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吉林大学:《护理药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32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1
文件大小:105.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吉林大学:《护理药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32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抗心律失常药 (5)用药护理要点: 避免与β受体阻滞药和Ca2+通道阻滞药合用; 甲亢、碘过敏、房室传导阻滞、Q-T延长综合 征、病窦综合征等禁用

抗心律失常药 (5)用药护理要点: 避免与β受体阻滞药和Ca2+通道阻滞药合用; 甲亢、碘过敏、房室传导阻滞、Q-T延长综合 征、病窦综合征等禁用

抗心律失常药 四、V类:Ca2+通道阻断药--维拉帕米 (verapamil) 1.机制:阻滞细胞外Ca2+内流,减慢房室结的传 导性和延长ERP,使室上性异位起搏点 的冲动不能传入心室,消除房室结的折返激动。 2.属窄谱抗心律失常药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窦房结、房室 结对其敏感

抗心律失常药 四、Ⅳ类:Ca2+通道阻断药----维拉帕米 (verapamil) 1.机制:阻滞细胞外Ca2+内流,减慢房室结的传 导性和延长ERP,使室上性异位起搏点 的冲动不能传入心室,消除房室结的折返激动。 2.属窄谱抗心律失常药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窦房结、房室 结对其敏感

抗心律失常药 3.用药护理要点 (1)合用奎尼丁或B受体阻断药可增加心脏毒性: (2)降低地高辛的肾脏清除率: (3)增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效应; (4)病窦综合征、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 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禁用

抗心律失常药 3.用药护理要点 (1)合用奎尼丁或β受体阻断药可增加心脏毒性; (2)降低地高辛的肾脏清除率; (3)增强神经肌肉阻断药的效应; (4)病窦综合征、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重度 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禁用

抗心律失常药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用药原则及合理用药 一、用药原则 1.一般情况尽量不用; 2.先单独用药,后联合用药; 3以最小剂量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4.先考虑降低危险性,再考虑缓解症状; 5.充分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 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用药原则及合理用药 一、用药原则 1.一般情况尽量不用; 2.先单独用药,后联合用药; 3.以最小剂量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4.先考虑降低危险性,再考虑缓解症状; 5.充分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25.抗心律失常药 发热、甲亢、 二、合理用药 贫血、心肌缺血 1.窦性心动过逸: 、休克等。 对因治疗,需要药物治疗时可采用B受体阻断 剂或维拉帕米; 2.房早: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3.阵发性房速: 可用维拉帕米、B受体阻断剂或I型抗心律失 常药;

25.抗心律失常药 二、合理用药 1.窦性心动过速: 对因治疗,需要药物治疔时可采用ß受体阻断 剂或维拉帕米; 2.房早: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3.阵发性房速: 可用维拉帕米、ß受体阻断剂或Ⅰ型抗心律失 常药; 发热、甲亢、 贫血、心肌缺血 、休克等

25.抗心律失常药 4.房扑、房颤 (1)转律用奎尼丁、胺碘酮; (2)减慢室率用B受体阻断剂、维拉帕米; (3)转律后用奎尼丁、丙吡胺防止复发。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具有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终止心律 失常的发作

25.抗心律失常药 4. 房扑、房颤 (1)转律用奎尼丁、胺碘酮; (2)减慢室率用ß受体阻断剂、维拉帕米; (3)转律后用奎尼丁、丙吡胺防止复发。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具有延长房室结不应期的药物,终止心律 失常的发作

25.抗心律失常药 (1)急性发作首选维拉帕米,B受体阻断剂等 (2)慢性或预防可用洋地黄类、索他洛尔、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6.室性早搏: 首选普鲁卡因胺、丙吡胺或其他I类抗心律失常药; 心梗急性期首选利多卡因静滴; 强心苷中毒者首选苯妥英钠

25.抗心律失常药 (1)急性发作首选维拉帕米,ß受体阻断剂等 (2)慢性或预防可用洋地黄类、索他洛尔、 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6.室性早搏: 首选普鲁卡因胺、丙吡胺或其他Ⅰ类抗心律失常药; 心梗急性期首选利多卡因静滴; 强心苷中毒者首选苯妥英钠

25.抗心律失常药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首选利多卡因静注,发作控制后用利多卡 因静点维持24-48h以防复发。 8.室颤: 转律可选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胺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 ●

25.抗心律失常药 7.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首选利多卡因静注,发作控制后用利多卡 因静点维持24-48h以防复发。 8.室颤: 转律可选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胺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

25.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 用,最常见室速,最严重Tdp。 世界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1.I类-奎尼丁治疗房颤,可致奎尼丁晕厥 ,故一般心律失常已少用I类

25.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 用,最常见室速,最严重Tdp。 世界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1.ⅠA类-奎尼丁治疗房颤,可致奎尼丁晕厥 ,故一般心律失常已少用IA类

25.抗心律失常药 2.Ic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梗恢复期有症状的 频发室早,其总病死率比安慰药组高2.3倍。 3.某些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索他洛尔)因过度 延长APD易诱发触发活动,甚至Tdp,应严格掌握适 应证并慎用

25.抗心律失常药 2.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梗恢复期有症状的 频发室早,其总病死率比安慰药组高2.3倍。 3.某些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索他洛尔)因过度 延长APD易诱发触发活动,甚至Tdp,应严格掌握适 应证并慎用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