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雷达的发明

小资料—雷达的发明 20世纪30年代,无线电技术出现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雷达的发明。雷达又称作无线 电测位,是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来测量远处静止或移动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并辨认出被测目 标的性质和形状 早在1887年,赫兹在进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时就曾发现:发射的电磁波会被一大 块金属片反射回来,正如光会被镜面反射一样。 1897年夏天,在波罗的海的海面上,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非洲号”巡洋舰和“欧洲号” 练习船上直接讲行5千米的通信试验时,发现每当联络钢“伊林中尉号”在两舰之间通过时 通信就中断,波波夫在工作日记上记载了障碍物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并在试验记录中提出 了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的可能性,这可以说是雷达思想的萌芽。 1921年,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发现了短波可以进行洲际通信后,科学家们发现了电离层。 从此,短波通信风行全球。 1934年,一批英国科学家在R.W.瓦特领导下对地球大气层进行研究。有一天,瓦特 被一个偶然观察到的现象吸引住了,他发现荧光屏上出现了一连串明亮的光点,但从亮度和 距离分析,这些光点完全不同于被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无线电回波信号。经过反复实验,他 于清这些明亮的光点显示的正是被实验室附近一座大楼所反射的无线电回波信号。瓦特马 上想到,在荧光屏上既然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被建筑物反射的无线电信号,那么活动的目标例 如空中的飞机,不是也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反映吗? 根据上述的设想,瓦特和一批英国电机工程师终于在1935年研制成功第一部能用来探 测飞机的雷达。后来,探测的目标又迅速扩展到船舶、海岸、岛屿、山峰、礁石、冰山以及 一切能够反射电磁波的物体。 当时研制雷达纯粹是为了军事需要,因此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实际上,几乎在同一 时期,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保密的条件下独立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R,W瓦特只能说是在这方面已为大家知晓的代表人物而已。 到103g年为止 ,一些国家秘密发展起来的雷达技术已达到了完全实用的地步。就在这 一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项新发明在二战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小资料——雷达的发明 20 世纪 30 年代,无线电技术出现了重大的突破,那就是雷达的发明。雷达又称作无线 电测位,是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来测量远处静止或移动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并辨认出被测目 标的性质和形状。 早在 1887 年,赫兹在进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实验时就曾发现:发射的电磁波会被一大 块金属片反射回来,正如光会被镜面反射一样。 1897 年夏天,在波罗的海的海面上,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非洲号”巡洋舰和“欧洲号” 练习船上直接进行 5 千米的通信试验时,发现每当联络舰“伊林中尉号”在两舰之间通过时, 通信就中断,波波夫在工作日记上记载了障碍物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并在试验记录中提出 了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的可能性,这可以说是雷达思想的萌芽。 1921 年,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发现了短波可以进行洲际通信后,科学家们发现了电离层。 从此,短波通信风行全球。 1934 年,一批英国科学家在 R.W.瓦特领导下对地球大气层进行研究。有一天,瓦特 被一个偶然观察到的现象吸引住了。他发现荧光屏上出现了一连串明亮的光点,但从亮度和 距离分析,这些光点完全不同于被电离层反射回来的无线电回波信号。经过反复实验,他终 于弄清这些明亮的光点显示的正是被实验室附近一座大楼所反射的无线电回波信号。瓦特马 上想到,在荧光屏上既然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被建筑物反射的无线电信号,那么活动的目标例 如空中的飞机,不是也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反映吗? 根据上述的设想,瓦特和一批英国电机工程师终于在 1935 年研制成功第一部能用来探 测飞机的雷达。后来,探测的目标又迅速扩展到船舶、海岸、岛屿、山峰、礁石、冰山以及 一切能够反射电磁波的物体。 当时研制雷达纯粹是为了军事需要,因此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的。实际上,几乎在同一 时期,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保密的条件下独立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 R.W 瓦特只能说是在这方面已为大家知晓的代表人物而已。 到 1939 年为止,一些国家秘密发展起来的雷达技术已达到了完全实用的地步。就在这 一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项新发明在二战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威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通信原理专业术语表(中英文对照).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负频率是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工程价值.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第五代移动通信5G.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空时分组编码.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电话机原理.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电视的发明.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电视机工作原理.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物联网技术.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概率论、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有关复信号.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晶体管的发明.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无线电频谱和波段划分.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无线标准摘要.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收音机的工作原理.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常用信号的傅利叶变换.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常用三角公式.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带通信号和信道的表示.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周期信号的频谱.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功率谱密度幅值的具体含义.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分贝.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频谱及其几何意义.pdf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绪论.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确知信号.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随机过程.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信道.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数字信号最佳接收.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差错控制编码.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章 同步原理.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4章 通信网.ppt
- 石河子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主讲:田敏).ppt
- 石河子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数学基础.ppt
- 石河子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信道.ppt
- 石河子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模拟通信系统.ppt
- 石河子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数字基带传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