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燃烧法制备陶瓷粉体

柠檬酸做燃料制备Sm掺杂CeO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FTzy8Xmd8/?resourceld=80361007_06_02_99 最终粉体图片
柠檬酸做燃料制备Sm掺杂CeO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FTzy8Xmd8/?resourceId=80361007_06_02_99 最终粉体图片

一、原理 燃烧合成(Combustion Synthesis,缩写CS),也称自蔓延高温合成 (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缩写SHS),是一高放热的化学体系 经外部能量诱发局部化学反应(点燃),形成其前沿(燃烧波),使化学反应持续 蔓延,直至整个反应体系,最后达到合成所需材料目的的技术52)。在燃烧合成 看似简单的过程背后,深含着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化学转变,要想获得满意的产品, 就必须了解整个反应机理以及各种因素对燃烧合成过程的影响
一、原理

一、 原理 如果将自蔓延的燃烧区描述为燃烧波的话,试样被点燃后,燃烧波以稳定的 速度向一定方向传播时,燃烧波就在试样(或空间)内建立起温度、转化率和热释 放率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图2-1所示[S4。图中燃烧波从右向左蔓延。 燃烧波蔓延方向 If To 燃烧区 图2-1燃烧波中温度T、转化率n和热释放速率中示意图
一、原理

一、原理 如果在燃烧波蔓延传递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来考察试样(或空间)的温度分 布情况,可将其分为未受热影响区、预热区、初始燃烧区、二次化学和结构转变 区、冷却区、产物区,其温度分布情况如图2-2所示4。 1-未受热影响区 燃烧波藁延方向 2-预热区 Tmax 3-初始燃烧区 4-二次化学和 燃烧前沿 结构转委区 5-冷却区 6-产物区 燃烧温度曲线 To 2 3 6 图2-2自蔓延燃烧温度分布示意图
一、原理

二、燃烧法特征 ·燃烧过程实际上是氧化剂(通常为金属的硝酸盐)和燃 料(多为有机化合物)之间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氧化物直 接从前驱体的混合物中结晶出来。与此同时,反应过 程中会产生N2、CO2、H20等气体。 ·大量气体的产生不仅阻止了颗粒之间的接触,而且有助 于反应所产生热量的迅速扩散,从而防止产物的烧结。 ·因此,用燃烧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其一次粒子的粒度 可在几十个纳米以内,如果燃料选择的好且量合适, 不易形成硬团聚
二、燃烧法特征 燃烧过程实际上是氧化剂(通常为金属的硝酸盐)和燃 料(多为有机化合物)之间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氧化还原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氧化物直 接从前驱体的混合物中结晶出来。与此同时,反应过 程中会产生N2 、CO2 、H2O 等气体。 大量气体的产生不仅阻止了颗粒之间的接触,而且有助 于反应所产生热量的迅速扩散,从而防止产物的烧结。 因此,用燃烧反应所得到的产物,其一次粒子的粒度 可在几十个纳米以内,如果燃料选择的好且量合适, 不易形成硬团聚

二、燃烧法特征 自蔓延高温合成 低温撚桡合成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Synthesis,LCS) 这种燃烧反应的特点是点火温度低(150~200℃),燃烧 火焰温度低(1000~1400℃), LCS的优势在于:其反应过程在溶液中进行,能保证化学计量比的精确性和 产物成分的均匀性,特别适于合成掺杂的多组分化合物:相对于SHS,其工艺简 单、快捷,不需特殊的设备;所得到氧化物粉体晶粒尺寸多为300m以下,所以 LCS法在制备氧化物超细粉特别是纳米氧化物粉末方面具有潜力
二、燃烧法特征

三、流程图 稀土氧化物 硝酸加热溶解 碱土金属硝酸盐 硝酸铝 稀土离子硝酸盐溶液 尿素 加水溶解 加水溶解 加水溶解 加热搅拌混合 前驱物 燃烧合成 测试分析 图2-3实验工艺流程简图
三、流程图

四、燃烧法的影响因素 ·燃烧过程中,燃料的本性、燃料与氧化剂的配比等因素会对 诸如产生气体的数量、燃烧反应速率、火焰温度产生很大的 影响,最终影响到产物的性质。 目前为止,用于燃烧法制备粉体的燃料有乙二醇、甘氨酸、 柠檬酸、尿素、乙二酰二腙、碳酰肼等
四、燃烧法的影响因素 燃烧过程中,燃料的本性、燃料与氧化剂的配比等因素会对 诸如产生气体的数量、燃烧反应速率、火焰温度产生很大的 影响,最终影响到产物的性质。 目前为止,用于燃烧法制备粉体的燃料有乙二醇、甘氨酸、 柠檬酸、尿素、乙二酰二腙、碳酰肼等

1)燃料的选择 料。还原剂则多半选用有机化合物,要求结构、组分简单,含碳量少,以免燃烧 后碳残留而污染产物,而且在高温中反应缓和,释放的气体无毒,同时易溶于水, 在水溶液中对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络合力,以免在燃烧挥发途中析出某一组分晶 体,破坏了整体的均匀性。 。相同还原能力条件下(如还原1olO2),放出的热量和气体量-决定反应 温度 ●溶解度 ·络合能力 ·分子量 ●还原能力等
1)燃料的选择 相同还原能力条件下(如还原1mol O2),放出的热量和气体量-决定反应 温度 溶解度 络合能力 分子量 还原能力等

盐类的选择 氧化剂通常是构成产物化学组成的阳离子硝酸盐,要求水溶性好,以适应溶液配 料。 水的用量 溶解原料时,应该在保证各原料溶解并能充分混合均匀的前提下,蒸馏水的加 入量应该尽可能的少
盐类的选择 水的用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液相法制备陶瓷粉体.pdf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水泥生料中氧化钙含量的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显微硬度的测试与数码显微摄影.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粉体粒度分布的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反应性挤出实验——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电极电位及极化曲线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常用结构钢组织观察.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玻璃线膨胀系数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悬浮共聚制备聚苯乙烯白球.ppt
- 常州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共三十五个实验).pdf
- 常州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指导书(共二十三个实验).pdf
- 常州大学:功能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压电功能陶瓷综合实验).pdf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2014).pdf
- 常州大学:《高分子物理》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共八个实验).pdf
- 常州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共五个实验).pdf
- 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共十个实验,2013版).pdf
- 常州大学:功能材料专业实验教学大纲.pdf
- 常州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大纲.pdf
- 常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教学大纲.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喷雾热解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水热法和溶剂热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溶胶-凝胶合成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坯体的成形(压制成型).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注射成型工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烧结.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科学与工艺学绪论(主讲:刘敏).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先进陶瓷粉体概论——陶瓷粉体基础(表征).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工艺——固相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纳米颗粒的团聚.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的基本性能与显微结构.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晶体的特性.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缺陷——位错.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对称性理论.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晶体构造理论.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典型晶体结构及电子材料晶体结构特点及有关性质.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面缺陷.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点缺陷.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晶向晶面等概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