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门阀的时代——公元3-6世纪的战乱与社会重组

门阀的时代: 公元3至6世纪的战乱与社会重组 >提纲: ·东汉末的社会大动乱 ·西晋的短暂统一 ·东晋门阀政治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北方中国的战乱与统一 ·南朝 ·3-6世纪的宗教与学术
门阀的时代: 公元3至6世纪的战乱与社会重组 提纲: • 东汉末的社会大动乱 • 西晋的短暂统一 • 东晋门阀政治 •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 北方中国的战乱与统一 • 南朝 • 3-6世纪的宗教与学术

黄巾之乱 ·背景: 一汉代流行谶纬之学。 一五行学说与方术在汉代社会都很有影响力。 ·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 贫富分化、脱籍人口、秘密结社(宗教)是帝国 难以解决的问题。 ·A.D.183,黄巾起义全面爆发。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黄巾之乱 • 背景: – 汉代流行谶纬之学。 – 五行学说与方术在汉代社会都很有影响力。 • 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 贫富分化、脱籍人口、秘密结社(宗教)是帝国 难以解决的问题。 • A.D.183,黄巾起义全面爆发。 •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汉末群雄割据 袁绍(世宦):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绍壮健好交 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 累世合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 兴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 刘表(清流):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兴同郡张俭等俱被汕 议,号为“八顾”。诏书捕案党人,表亡走得免。 董卓(地方豪族):陇西临祧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 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 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牛千余头以遗之,由是 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 荀彧(豪族、名土):颍川颍阴人,朗陵令淑之孙也。父绲, 为济南相。南阳颙名知人,见彧而异之,日:“王佐才也。” 董卓之乱,官归乡里。同郡韩融时将宗亲千余家,避乱西山中。 初平二年,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日:“吾子房也。’
汉末群雄割据 • 袁绍(世宦):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绍壮健好交 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既 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 兴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 • 刘表(清流):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兴同郡张俭等俱被讪 议,号为“八顾”。诏书捕案党人,表亡走得免。 • 董卓(地方豪族):陇西临洮人也。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 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 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牛千余头以遗之,由是 以健侠知名。为州兵马掾,常徼守塞下。 • 荀彧(豪族、名士):颍川颍阴人,朗陵令淑之孙也。父绲, 为济南相。南阳颙名知人,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 董卓之乱,官归乡里。同郡韩融时将宗亲千余家,避乱西山中。 初平二年,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220年,曹不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 从东汉末到三国鼎立,A.D. 3-4世纪的社会基础是各种形 式的豪族。豪族首领与部曲 之间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 系。 先主为汉中王,遣待拜关羽 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 4"1t“A41t111 军,羽怒日:“大丈夫终不 圆立贩國三 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H1I月118月目: (《三国志·费诗传》)
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 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 •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 •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 从东汉末到三国鼎立,A.D. 3-4世纪的社会基础是各种形 式的豪族。豪族首领与部曲 之间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 系。 • 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 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 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 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三国志·费诗传》)

·曹操,汉丞相,封魏 ·汉末的战乱中,曹操 王 消灭黄河以北的割据 ·曹丕( A.D.220- 力量,同时控制许昌、 226),建立魏。 洛阳、邺城等北方重 ·曹叡(A.D.227-239) 要城市,消灭汉末朝 廷中的反对势力,成 曹芳(A.D.240-253) 为当时最为强大的一 ·曹髦(A.D.254-265) 个政治力量。 司马炎(A.D.266- 289),建立晋
• 曹操,汉丞相,封魏 王 • 曹丕(A.D.220- 226),建立魏。 • 曹叡(A.D.227-239) • 曹芳(A.D. 240-253) • 曹髦(A.D.254-265) • 司马炎(A.D.266- 289),建立晋。 • 汉末的战乱中,曹操 消灭黄河以北的割据 力量,同时控制许昌、 洛阳、邺城等北方重 要城市,消灭汉末朝 廷中的反对势力,成 为当时最为强大的一 个政治力量

、 ○Donggang,Liaoning; TIELING Yanchong,Jiangs Rushan,Shandong N Rushan,Shandong Tieling,Liaoning Shucheng,Anhui Shucheng,Anhui Jixi,Anhui YBK● ● Bozhou,Anhui Haimen,Jiangsu Xuwen,Guangdong YANCHENG Figure 1 Median-joining network based on 15 Y-STRs (DYS19,DYS3891,DYS38911,DYS390, DYS391,DYS392,DYS393,DYS437,DYS438,DYS439,DYS448,DYS456,DYS458,DYS635 and H4)of 02*individuals in the relevant Cao clans.YBK represents the ancient DNA sample from SHUCHENG Yuanbaokeng Tomb I.A full color version of this figure is available at the Joural of Human Genetics journal online. SHANCHAI 韩异:《曹魏皇室世系考述》, 《复旦学报》 2010年第3期。 CHANGSHA Chuanchao Wang,etc."Present Y chromosomes reveal the ancestry of Emperor CAO Cao of 1800 Claimed descendant of Emperor CAO years ago",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2012)57. 4 Direct descendant of ancient CAO Dukes Chuanchao Wang,etc."Ancient DNA of Emperor CAO ●Other Cao clans Cao's granduncle matches those of his present Y-Haplotypes descendants:a commentary on presnet Y ●02-M268●C3-M217 ●03-002611●03P164 chromosomes reveal the ancestry of Emperor CAO ●01-p203●0-others Cao of 1800 years ago",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XUWEN ●03-M117●other non-0 (2013)58
• 韩昇:《曹魏皇室世系考述》,《复旦学报》, 2010年第3期。 • Chuanchao Wang, etc. “Present Y chromosomes reveal the ancestry of Emperor CAO Cao of 1800 years ago”,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2)57. • Chuanchao Wang, etc. “Ancient DNA of Emperor CAO Cao’s granduncle matches those of his present descendants: a commentary on presnet Y chromosomes reveal the ancestry of Emperor CAO Cao of 1800 years ago”,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3)58

曹魏的制度 ·九品中正制 一在各地设立中正评鉴当地的人才,分为九品,根据 品级授予官职。 唐长需:东汉以来地方大姓势力的发展所体现的历史倾向是 门阀专政,因而九品官人法归根到底只能为士族门阀的世袭性 美转餐:置防任树是 ”之官,由朝廷委任,负责评定当地人士。 两个分立的政权却先后采取了大致相同的选举政策,进一步说 明这种制度的产生有某种共同的厉史条件和历史渊源,这就是 地方大姓势力的同样存在。(《魏晋南北朝史三论》) 屯田法 一在各地设立屯田,支持战争
曹魏的制度 • 九品中正制 – 在各地设立中正评鉴当地的人才,分为九品,根据 品级授予官职。 • 唐长孺:东汉以来地方大姓势力的发展所体现的历史倾向是 门阀专政,因而九品官人法归根到底只能为士族门阀的世袭性 政治特权起保证作用。它是历史的产物,我们看到孙吴也创立 了类似中正的“公平”之官,由朝廷委任,负责评定当地人士。 两个分立的政权却先后采取了大致相同的选举政策,进一步说 明这种制度的产生有某种共同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渊源,这就是 地方大姓势力的同样存在。(《魏晋南北朝史三论》) • 屯田法 – 在各地设立屯田,支持战争

孙吴开发江东 江南卑湿,丈夫早天。罗竹木。豫章出黄 金,长沙出连、易。然堇堇物之所有,取 之不足以更费。 一一《史记货殖列传》 ·孙权统治江东期间,农业开发由江南沿江 地区向闽越、岭南地区伸展,广度上有所 扩张;深度上,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将粗 耕农业改造为精细耕作农业
孙吴开发江东 •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多竹木。豫章出黄 金,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 之不足以更费。 ——《史记·货殖列传》 • 孙权统治江东期间,农业开发由江南沿江 地区向闽越、岭南地区伸展,广度上有所 扩张;深度上,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将粗 耕农业改造为精细耕作农业

孙吴建国:部曲、宗部、山越 ·《三国志太史慈传》: ·慈当与繇俱奔豫漳,而遁芜湖,亡入山中,称 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 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 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 日:“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 慈日:“未可量也。”策大笑日:“今日之事, 当与卿共之。 ·慈见策日:鄱阳民帅别立宗部,阻兵守界,不受 子鱼所遣长吏
孙吴建国:部曲、宗部、山越 • 《三国志·太史慈传》: • 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称 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 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 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 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 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 当与卿共之。” • 慈见策曰:鄱阳民帅别立宗部,阻兵守界,不受 子鱼所遣长吏

《三国志诸葛恪传》:恪以丹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 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擒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 三年可得甲士四万。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 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 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 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 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 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 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 恪到府,乃移书四部属城长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 从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 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旧谷既尽, 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 恪乃复敕下日:“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 疑,有所执拘。”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 暂出,内图叛逆,伉缚送言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 表上。 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 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
• 《三国志 诸葛恪传》:恪以丹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 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擒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 三年可得甲士四万。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 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 人,未尝入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 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 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猿狖之腾木也。时观间 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其战则蜂至,败则鸟 窜,自前世以来不能羁也。”皆以为难。 • 恪到府,乃移书四部属城长吏,令各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 从化平民,悉令屯居。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 与交锋。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旧谷既尽, 新田不收,平民屯居,略无所入。于是,山民饥穷,渐出降首。 恪乃复敕下曰:“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 疑,有所执拘。”臼阳长胡伉得降民周遗。遗,旧恶民,困迫 暂出,内图叛逆,伉缚送言府。恪以伉违教,遂斩以徇,以状 表上。民闻伉坐执人被戮,知官惟欲出之而已,于是老幼相携 而出。岁期,人数皆如本规。恪自领万人,余分给诸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蒙古时代的商业与宗教.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明代的政治与北方局势.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北方的游牧民帝国——契丹、女真、党项.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轴心时代与走向帝制.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中国历史总结(赵思渊).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世界史中的“蒙古时代”.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多中心起源与早期王权(中华文明的多中心起源与早期王权政体的发展).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17-18世纪“传统中国”的形成.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15-17世纪的白银、海洋与文化.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15-17世纪的海洋、白银与文化.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_地图准备.pdf
-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视野下的美国文化 American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通识课程教学资源_分享阅读段落的翻译.docx
-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讲 中国法官团队的贡献 南京大屠杀的揭露.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讲 中国检察官团、日本战犯辩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通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讲 中日关系回顾、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法理基础、结构与工作程序、中国代表团的组成.pdf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革命時期的財政秩序.pdf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蔣廷黻——道光朝籌辦夷務始末之史料的價值.pdf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民國以來關稅紀實.pdf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民国初年的政党(张玉法).pdf
-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课程教学资源(阅读材料)徐中約《中國近代史(上冊)》(第十六章:義和團事件,1900年).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霸道与王道——两汉的世界.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历史》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风起关陇——隋唐的权力结构(赵思渊).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多中心起源与早期王权(中华文明的多中心起源与早期王权政体的发展).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秦与西汉(赵思渊).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世界史中的“蒙古时代”.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春秋与战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魏晋南北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隋唐的权力结构.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北方的游牧民帝国——辽、金、西夏、蒙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历史演变.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三国志》的世界——东汉三国.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明代的政治与北方局势.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蒙古时代的商业与宗教(蒙古时代的全球网络、地域整合与宗教).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_课程大纲(2018秋).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1讲 君主极权之明朝.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2讲 明清科举与家族.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3讲 末代王朝清帝国(末代带国之满清).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14讲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pptx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1讲 导论(蒋勤).pdf
-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文化概要 The Substance of Chinese Culture》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02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