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坯体的成形(压制成型)

1.陶瓷制备的基本流程?举出制备陶瓷常用的几种设备· 2.影响球磨机粉碎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湿化学法合成粉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简述共沉淀法的原理及 主要影响因素
1.陶瓷制备的基本流程?举出制备陶瓷常用的几种设备. 2.影响球磨机粉碎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湿化学法合成粉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简述共沉淀法的原理及 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章陶瓷起体的成形
第四章 陶瓷坯体的成形

课后习题 1.列举陶瓷坯体的基本成型方法。 2.试分析注浆成型过程中影响泥浆流动性和稳定性因素有哪些? 3.干压成型中,怎样的粉体有利于获得高密度的成型坯体? 4.简述干压制成型过程中坯体易于出现层裂的原因。 5.弹性后效定义 6.简述成型对烧结有哪些影响? 7简述于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影响因素
课后习题 1.列举陶瓷坯体的基本成型方法。 2.试分析注浆成型过程中影响泥浆流动性和稳定性因素有哪些? 3.干压成型中,怎样的粉体有利于获得高密度的成型坯体? 4.简述干压制成型过程中坯体易于出现层裂的原因。 5.弹性后效定义 6.简述成型对烧结有哪些影响? 7.简述干燥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影响因素

4.1.1成型方法分类 干压成型法:使用钢模,坯料含水量68% 冷等静压成型法:使用橡皮膜,坯料含水量15~3% 热法(热压注法 注浆成型法 常压冷法注浆 坯料含水量 成型方法 冷法 加压冷法注浆 30~40% 抽真空冷法注浆 浆料成型法 流延成型 凝胶注模成型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 挤压成型、 可塑成型法 注射成型、 坯料含水量18~26% 热压铸成型 轧膜成型 第一节概述 陶瓷的成型技术对于削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新型陶瓷成型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制品的性 能要求、形状、尺寸、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综合确定
4.1.1成型方法分类 流延成型 凝胶注模成型 直接凝固注模成型 冷等静压成型法:使用橡皮膜,坯料含水量1.5~3% 干压成型法:使用钢模 ,坯料含水量6~8% 可塑成型法 成型方法 坯料含水量18~26% 挤压成型、 注射成型、 热压铸成型 轧膜成型 冷法 坯料含水量 30~40% 注浆成型法 热法(热压注法 常压冷法注浆 加压冷法注浆 抽真空冷法注浆 浆料成型法 第一节 概述 陶瓷的成型技术对于制品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新型陶瓷成型方法的选择,应当根据制品的性 能要求、形状、尺寸、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综合确定

4.1.1成型方法的比较 表3-1各种成型技术的比较 制品形状 均匀性 效率 成本 成型方法 成型用料 干压成型 造粒粉料 扁平形状 偏差 高 低 中等 冷等静压 造粒粉料 圆管圆柱形球状体 好 中等 复杂形状,大尺寸 较好 较低 低 注浆成型 浆料 高 中等 流延成型 浆料 <1mm厚截面 好 复杂形状,厚截面,大尺寸 较好 低 较低 凝胶注模 浆料 复杂形状厚截面 好 低 较低 直接凝固注模 浆料 中等 高 中等 挤出成型 塑性料 圆柱圆筒形,长尺寸制品 较好 高 较低 热压铸 黏塑性料 复杂形状,小尺寸 复杂形状,小尺寸 好 高 中等 注射成型 黏塑性料
4.1.1成型方法的比较

4.1.3成型方法的选择 以图纸或样品为依据,确定工艺路线,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选择成型 方法时,要从下列几方面来考虑: (1)产晶的形状、大小、厚薄等。 (2)坯料的工艺性能。 (3)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求。 (4)成型设备要简单,劳动强度要小,劳动条件要好。 (5)技术指标要高,经济效益要好
4.1.3 成型方法的选择 以图纸或样品为依据,确定工艺路线,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选择成型 方法时,要从下列几方面来考虑: (1)产品的形状、大小、厚薄等。 (2)坯料的工艺性能。 (3)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求。 (4)成型设备要简单,劳动强度要小,劳动条件要好。 (5)技术指标要高,经济效益要好

4.2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陶瓷制备流程 制备粉俸 干燥 煅烧 成型的目的:获得致密、均匀的坯体。 成型 烧结 加工及后处理 ◆粉体制备、成型、烧结为关键步骤
粉体制备、成型、烧结为关键步骤。 陶瓷制备流程 干燥 煅烧 加工及后处理 制备粉体 烧结 成型 4.2 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成型的目的:获得致密、均匀的坯体

42.1成型对粉体的要求: 4.2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a)粉末的硬度和可塑性 口可塑性:物质在外力或高温等条件下,发生形变而不开裂的性质。 ▣金属和陶瓷的区别 金属:金属键,原子间的结合力是失去价电子的金属正离子和期间大量运动着的自由电子之间的 吸引力。-软、可塑性较好。 陶瓷:主要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一般为这两种键的混合形式。 这种键合的特点,造成了陶瓷材料中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必须占据特定的配位位置,晶体结构 比金属复杂得多,可动的独立滑移系少且不满足产生塑性变形的Von Mises条件。-高硬度、 可塑性差、脆性很大。 表21金属粉末硬度与压制压力的关系 一定相对密度所需压制压力/MPa 松装密度/g·cm3 硬度(HB) 80% 90% 3.98 3.5 25 63 3.50 5.0 52.5 105 3.51 49.0 225 380 2.70 70.0 285 500 17 ●陶瓷的高硬度、可塑性差: 成型压力较大, 但是太大难进一步提高致密度 反而造成坯体开裂。成型压力一般为50-120MPa
4.2 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a)粉末的硬度和可塑性 可塑性:物质在外力或高温等条件下,发生形变而不开裂的性质。 金属和陶瓷的区别 金属:金属键,原子间的结合力是失去价电子的金属正离子和期间大量运动着的自由电子之间的 吸引力。-软、可塑性较好。 陶瓷:主要为离子键和共价键,一般为这两种键的混合形式。 这种键合的特点,造成了陶瓷材料中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必须占据特定的配位位置,晶体结构 比金属复杂得多,可动的独立滑移系少且不满足产生塑性变形的 Von Mises条件。 -高硬度、 可塑性差、脆性很大。 陶瓷的高硬度、可塑性差: 成型压力较大,但是太大难进一步提高致密度, 反而造成坯体开裂。 成型压力一般为50-120MPa. 4.2.1 成型对粉体的要求:

第二节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4.2.1成型对粉体的要求 b)松装密度 5.0 E-WIO 4.5 4.0 0.100.110.120.130.140.15 厚度/mm 图2-2粉末松装密度与轧制带坯性能的关系 1-1.56g/cm3,2-1.19g/cm3;3-0.86g/cm3 ■松装密度越低,颗粒间的气孔率就越高;采用相同压力时,获得的成型坯体密 度就越低
b)松装密度 松装密度越低,颗粒间的气孔率就越高;采用相同压力时,获得的成型坯体密 度就越低。 第二节 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4.2.1 成型对粉体的要求

第二节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4.2.1成型对粉体的要求 ©)、粉料的流动性一固定漏斗法 粉料自然堆积的外形 W F- -×sinx=NXtg cos a 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
c)、粉料的流动性—固定漏斗法 粉料自然堆积的外形 F= cos N sin 休止角越小,流动性越好。 第二节 成型与成型前后工艺的关系 4.2.1 成型对粉体的要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溶胶-凝胶合成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水热法和溶剂热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喷雾热解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燃烧法制备陶瓷粉体.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液相法制备陶瓷粉体.pdf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水泥生料中氧化钙含量的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显微硬度的测试与数码显微摄影.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无机非金属材料实验——粉体粒度分布的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反应性挤出实验——聚乙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电极电位及极化曲线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常用结构钢组织观察.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玻璃线膨胀系数测定.ppt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实验教学课件(PPT讲稿)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悬浮共聚制备聚苯乙烯白球.ppt
- 常州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验指导书(共三十五个实验).pdf
- 常州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指导书(共二十三个实验).pdf
- 常州大学:功能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压电功能陶瓷综合实验).pdf
-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专业实验指导书(2014).pdf
- 常州大学:《高分子物理》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共八个实验).pdf
- 常州大学:《高分子化学》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共五个实验).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注射成型工艺.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烧结.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科学与工艺学绪论(主讲:刘敏).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先进陶瓷粉体概论——陶瓷粉体基础(表征).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粉体制备工艺——固相法.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纳米颗粒的团聚.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结构.pdf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陶瓷科学与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陶瓷的基本性能与显微结构.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晶体的特性.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线缺陷——位错.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对称性理论.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晶体构造理论.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典型晶体结构及电子材料晶体结构特点及有关性质.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面缺陷.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 点缺陷.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晶向晶面等概念.pdf
- 吉林大学:《结晶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结晶学的发展史.pdf
- 海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pdf
- 海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吴进怡).doc
- 海南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hapter 1 原子结构与键合(主讲:于人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