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一)学案_新城道中

新城道中(其一)学案 组题康建英 时间3月21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把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学习过程 导读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 的大家。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 物的诗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 喻来描绘景物,阐发晢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 气势奔放。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 等成就都很高 2写作背景 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 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 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首诗, 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新城道中(其一)学案 组题 康建英 时间 3 月 21 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 2、把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点 1、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方法。 学习过程 导读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是北宋时诗坛成就卓越 的大家。苏轼诗中数量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 物的诗篇。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题西林壁》。他善于运用新奇形象的比 喻来描绘景物,阐发哲理。尤其是长篇古诗大多博用比喻,联想无穷,语言流畅, 气势奔放。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词坛的“苏辛”豪放词派。他的散文、书、画 等成就都很高。 2.写作背景 神宗熙宁六年(1073 )年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 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 了秀丽明媚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下这首诗, 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导学、导思 鉴赏诗歌 1、诗歌内容 此诗描写 首联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 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 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颔联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白的云朵,宛 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 锣 颈联 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 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 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勤好客啊。 尾联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 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
导学、导思 鉴赏诗歌 1、诗歌内容 此诗描写 首联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 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 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颔联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白的云朵,宛 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 锣。 颈联 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 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 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勤好客啊。 尾联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 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

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 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这不仅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 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2、艺术手法:情景交融 这是一首 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用的是比喻 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 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用的是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 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 多情的东风很会察言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 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 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 而且烘托出 ,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 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导练 1.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 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2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 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这不仅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 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2、艺术手法:情景交融 这是一首 , 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 ,用的是比喻 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 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 ,用的是 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 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 多情的东风很会察言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 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 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 ,而且烘托出 ,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 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导练 1.首联“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作者为什么不直道天气的由阴转 晴,却要说吹断了檐间连绵雨声呢? 2.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课堂链接】 苏轼轶事 1文惊欧公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 《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 秋》对议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一头 地。”闻者始哗而厌,久乃信服。(《宋史·苏轼列传》) 2老兵有鉴识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咨嗟叹 息,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 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 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宋人 轶事汇编》)
【课堂链接】 苏轼轶事: 1.文惊欧公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 《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 秋》对议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一头 地。”闻者始哗而厌,久乃信服。(《宋史•苏轼列传》) 2.老兵有鉴识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咨嗟叹 息,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 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 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宋人 轶事汇编》)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新城道中》ppt课件2_新城道中修改1.ppt
- 《新型玻璃》同步练习_一.doc
- 《新型玻璃》ppt课件3_新型玻璃2.ppt
- 《新型玻璃》ppt课件2_11_新型玻璃.ppt
- 《新型玻璃》ppt课件1_新型玻璃.ppt
- 《斯塔笛的藏书》ppt课件1_斯塔笛的藏书.ppt
- 《断魂枪》读后感(5篇)_这篇文章是中篇小说.doc
- 《断魂枪》同步练习_九年级语文下册 15《断魂枪》练习 长春版.doc
- 《断魂枪》ppt课件4_2016届长春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件:第15课《断魂枪》.ppt
- 《断魂枪》ppt课件3_断魂枪.ppt
- 《断魂枪》ppt课件2.ppt
- 《断魂枪》ppt课件.ppt
- 《断织劝学》ppt课件.ppt
- 《断章》教案2_3、卞之琳《断章》赏析教案.doc
- 《断章》导学案_断章---导学案-123.doc
- 《断章》《风雨》ppt课件1_《断章》&《风雨》.ppt
- 《断章》ppt课件4_《断章》课件新人教必修一.ppt
- 《断章》ppt课件3_《断章》ppt课件.ppt
- 《断章》ppt课件.ppt
- 《斜塔上的实验》表格式导学案3.doc
- 《新城道中(其一)》ppt课件(27页)_新城道中其一.ppt
- 《新年来了》ppt课件3_新年来了2.ppt
- 《新序》二则ppt课件.ppt
- 《新春到》ppt课件1_《新春到》课件.ppt
- 《新疆天鹅湖》ppt课件2_西师大版-新疆天鹅湖PPT课件.ppt
- 《新疆的歌》ppt课件3.ppt
- 《新疆的歌》ppt课件4_新疆的歌.ppt
- 《新疆的歌》导学案_《新疆的歌》学案.doc
- 《新纪元》ppt课件2_《新纪元》19张课件.ppt
- 《新纪元》ppt课件3_新纪元.ppt
- 《新纪元》ppt课件4_新纪元.ppt
- 《新纪元》学案_新纪元教案Microsoft_Word_文档.doc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新词新语初探》ppt课件5.ppt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ppt课件2.ppt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ppt课件3_新词新语.ppt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ppt课件4_赛课终结版田慧峰《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ppt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ppt课件6_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我.ppt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ppt课件(23页).ppt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学案2_学习目标.doc
-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学案_学习目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