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绿洲农业的地理分布特征(主讲:张伟)

第一章绿洲农业的地理分布特征 绿洲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稳定水源对土壤 滋润或灌溉,土壤肥力具有增强趋势,适于植物 (或作物)良好生长,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高,适于 人类从事各种生产及社会活动,明显区别于周围荒 漠、荒漠草原环境的特殊地方
4 第一章 绿洲农业的地理分布特征 绿洲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稳定水源对土壤 滋润或灌溉,土壤肥力具有增强趋势,适于植物 (或作物)良好生长,单位面积生物产量高,适于 人类从事各种生产及社会活动,明显区别于周围荒 漠、荒漠草原环境的特殊地方

这个定义可归纳为如下特征: (1)绿洲必须具备外部稳定的水源补给; (2)绿洲土地必须具备较高的生物产量; (3)从生态景观看绿洲的林草繁茂,生机盎然, 与周围荒漠迥然不同; (4)绿洲具有生态环境上的良好特征
5 这个定义可归纳为如下特征: (1)绿洲必须具备外部稳定的水源补给; (2)绿洲土地必须具备较高的生物产量; (3)从生态景观看绿洲的林草繁茂,生机盎然, 与周围荒漠迥然不同; (4)绿洲具有生态环境上的良好特征

绿洲农业(Oasis agriculture)是人类在荒漠、 半荒漠地区的自然绿洲或非绿洲的基础上,进行灌 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一经济系统,是一种人 工绿洲或称驯化绿洲上的农业。绿洲农业除具备地 理学范畴、生态学范畴的绿洲条件外,还必须有良 好的热量条件,能够正常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农学范 畴条件。绿洲农业包括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绿洲种植 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贮运销售业等大农业生 产。 6
6 绿洲农业(Oasis agriculture)是人类在荒漠、 半荒漠地区的自然绿洲或非绿洲的基础上,进行灌 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一种人 工绿洲或称驯化绿洲上的农业。绿洲农业除具备地 理学范畴、生态学范畴的绿洲条件外,还必须有良 好的热量条件,能够正常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农学范 畴条件。绿洲农业包括以种植业为基础的绿洲种植 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贮运销售业等大农业生 产

中国的绿洲农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 干旱的荒漠、半荒漠中,如新疆南、北疆的绿洲 农区耕地,占全疆耕地面积的94%;甘肃河西走廊 及高杨黄灌区,占全省耕地的18-19%;宁夏银川 灌区及红寺堡杨黄灌区等,占全区耕地的25%:内 蒙的后套、包,头、阿拉善、额济纳等地,占全区 耕地的6-7%;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循化、尖扎、 贵德等黄河沿岸外流型绿洲农业区,约占全省耕 地的10%左右
7 中国的绿洲农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 干旱的荒漠、半荒漠中,如新疆南、北疆的绿洲 农区耕地,占全疆耕地面积的94%;甘肃河西走廊 及高杨黄灌区,占全省耕地的18-19%;宁夏银川 灌区及红寺堡杨黄灌区等,占全区耕地的25%;内 蒙的后套、包头、阿拉善、额济纳等地,占全区 耕地的6-7%;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循化、尖扎、 贵德等黄河沿岸外流型绿洲农业区,约占全省耕 地的10%左右

第一节绿洲的形成条件及分类 绿洲及其绿洲农业的形成条件 形成绿洲农业必须具备: (一)稳定而丰富的外部水源。用以灌溉或浸润土 地,供给植物生长,是形成绿洲的必备条件。如果 没有外部水源,则不可能形成绿洲。外部水源主要 是用河流迳流灌溉,地下水的补给及泉水的灌溉。 8
8 第一节 绿洲的形成条件及分类 一、绿洲及其绿洲农业的形成条件 形成绿洲农业必须具备: (一)稳定而丰富的外部水源。用以灌溉或浸润土 地,供给植物生长,是形成绿洲的必备条件。如果 没有外部水源,则不可能形成绿洲。外部水源主要 是用河流迳流灌溉,地下水的补给及泉水的灌溉

(二)地势平坦且土层深厚。农业绿洲地面坡度一 般不应该超过3-7°,否则地面灌溉困难。 (三)充足的光照及适宜的温度条件。光照及热量 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绿洲地区光照条件优越 不构成形成绿洲的限制条件,热量的好坏则关系到天 然植被的繁茂及农作物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
9 (二)地势平坦且土层深厚。农业绿洲地面坡度一 般不应该超过3-7°,否则地面灌溉困难。 (三)充足的光照及适宜的温度条件。光照及热量 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绿洲地区光照条件优越, 不构成形成绿洲的限制条件,热量的好坏则关系到天 然植被的繁茂及农作物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

二、绿洲的分类 (一)按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天然绿洲(无人干 预),人工绿洲(在荒漠或天然绿洲的基础上,经人为 建设而成) (二)按绿洲建设的时期分:古绿洲(大多已废弃, 沦为荒漠的古代绿洲),旧绿洲(解放前已建成的至今 仍存在的绿洲),新绿洲(解放后新建的绿洲) 。 10
10 二、绿洲的分类 (一)按人类活动影响程度分:天然绿洲(无人干 预),人工绿洲(在荒漠或天然绿洲的基础上,经人为 建设而成)。 (二)按绿洲建设的时期分:古绿洲(大多已废弃, 沦为荒漠的古代绿洲),旧绿洲(解放前已建成的至今 仍存在的绿洲),新绿洲(解放后新建的绿洲)

(三)按补给水源的来源分:内流型绿洲,水源来自 附近山地形成的内陆河发育成的绿洲,是我国绿洲的主 体;外流型绿洲,主要是在黄河边的冲积平原,如银川, 后套及新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冲积平原上的绿 洲
11 (三)按补给水源的来源分:内流型绿洲,水源来自 附近山地形成的内陆河发育成的绿洲,是我国绿洲的主 体;外流型绿洲,主要是在黄河边的冲积平原,如银川, 后套及新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冲积平原上的绿 洲

(四)按热量气候带分:暖(南)温带绿洲、中温 带(温带)绿洲、寒(北)温带绿洲及高原绿洲。我 国具有不同气候带绿洲,它们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很 大。 (五)按绿洲的功能分:农业绿洲、牧业绿洲、城 镇绿洲、工矿绿洲
12 (四)按热量气候带分:暖(南)温带绿洲、中温 带(温带)绿洲、寒(北)温带绿洲及高原绿洲。我 国具有不同气候带绿洲,它们的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很 大。 (五)按绿洲的功能分:农业绿洲、牧业绿洲、城 镇绿洲、工矿绿洲

第二节 “山地一绿洲一荒漠系统” (CODS) 一、干旱区的形成条件 (一)中国的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四周远离海 洋,水汽来源匮乏,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欧亚大陆 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而中国绿洲所处的地域又是欧 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四周远离水汽丰富的海洋。海洋 上空的水汽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沿途形成降水,到达 我国西北的绿洲地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已经很少, 能形成的降水已经不多。 13
13 第二节 “山地—绿洲—荒漠系统”(CODS) 一、干旱区的形成条件 (一)中国的干旱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四周远离海 洋,水汽来源匮乏,降雨稀少,气候干燥。欧亚大陆 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而中国绿洲所处的地域又是欧 亚大陆的中心地带,四周远离水汽丰富的海洋。海洋 上空的水汽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沿途形成降水,到达 我国西北的绿洲地区,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已经很少, 能形成的降水已经不多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张伟).docx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大纲 Oasis Agronomy.pdf
- 液相色谱(PPT讲稿)质谱联用仪的使用.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土壤水、气、热状况.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章 植物营养与功能.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四章 中量元素肥料与微肥.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六章 复混肥料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五章 有机肥料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二章 氮肥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三章 磷钾肥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一章 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章 土壤养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土壤质地、结构与耕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绪论(主讲:杨黎芳).ppt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新疆绿洲农业的气候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2.3).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新疆绿洲农业的气候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2.1-2.2).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绿洲农业的水分资源特征与合理利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绿洲农业社会资源与市场环境分析.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洲特色种植业及其产业 第一节 绿洲农业的棉花产业.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绿洲农业的土地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1节 绿洲农业的多熟种植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2节 绿洲农业的气候工程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3节 绿洲农业的作物.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4节 绿洲农业的精准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绿洲农业演替与可持续发展.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绿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洲特色种植业及其产业 第二节 绿洲农业的粮食生产产业 第三节 绿洲农业的加工番茄产业.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洲特色种植业及其产业 第四节 绿洲的特色瓜果、蔬菜产业 第五节 绿洲农业的牧草产业 第六节 绿洲农业的制种产业.ppt
- 石河子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大纲(负责人:褚贵新).doc
- 石河子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授课教案.doc
- 《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果树叶片中活性铁含量的测定——邻啡罗啉法.doc
- 《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小麦氮素含量的测定- SPAD与铜镉还原柱法(综合性实验).doc
- 《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土壤磷固定力的测定.doc
- 《作物营养与施肥》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作物根系阳离子代换量(CEC)的测定.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