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章》导学案_断章---导学案-123

广饶职业中专高二中职(二分部)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李珂 周博 上些 陈艳荣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短诗二首》 1.准确识记并默写两首短诗 学习目标|2.了解现代短诗的基本特点,抓住意象,初步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 3.开阔眼界,体味诗歌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 1.《断章》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赏读 学习重难点 2.对丰富意象下深刻的诗情、诗意的理解和体味,对诗歌创作技巧的把握 《断章》卞之琳 作者介绍及文学常识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 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因此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 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 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三草集》《汉园集》《鱼木集》《十年诗草》等。另外还有一些译作《哈 姆雷特》、《海滨墓园》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 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 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 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 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 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 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 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 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二、文本解读: 这首诗选自《鱼木集》,写于1935年10月。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 为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 首诗 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 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 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 饰”了他们的“梦”。 文本分析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1 广饶职业中专高二中职(二分部)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执 笔 李珂 审 阅 周博 审 核 陈艳荣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 课时 上课时间 课 题 《短诗二首》 学习目标 1. 准确识记并默写两首短诗。 2. 了解现代短诗的基本特点,抓住意象,初步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 3. 开阔眼界,体味诗歌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断章》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赏读。 2.对丰富意象下深刻的诗情、诗意的理解和体味,对诗歌创作技巧的把握。 学 习 过 程 《断章》 卞之琳 一、 作者介绍及文学常识 卞之琳(1910—2000), 江苏海门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193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 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因此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 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 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主要作品有:《三草集》《汉园集》《鱼木集》《十年诗草》等。另外还有一些译作《哈 姆雷特》、《海滨墓园》等。 卞之琳于 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 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 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 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 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 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 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 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 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二、文本解读: 这首诗选自《鱼木集》,写于 1935 年 10 月。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起先只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 为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 首诗。 这首诗虽只短短 4 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 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 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 饰”了他们的“梦”。 三、文本分析: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3、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 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鉴赏余光中的《连环》一诗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 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作者介绍及文学常识 海子,原名査海生,是真正完成中国近代诗歌改革的第一人,中国本土的田园现代诗人。1989年3月 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大地》等。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 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 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他认为,诗就 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注:海子于2001年4月28日,与诗人郭路生(食指)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文本解读:
2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3、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 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 四、拓展延伸: 鉴赏余光中的《连环》一诗。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 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一、作者介绍及文学常识 海子,原名査海生,是真正完成中国近代诗歌改革的第一人,中国本土的田园现代诗人。1989 年 3 月 26 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大地》等。 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 70 年代新文学 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 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 200 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他认为,诗就 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 注:海子于 2001 年 4 月 28 日,与诗人郭路生(食指)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二、文本解读:

短诗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表达的是作者“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的想象 中。他把祝福更多的留给了世人。在创作此诗时,他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可能意 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而海子选择了后者。 、文本分析: 、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哪些内容?它的特定含义是什么? 2、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说“从明天起”? 3、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获得幸福”前为什么要加“尘世”二字?“只 愿”一词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两次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表达的情味一样吗? 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3 短诗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表达的是作者“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只存在于诗人一时的想象 中。他把祝福更多的留给了世人。在创作此诗时,他面临着生命中两难的境地:选择尘世的幸福可能意 味着放弃伟大的诗歌理想;弃绝尘世的幸福生活可能导致弃绝生命本身。而海子选择了后者。 三、文本分析: 1、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哪些内容?它的特定含义是什么? 2、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诗人为什么要说“从明天起”? 3、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获得幸福”前为什么要加“尘世”二字?“只 愿”一词又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两次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所表达的情味一样吗? 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又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断章》《风雨》ppt课件1_《断章》&《风雨》.ppt
- 《断章》ppt课件4_《断章》课件新人教必修一.ppt
- 《断章》ppt课件3_《断章》ppt课件.ppt
- 《断章》ppt课件.ppt
- 《斜塔上的实验》表格式导学案3.doc
-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9.doc
-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7.doc
-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11_学习目标.doc
-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8.doc
-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实录_斜塔上的实验.doc
-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练.doc
- 《斜塔上的实验》导学练.doc
- 《斜塔上的实验》学案.doc
-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65页).ppt
-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3页)_斜塔上的实验.ppt
-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41页).ppt
-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26页).ppt
-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8_斜塔上的实验、媛媛.ppt
-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1.ppt
-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0.ppt
- 《断章》教案2_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doc
- 《断织劝学》ppt课件.ppt
- 《断魂枪》ppt课件.ppt
- 《断魂枪》ppt课件2.ppt
- 《断魂枪》ppt课件3_断魂枪.ppt
- 《断魂枪》ppt课件4_2016届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5课《断魂枪》.ppt
- 《断魂枪》同步练习_九年级语文下册 15《断魂枪》练习 长春版.doc
- 《断魂枪》读后感(5篇)_这篇文章是中篇小说.doc
- 《斯塔笛的藏书》ppt课件1_斯塔笛的藏书.ppt
- 《新型玻璃》ppt课件1_新型玻璃.ppt
- 《新型玻璃》ppt课件2_11_新型玻璃.ppt
- 《新型玻璃》ppt课件3_新型玻璃2.ppt
- 《新型玻璃》同步练习_一.doc
- 《新城道中》ppt课件2_新城道中修改1.ppt
- 《新城道中》(一)学案_新城道中.doc
- 《新城道中(其一)》ppt课件(27页)_新城道中其一.ppt
- 《新年来了》ppt课件3_新年来了2.ppt
- 《新序》二则ppt课件.ppt
- 《新春到》ppt课件1_《新春到》课件.ppt
- 《新疆天鹅湖》ppt课件2_西师大版-新疆天鹅湖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