区地质、水文地质4)采矿5)总图运输破碎、筛分、选矿6)7)矿山机械设备8)电气部分9)建筑部分10)概算或预算部分
第一章:矿山企业设计程序 概述 设计的任务是解决矿床中一切主要问题。使设计的矿山企业作到经济效果好,技术上比 较先进合理,生产上安全,建矿速度适应四化建设需要。 第一节 矿山企业设计程序 首先有地质报告和图纸 大中型矿山有全国储委批准,县办小型矿山有地方储委批 准 1) 可行性研究:推荐最佳方案供决策机关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的 依据。 2) 设计任务书:对推荐方案审查,并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和协作条件。设计任务书 的主要内容:(见课本 p1) 3) 初步设计:项目决策后的具体实施,施工准备的主要依据。 4) 施工设计:按各项工程部件,增绘施工图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研究建设条件,提出建设可能性,并进行经济分析评价,提出建设的合理性(详细 见 P3 (1) -(8)) 二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1) 经济合理规模及发展远景 2) 最佳建设条件 3) 最优技术方案 4) 较高劳动生产率 5) 最短建设周期 6) 经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国外可行性研究分机会研究 初步研究 详细研究 三、初步设计的要求 接已批准的规模、服务年限、具体设计 详细论证矿区选择、开采方法、开拓方案、 厂址、建设程序、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机修、工业和生活用水、供电、燃料 及内外运输等原则问题。 四、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说明书和图纸部分 其中说明书包括 1) 总结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 矿区地质、水文地质 4) 采矿 5) 总图运输 6) 破碎、筛分、选矿 7) 矿山机械设备 8) 电气部分 9) 建筑部分 10) 概算或预算部分

思考题1、简述矿山企业设计程序2、简述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矿山投资效果可行性研究及计算第一节概述经济计算是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的核心,是为了避免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是银行贷款文件的可靠凭证,是设计任务书的主要依据。失误的后果见书第二节矿山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的一般原则()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二)技术手段落实可靠(三)经济资料准确(四)采用指标体系综合论证从不同侧面综合阐术技术方案的特征和优势(五)注意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不可再生、最大限度合理利用(六)注意方案的可比性几个方案比较要做到目标一致,经济计算的范围一致、设计工作深度一致,采用指标的内容一致。第三节矿山投资项目和资金来源一、建设项目下列项目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预算。(一)新建矿山(二)扩建项目(三)改建矿山(四)迁移厂址的建设项目(五)恢复项目(六)更改项目二、投资来源(一)国家、地方拔款或贷款(二)国家、地方各种专项资金贷款(三)合资、合营、联合项目的投资(四)利用外资(五)企业单位自筹资金(六)各种集资公司投资第四节矿山投资项目的企业经济评价包括一、编制现金量表计算项目贴现收益率提供项目经济效果状况。二、编制资金平衡预测表计算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评价项目财务可行性和经济效果
思考题 1、 简述矿山企业设计程序 2、 简述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矿山投资效果可行性研究及计算 第一节 概述 经济计算是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的核心,是为了避免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 提高建设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是银行贷款文件的可靠凭证,是设计任务书的主要 依据。失误的后果见书 第二节 矿山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评价的一般原则 (一) 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二) 技术手段落实可靠 (三) 经济资料准确 (四) 采用指标体系综合论证 从不同侧面综合阐术技术方案的特征和优势 (五)注意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 不可再生、最大限度合理利用 (六)注意方案的可比性 几个方案比较要做到目标一致,经济计算的范围一致、设计工作深度一 致,采用指标的内容一致。 第三节 矿山投资项目和资金来源 一、建设项目 下列项目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预算。 (一)新建矿山 (二)扩建项目 (三)改建矿山 (四)迁移厂址的建设项目 (五)恢复项目 (六)更改项目 二、投资来源 (一)国家、地方拔款或贷款 (二)国家、地方各种专项资金贷款 (三)合资、合营、联合项目的投资 (四)利用外资 (五)企业单位自筹资金 (六)各种集资公司投资 第四节 矿山投资项目的企业经济评价 包括 一、编制现金量表 计算项目贴现收益率提供项目经济效果状况。 二、编制资金平衡预测表 计算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评价项目财务可行性和经济效果

一、现金流量表和贴现投资收益率(一)现金流量:反映一个项目自始至终的资金运转情况流金流入合计与现金流出会计的代数和为净现金流量(二)投资收益率计算按照一定利息率(利润率)把逐年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折成现现值,使投入资金和回收资金的现值按近于0求收益率。计算步骤及例图见P13、表2-3图2-2(三)计算内部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表(1)国内货款建设期利息及基建速贷款基速贷款额大于基建投资额(利息转化为贷款本金)表(2-3)根据基建计划安排投资计划K/=K,+ICj(2)基建贷款偿还按实际偿还能力偿还,定期等额偿还(3)贷款生产期利息ICj=KM↓ *IM一上期末未贷款余额(4)计算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考虑全部收入,同时归定贷款本息表全部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表和自有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表的区别,前者求全部投资的收益率,后者把贷款去除后自有资金的收益率。二、资金平衡予测表的编制(一)资金平衡予测表的编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果逐年进行计算和平衡的一种经济分析表格,可全面反映企业经济面貌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最多25年,一般按服务年限或贷款偿清为止。(二)编制资金平衡予测表的基础资料(教材)(三)资金平衡予测表的编制教材P16当计息周期和付款周期不一致时,要计算实际利率,当计息周期小于付款周期,则年实际利率为in=(1+i/n)n-1n一年计息次数一流动资金贷款利息i台1F-B+2(四)财务平衡予测表分析1、哪年盈利,哪年亏损及数额2、哪年偿清贷款和回收全部投资3、推算贷款偿还期和投资收益率三、其他评价指标(辅助指标)(一)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一、现金流量表和贴现投资收益率 (一)现金流量:反映一个项目自始至终的资金运转情况 流金流入合计与现金流出会计的代数和为净现金流量 (二)投资收益率计算 按照一定利息率(利润率)把逐年发生的净现金流 量折成现现值,使 投入资金和回收资金的现值按近于 0 求收益率。 计算步骤及例图见 P13、表 2-3 图 2-2 (三)计算内部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表 (1) 国内货款建设期利息及基建速贷款 基速贷款额大于基建投资额(利息转化为贷款本金) 表(2-3)根据基建计划安排投资计划 KJ /=KJ+ICJ (2) 基建贷款偿还 按实际偿还能力偿还, 定期等额偿还 (3) 贷款生产期利息 ICJ=KM J *I M J—上期末贷款余额 (4) 计算自有资金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 考虑全部收入,同时归定贷款本息表 全部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表和自有投资收益率的现金流量表的 区别,前者求全部投资的收益率,后者把贷款去除后自有资金的收益率。 二、资金平衡予测表的编制 (一)资金平衡予测表的编制 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成果逐年进行计算和平衡的一种经济分 析表格,可全面反映企业经济面貌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最多 25 年,一般按服务年限或贷款偿清为止。 (二)编制资金平衡予测表的基础资料(教材) (三)资金平衡予测表的编制 教材 P16 当计息周期和付款周期不一致时,要计算实际利率,当计息周 期小于付款周期,则年实际利率为 in=(1+i/n)n -1 n—年计息次数 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IF=Fj 2 i + Fji j j − = 1 1 (四) 财务平衡予测表分析 1、 哪年盈利,哪年亏损及数额 2、 哪年偿清贷款和回收全部投资 3、 推算贷款偿还期和投资收益率 三、其他评价指标(辅助指标) (一) 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1、净现值法F2P-台(1+i)"F一各年净现金流量P--净现值i-基准投资收益率或项目的期望投资收益率P25例一贴现系数例二2、年成本指标法(年值法)(1+i)"iC=D+P_(1+i)"-1C一年成本D-年经营费用P固定资产投资例4P27例5(二)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L+d,1、静态投资收益率I=k,L一净利润d,-固定资产基本折旧费k,投资总支出P27例62、投资返本期(或回收期)静态投资收益率的倒数(1)超额投资回收期K, -K,(年)(NTs =C,-C2T--超额投资回收期N.r--标准追加投资回收期K,K--两个方案投资K,)K,C.C2C2--两个方案总成本C.)
1、 净现值法 ΣP= = + n i n i F 1 (1 ) F—各年净现金流量 P-净现值 i— 基准投资收益率或项目的期望投资收益率 P25 例一 贴现系数 例二 2、 年成本指标法(年值法) C=D+P (1 ) 1 (1 ) + − + n n i i i C—年成本 D-年经营费用 P—固定资产投资 P27 例 4 例 5 (二) 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1、静态投资收益率 I= k d f f L + L—净利润 d f -固定资产基本折旧费 k f -投资总支出 P27 例 6 2、投资返本期(或回收期) 静态投资收益率的倒数 (1) 超额投资回收期 1 2 2 1 C C K K TS − − = (年)〈 Nnf TS -超额投资回收期 Nnf -标准追加投资回收期 K2 K1 -两个方案投资 K2 〉 K1 C1 C2 -两个方案总成本 C1 〉 C2

(2)超额投资效果系数>Ewi,:TEar--标准超额投资效果系数思考题:1、经济评价的一般原则2、企业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3、投资收益率如何计算P15表的计算结果4、1简述资金平衡预测表5、贴现法与净现值法的区别6、何谓年值法7、何谓超额投资回收率8、资体化利息9、矿山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来10、净现金流量第三章治金坑内矿山生产能力和矿井服务年限第一节确定矿山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矿山生产能力是矿山在正常生产时期每年所生产的产量,关系着矿山建设和国家计划的安排,不当则造成设计返工、投资浪费、经济效益不佳,矿山生产能力是井筒和主巷道断面,主要生产设备类型,技术构筑物的设计依据。矿山生产能力是一种综合的生产能力(采场、运输、提升、破碎等)应留有充分余地。第二节影响矿山生产能力的因素1、矿山资源大小和地质勘探资料可程度生产能力和资源相适应,开采条件复杂,资源可靠程序差,远景储量小的矿床,生产能力不能定得偏大,而对勘探清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品位高国家急需资源以及远景储量大的矿床,可取偏大的生产能力。P32矿山储量变化和生产能力关系表认为储量变化对矿山生产能力的变化不明显,主要的因素是能根据客观实际,正确的选择采矿方法和所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与所采用的采矿方法和可能同时回采的矿块数目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与矿体厚
(2) 超额投资效果系数 s s T i 1 = > Enf Enf -标准超额投资效果系数 思考题: 1、 经济评价的一般原则 2、 企业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3、 投资收益率如何计算 P15 表的计算结果 4、 简述资金平衡预测表 5、 贴现法与净现值法的区别 6、 何谓年值法 7、 何谓超额投资回收率 8、 资体化利息 9、 矿山建设项目投资的资金来 10、 净现金流量 第三章冶金坑内矿山生产能力和矿井服务年限 第一节 确定矿山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 矿山生产能力是矿山在正常生产时期每年所生产的产量,关系着矿山建设和 国家计划的安排,不当则造成设计返工、投资浪费、经济效益不佳,矿山生产能力 是井筒和主巷道断面,主要生产设备类型,技术构筑物的设计依据。 矿山生产能力是一种综合的生产能力(采场、运输、提升、破碎等)应留有充 分余地。 第二节 影响矿山生产能力的因素 1、 矿山资源大小和地质勘探资料可程度 生产能力和资源相适应,开采条件复杂,资源可靠程序差,远景储量小的矿床, 生产能力不能定得偏大,而对勘探清楚、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品位高国家急需资 源以及远景储量大的矿床,可取偏大的生产能力。 P32 矿山储量变化和生产能力关系表 认为储量变化对矿山生产能力的变化不明显,主要的因素是能根据客观实际, 正确的选择采矿方法和所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与所采用的采矿方法和可能同时回采的矿块数目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与矿体厚

度,倾角,矿床水平面积,矿石和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质,矿区的自然环境等条件有关,(书中举例)如果矿床面积较大,倾斜厚矿体、矿石较稳固可采用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并能布置较多的矿块同时回采,增大矿山生产能力是有可能的,对于矿体较薄、倾角小、矿石和围岩不够稳固、有火灾危险的矿床,生产能力不宜大。3、技术装备和机械化水平,高强度的采矿工艺和与之相适应高效率采掘设备,采场生产能力提高。如无轨装定机,振动放矿等。技术装备不同,采场生产能力有很大差别,因而影响矿山生产能力。4、设计上的因素采矿方法选择,技术参数确定,设备配套、回采顺序5、生产管理合理组织生产,及时维护、检修设备,培训,发挥人的积极性。第三节采出矿石量与最终产品量的关系国家对生产矿山或新建矿山下达任务是按年产精矿或金属量指标,需换算成矿石量()A=(AIB) /(a,E)A一矿石年产量Ai一年产精矿量β一精矿品位1--采出矿石品位e一选矿回收率(2)A=(A28)/(a,E1E2)A2--年产金属量8一产品成分=2一精矿冶炼回收率考虑矿床金属含量不均,矿石品位变化,选矿、治炼回收率波动,换算后矿石量增加一个不均衡系数Φ,Φ=1.1一1.5
度,倾角,矿床水平面积,矿石和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质,矿区的自然环境等条件有关,(书 中举例) 如果矿床面积较大,倾斜厚矿体、矿石较稳固可采用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并能布置较 多的矿块同时回采,增大矿山生产能力是有可能的,对于矿体较薄、倾角小、矿石和围岩不 够稳固、有火灾危险的矿床,生产能力不宜大。 3、技术装备和机械化水平,高强度的采矿工艺和与之相适应高效率采掘设备,采场 生产能力提高。如无轨装定机,振动放矿等。 技术装备不同,采场生产能力有很大差别,因而影响矿山生产能力。 4、设计上的因素 采矿方法选择,技术参数确定,设备配套、回采顺序 5、生产管理 合理组织生产,及时维护、检修设备,培训,发挥人的积极性。 第三节 采出矿石量与最终产品量的关系 国家对生产矿山或新建矿山下达任务是按年产精矿或金属量指标,需换算成矿石量 (1) A=(A1β)/(α1ε1) A— 矿石年产量 A1——年产精矿量 β—精矿品位 α1——采出矿石品位 ε1—选矿回收率 (2) A=(A2δ)/(α1ε1ε2) A2——年产金属量 δ—产品成分 ε2—精矿冶炼回收率 考虑矿床金属含量不均,矿石品位变化,选矿、冶炼回收率波动,换算后矿石量增加一 个不均衡系数Φ,Φ=1.1—1.5

第四节技术上确定可能的矿山生产能力(1)年垂直下降速度法,年工作面推进距离法,开采强度系数法(强度近似估算,用于长远规划阶段的估算)(2)新中断准备时间法(常用于检验,不单独使用)(3)合理服务年限法(经济合理的简单评价)(4)采掘进度计划验证(5)同时回采出矿矿块系数法(目前多用)50年代苏联H·C额敏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H·K泰勒法下面分别讲述(一)重下降速度法A=S·V·rKI°K2'E/(1-p)系数含义及选取见课本P34-35(二)开采强度系数法(根据矿体单位水平面积每年产矿量多少计算矿山年产量)A=aSEα-开采系数(单位面积产量)吨/米2年a的影响因素多,根据矿石体重,采场布置方式,同时开采阶段数,采矿方法,出矿设备效率等,分析采用,同一矿山上部验证下部比较准确,多种采矿法的矿山及急倾用于缓倾的矿山都不准确表3-7、3-8(三)回采工作面年推进距离常用于缓倾斜,薄矿体,矿层埋藏较稳定的设计计算A=EL·I·q/KQ=1XmXrX(1-n)/(1-p)系数含义及选取见课本P37k--矿块中采出矿石量的吨,k=1-zz为副产矿山率
第四节 技术上确定可能的矿山生产能力 (1)年垂直下降速度法,年工作面推进距离法,开采强度系数法 (强度近似估算,用于长远规划阶段的估算) (2)新中断准备时间法(常用于检验,不单独使用) (3)合理服务年限法(经济合理的简单评价) (4)采掘进度计划验证 (5)同时回采出矿矿块系数法(目前多用) 50 年代苏联 H•C 颉敏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H• K 泰勒法 下面分别讲述 (一)重下降速度法 A=S•V•r•K1•K2•E/(1-ρ) 系数含义及选取见课本 P34-35 (二)开采强度系数法(根据矿体单位水平面积每年产矿量多少计算矿山年产量) A=α•S •E α-开采系数(单位面积产量) 吨/米 2 年 α的影响因素多,根据矿石体重,采场布置方式,同时开采阶段数,采矿方法,出矿设 备效率等,分析采用,同一矿山上部验证下部比较准确,多种采矿法的矿山及急倾用于缓倾 的矿山都不准确 表 3-7、3-8 (三)回采工作面年推进距离 常用于缓倾斜,薄矿体,矿层埋藏较稳定的设计计算 A=∑L•I•q/K Q=1ΧmΧrΧ(1-η)/ (1-ρ) 系数含义及选取见课本 P37 k-矿块中采出矿石量的吨,k=1-z z 为副产矿山率

(四)按合理开采顺序同时回采矿块数确定矿山生产能力1、回采顺序贫富兼采,大小兼顾,倾斜急倾斜矿体,阶段回采应坚持自上而下的顺序,多条矿脉或厚矿体的回采应自上盘向下盘,极厚矿体可从矿体中央开始,向两盘退采,某些分数矿体,缓倾斜矿体,和国家急需金属矿体,在先开采富矿并不影响后期开采贫矿可先采富矿。一个阶段回采为最合理,根据产量要求或上下阶段衔接,两阶段可以同时进行回采,上阶段超前回采距离为40-50米,薄矿脉,一个中断段内相邻两脉间距大于40-50米,可同时回采,同一组内矿脉则严格按照上下盘超前关系回采,同阶段两脉间距离大于5米时则分采3-5米时两个采场同时上采,一般上盘脉超前下盘脉回采,超前距离也不得大于2米,当距离小于3米时,考虑合采,但回采出矿品位须满足B≤M(C地-C)/C由B-合采夹层厚度M-合采矿脉总厚度C地-合采矿脉地质平均品位C-采选综合经济效果要求的最低出矿品位若达不到则需丢付脉采主脉竖向分支脉,当脉间距大于3米时,可另开盲中段单独回采2、按回采矿块数确定年产量矿山开采是以矿块或采场为独出的基本出矿单元来组织生产的。相同矿体和技术装备条件,采矿方法不同,单个矿块布置形式不同,使生产能力差别甚大,故本法是设计工作中使用的主要方法,较为可靠。A=N·q'K·t/(1-Z)A-一个中断年生产能力N-一个中断可布矿块(采场)数q-矿块(采场)或进路出矿能力t-年工作日Z-付产矿石率
(四)按合理开采顺序同时回采矿块数确定矿山生产能力 1、回采顺序 贫富兼采,大小兼顾,倾斜急倾斜矿体,阶段回采应坚持自上而下的顺序,多条矿脉或 厚矿体的回采应自上盘向下盘,极厚矿体可从矿体中央开始,向两盘退采,某些分数矿体, 缓倾斜矿体,和国家急需金属矿体,在先开采富矿并不影响后期开采贫矿可先采富矿。 一个阶段回采为最合理,根据产量要求或上下阶段衔接,两阶段可以同时进行回采,上 阶段超前回采距离为 40-50 米,薄矿脉,一个中断段内相邻两脉间距大于 40-50 米,可同时 回采,同一组内矿脉则严格按照上下盘超前关系回采,同阶段两脉间距离大于 5 米时则分采, 3-5 米时两个采场同时上采,一般上盘脉超前下盘脉回采,超前距离也不得大于 2 米,当距 离小于 3 米时,考虑合采,但回采出矿品位须满足 B≤M(C 地-C 出)/C 出 B-合采夹层厚度 M-合采矿脉总厚度 C 地-合采矿脉地质平均品位 C 出-采选综合经济效果要求的最低出矿品位 若达不到则需丢付脉采主脉 竖向分支脉,当脉间距大于 3 米时,可另开盲中段单独回采 2、按回采矿块数确定年产量 矿山开采是以矿块或采场为独出的基本出矿单元来组织生产的。 相同矿体和技术装备条件,采矿方法不同,单个矿块布置形式不同,使生产能力差别甚 大,故本法是设计工作中使用的主要方法,较为可靠。 A=N•q•K•t/(1-Z) A- 一个中断年生产能力 N-一个中断可布矿块(采场)数 q-矿块(采场)或进路出矿能力 t-年工作日 Z-付产矿石率

K-矿块利用系数1)矿块(采场)出矿能力9q取决于出矿设备效率,不同运搬设备,矿块生产能力不同,即使同一设备,由于出矿条件、设备维护、操作熟练度不同,生产能力有差别,出矿设备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运输距离的远近、矿石、大块的多少、通风、运输等。我国采用的出矿设备有电粑,ZYQ-14型装岩机、装矿机、和铲运机。电粑出矿:有底柱崩落法,长壁崩落法,全面法及房柱法等采场多用电粑出矿,统计电耙效率的三种方法表3-10,表3-11国内矿山用30kw、0.3m2电粑运距20-30m条件,按出矿周期计算的效率一般指标为150-220吨/台日,详见P39装运定机出矿:(ZYQ-14型)目前我国无底柱崩落法的矿山,多数尚采用装定机出矿,并把一台设备的活动范围划为一个采场。提前打中深孔的落矿步距大于2.5-3.2米的,取3米进路一台设备,落矿步距小于2米,需回收支架,不能提前打中深孔的为5条进路一台设备,有于两者之间的为9条进路一台设备。表3-12铲运机出矿:表3-14、3-15无资料可取的前提下,可计算①Q时=60r·V·K/(L/V垒+L/Vi+ti+t2+ts+ta)L-运距米V量-重车运行速度(100-120米/分)V空-空车运行速度(100-120米/分)ti-卸载时间t、ts-重、空车转弯时间t.-卸载时间矿石松散体重V-装满条数
K-矿块利用系数 1)矿块(采场)出矿能力 q q 取决于出矿设备效率,不同运搬设备,矿块生产能力不同,即使同一设备,由于出矿 条件、设备维护、操作熟练度不同,生产能力有差别,出矿设备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运输 距离的远近、矿石、大块的多少、通风、运输等。我国采用的出矿设备有电耙,ZYQ-14 型 装岩机、装矿机、和铲运机。 电耙出矿:有底柱崩落法,长壁崩落法,全面法及房柱法等采场多用电耙出矿,统计电 耙效率的三种方法表 3-10,表 3-11 国内矿山用 30kw、0.3m3 电耙运距 20-30m 条件,按出矿周期计算的效率一般指标为 150-220 吨/台日,详见 P39 装运定机出矿:(ZYQ-14 型) 目前我国无底柱崩落法的矿山,多数尚采用装定机出矿,并把一台设备的活动范围划为 一个采场。提前打中深孔的落矿步距大于 2.5-3.2 米的,取 3 米进路一台设备,落矿步距小 于 2 米,需回收支架,不能提前打中深孔的为 5 条进路一台设备,有于两者之间的为 9 条进 路一台设备。表 3-12 铲运机出矿:表 3-14、3-15 无资料可取的前提下,可计算 ① Q 时=60r•V•K/(L/V 空+ L/V 重+t1+t2+t3+t4) L-运距 米 V 重-重车运行速度(100-120 米/分) V 空-空车运行速度(100-120 米/分) t1-卸载时间 t2、t3-重、空车转弯时间 t4 -卸载时间 矿石松散体重 V-装满条数

K-工时利用条数②工时利用系数国外40-70%③台年生产能力q年=q'n'a'k·b9年-铲运机年生产能力n-日工作班数a-班工作时数k-工时利用系数b-年工作日数④出矿设备用量a设备完好率50-70%采场设备用率50-100%b替换大修设备的备用率10%c替换计划维修的设备备用备,维修所占用设备为采场设备的20%所以,除采场保有50-100%的备用设备外,还应有采场设备30%的备用设备,才能满足生产要求。(2)中段可布的矿块(采场)数在中段(分段)平面图上,所圈定的C3级以上贮量的矿体,按已定参数(备种采矿方法所要求的尺寸)划分矿块,对照上下阶段(分段)的平面图,平面图上矿体圈定线内的重合位置,都应是完整矿块,剔除两翼狭小的,变化不稳定的地段及对生产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构造带及需要作为临时矿柱地段。固采矿工艺等原因,有些可布矿块(进路)一段时间内不能投入生产,应扣除,由于矿体薄厚不均,使进路长短不同以及上下分段交替时制约、贮量较少矿块(进路)需进行折算。N有效≤N可布N有效=EN++EL短XN可布/L厚平ZN大-大于进路(矿块)平均长度可布进路(矿块)数ZL短-小于进路(矿块)平均长度的可布进路(矿块)的长度之和
K-工时利用条数 ②工时利用系数 国外 40-70% ③台年生产能力 q 年=q 时•n•a•k•b q 年-铲运机年生产能力 n-日工作班数 a- 班工作时数 k-工时利用系数 b-年工作日数 ④出矿设备用量 a 设备完好率 50-70% 采场设备用率 50-100% b 替换大修设备的备用率 10% c 替换计划维修的设备备用备,维修所占用设备为采场设备的 20% 所以,除采场保有 50-100%的备用设备外,还应有采场设备 30%的备用设备,才能满足 生产要求。 (2)中段可布的矿块(采场)数 在中段(分段) 平面图上,所圈定的 C3 级以上贮量的矿体,按已定参数(备种采矿 方法所要求的尺寸)划分矿块,对照上下阶段(分段)的平面图,平面图上矿体圈定线内的 重合位置,都应是完整矿块,剔除两翼狭小的,变化不稳定的地段及对生产能力有较大影响 的构造带及需要作为临时矿柱地段。 固采矿工艺等原因,有些可布矿块(进路)一段时间内不能投入生产,应扣除,由于矿 体薄厚不均,使进路长短不同以及上下分段交替时制约、贮量较少矿块(进路)需进行折算。 N 有效≤N 可布 N 有效=∑N 大+∑L 短×N 可布/L 厚平 ∑N 大-大于进路(矿块)平均长度可布进路(矿块)数 ∑L 短-小于进路(矿块)平均长度的可布进路(矿块)的长度之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矿山地下开采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the base of underground mine.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耐火材料.ppt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釉料.ppt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to mineral materials、纳米矿物材料、第二章 玻璃.ppt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陶瓷材料.ppt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保温材料.ppt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一讲 绪论.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无机胶凝材料.ppt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一讲 第五章 耐火材料 第二节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氧化硅质耐火材料 第四节 硅酸铝质耐火材料 第五节 碱性及尖晶石质耐火材料.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讲 第一章 熔融结晶材料 第一节 Al2O3-SiO2-ZrO2系统 第二节 铸石.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六讲 第三章 釉料 第四节 釉料配制原则、方法及其计算.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四讲 第二章 玻璃 第六节 玻璃的分相 第七节 传统玻璃的生产工艺 第八节 玻璃的缺陷 第九节 实用玻璃和新型玻璃.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三讲 第二章 玻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统玻璃的特征 第三节 玻璃的转变 第四节 玻璃的结构 第五节 玻璃的形成.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五讲 第三章 釉料 第一节 釉的作用与分类 第二节 釉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三节 制釉的原料.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八讲 第四章 陶瓷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原料 第三节 坯料的制备.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七讲 第三章 釉料 第五节 釉浆制备及施釉工艺 第六节 乳浊釉.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讲 第四章 陶瓷材料 第七节 精细陶瓷的生产过程 第八节 精细陶瓷的应用 第五章 耐火材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耐火材料的生产过程.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九讲 第四章 陶瓷材料 第四节 成型 第五节 干燥 第六节 烧成.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二讲 第五章 耐火材料 第六节 碳质耐火材料 第七节 含锆质耐火材料 第八节 不定形耐火材料 第九节 特种耐火材料.doc
- 《矿物材料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三讲 第十节 耐火材料的应用 第六章 胶凝材料 第一节 硅酸盐水泥.doc
- 《矿山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mining system engineering.pdf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四章 磨矿及磨矿设备 第三节 磨矿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三章 破碎与破碎设备 第三节 破碎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四章 磨矿及磨矿设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磨矿作用.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三章 破碎与破碎设备 第一节 概述.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2讲 第一章 粒度特性与筛分分析 第一节 粒度与粒度分析 第二节 筛分分析.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3讲 第二章 筛分与筛分设备 第一节 筛分原理 第二节 筛分过程.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二章 筛分与筛分设备 第三节 筛分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二章 筛分与筛分设备 第三节 筛分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破碎与磨矿)第1讲 绪论.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二章 磁选设备 第四节 磁选机的磁系 第五节 软磁性材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第六节 永久磁铁的种类及其特性.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五章 电选机 第一节电选机 第六章 电选实践 第一节 黑色金属矿物的电选 第二节 有色和稀有金属的电选 第三节 电选的影响因素.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四章 电选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矿物的电性 第二节 电选机的电场 第三节 电选的基本原理.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三章 磁选的实践应用(超导磁选).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一章 磁选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 矿物按磁性分类 第六节 强磁性矿物的磁性 第七节影响强磁性矿物和矿石磁性的因素 第八节 弱磁性矿物的磁性 第九节 矿物磁性对磁选过程的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一章 磁选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磁选的基本条件和方式 第三节与磁选有关的磁学基本概念和磁量.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二章 磁选设备 第二节 强磁场磁选设备 第三节 磁分析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磁电选矿)第二章 磁选设备 第一节 弱磁场磁选设备.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四章 浮选工艺和实践 第一节 影响浮选的工艺因素 第二节 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 第三节 矿浆浓度、PH 值及温度对浮选的影响 第四节 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第五节 浮选药剂及其影响.doc
- 《选矿学》课程教案讲稿(浮选)第三章 浮选机及辅助设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