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讲义

§4-3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4-3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4-3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必必必必必必必必心 二端(一端口)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绺: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或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独立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独立电源。 a R「Ed EO R R24 Ise R 3,L 无源二端网络 有源二端网络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4-3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二端(一端口) 网络的概念: 二端网络:具有向外引出一对端子的电路或网络。 无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没有独立电源。 有源二端网络:二端网络中含有独立电源。 b a E + – R1 R2 IS R3 b a E + R – 1 R2 IS R3 R4 无源二端网络 有源二端网络

无源 二端 Ro 无源二端网络可 网络 化简为一个电阻 a OC R x→匚戴维宁定理 有源 a 二端 网络 a R 0 诺顿定理 SO b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ab R 0 ab 无源 二端 网络 +_ UOC R0 ab 戴维宁定理 ab 有源 二端 网络 ab ISC R 0 无源二端网络可 化简为一个电阻 诺顿定理

1.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 为Uoc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R串联的等效电路 来代替。 a 0 R U凵R1、Uoc 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的电压Uo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即 将负载R断开后a、b两端之间的电压。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戴维宁定理 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 为UOC 的理想电压源和一个电阻 R0串联的等效电路 来代替。 NS RL a b + U – I UOC R0 + _ RL a b + U – I 等效电路的电压UOC是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即 将负载RL断开后 a 、b两端之间的电压。 等效电路

1.戴维宁定理 a 0 R 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的电阻R是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 均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 路代替)后,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a、b两端之间 的等效电阻。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1. 戴维宁定理 NS RL a b + U – I UOC R0 + _ RL a b + U – I 等效电路的电阻R0是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独立电源 均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理想电流源用开 路代替)后, 所得到的无源二端网络a 、b两端之间 的等效电阻。 等效电路

戴维宁定理证明: a替代定理 叠加定理 A、|tt→N|C U=UoctUl-Uoc -IRo Is+ U OC b a 外部独立源作用内部独立源作用 0 R U Is U=-R 0 0 OC b证毕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替代定理 叠加定理 a NS b + UOC – N + 0 a b + U1 – I IS 内部独立源作用 NS a b + U – I IS U1= - IR0 NS RL a b + U – I a b + U1 – I I R0 S U=UOC+U1=UOC -IR0 UOC R0 + _ RL a b I + – U [证毕] 外部独立源作用 戴维宁定理证明:

例1: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92, R3=13g,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l3。 a a OC MI IRI URI R R b 解:(1)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0C U1-U,40-20 2.5A R1+R24+4 U0c=U2+IR2=20+25×4=30V 或:Uc=U-IR1=40-25×4=30V Uoc也可用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OC 例1: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 U1 I1 U2 I2 R2 I3 R3 + – R1 + – a b 2.5 A 4 4 40 20 1 2 1 2 = + − = + − = R R U U I R2 U1 I U2 + – R1 + – a b + UOC – UOC 也可用叠加原理等其它方法求。 UOC = U2 + I R2 = 20 +2.5 4 = 30V 或: UOC = U1 – I R1 = 40 –2.5 4 = 30V

例1: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92, R3=13Ω,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l3 a a U,O 42e2→, R R Ro 解:(2)求等效电阻R 将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 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Rx Ro R2 292 R1+ R2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解:(2) 求等效电阻R0 将所有独立电源置零(理想电压源用短路代替, 理想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例1: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 U1 I1 U2 I2 R2 I3 R3 + – R1 + – a b R1 R2 a b RO = + = 2 1 2 1 2 0 R R R R R

例1: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92, R3=13g,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l3o a 0 3[ HILRI I2LR Loco 解:(3)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l3 Uoc 30 2A R0+R32+13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解:(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 例1:电路如图,已知U1=40V,U2=20V,R1=R2=4, R3=13 ,试用戴维宁定理求电流I3。 U1 I1 U2 I2 R2 I3 R3 + – R1 + – a b UOC R0 + _ R3 a b I3 2 A 2 1 3 3 0 0 3 OC 3 = + = + = R R U I

例2:试求电流1。 a 129b (3)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 ⑤1ovA◇2h1 3 7VO 解:(1)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oC Uoc=10-3×1=7V 解得:I1=1.4A (2)求等效电阻R0 a b19 U -2I U=2+=3/=R0=3g 上一页下 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试求电流 I1 。 解得:I1 = 1. 4 A 解:(1) 断开待求支路求开路电压UOC UOC = 10 – 3 1 = 7V (2) 求等效电阻R0 I a 1 2 b 1 2I1 + 10V _ + – 3A -2I + _ I U a b 1 + – U= 2I + I= 3I R0 =3 7V 3 + _ 2 a b I1 (3) 画出等效电路求电流I3 例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驱动系统.ppt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法及工程路线.ppt
- 《200CN for Positioning Control》.ppt
- 《电力系统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材PDF电子书,第二版,共十章).pdf
- BEIJING-FANUC PMC(MODEL PA1/SA1/SA3)梯形图语言编程说明书.pdf
- 天津大学:《特高压》教学资源(PPT讲座课件).ppt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同步发电机(6.4)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同步发电机(6.3)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同步发电机(6.2)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原理.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同步发电机(6.1)同步电机的结构.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异步电机.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交流绕组的基本理论.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变压器.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直流电机.pdf
- 武汉大学:《电机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导论.pdf
- 《邱关源电路》4版全习题详解(1~6章).doc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讲义电子课件.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复习.ppt
- 《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性.ppt
- 《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 Modern Control Theo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最优控制.ppt
-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电子课件(课程总复习).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2 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3 电功率和电能 1.4 电阻元件.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5 电压源与电流源.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6 基尔霍夫定律.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1.7 用电位的概念分析电路.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1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混联.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8 受控电源及其等效变换.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3.1 支路电流法 3.2 网孔电流法.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3.3 节点电位(电压)法.ppt
- 《电路分析基础——复变函数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1.1 复数与复数的运算.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留数及其应用.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留数在定积分的应用.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练习题1.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练习题2.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练习题3.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练习题4.ppt
-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练习题5.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