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一章 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

第十一章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 内容及重点: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三大学说和施 肥方法) 平衡施肥(确定施肥量的方法)
第十一章 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 内容及重点: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三大学说和施 肥方法) 平衡施肥(确定施肥量的方法)

第一节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合理施那的基本理论 (一)养分归还学说(李比希) 1.内容: 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 2)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 3)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4)为了增加作物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第一节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一、合理施肥的基本理论 (一)养分归还学说(李比希) 1.内容: 1)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 2)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 3)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4)为了增加作物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元素

2.意义:强调施肥(归还)的重要性。 目前生产上种地与养地相结合,要平衡施 肥就是归还学说的具体表现。 3归还方式: 一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施用无 机肥料,两者各有优缺点,若能配合施用则可 取长补短,增进肥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 确之路
2. 意义:强调施肥(归还)的重要性。 目前生产上种地与养地相结合,要平衡施 肥就是归还学说的具体表现。 3. 归还方式: 一是通过施用有机肥料,二是通过施用无 机肥料,两者各有优缺点,若能配合施用则可 取长补短,增进肥效,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 确之路

(二)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李比 希)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含量 最小的养分制约的规律。 要点:①作物 产量的高低受 土壤中相对含 量最低的养分 所制约。 最小养分律示意图
(二)最小养分律(木桶理论,李比 希)植物产量受土壤中某一相对含量 最小的养分制约的规律。 要点:①作物 产量的高低受 土壤中相对含 量最低的养分 所制约。 最小养分律示意图

20批纪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②而最小养分会 随条件变化而变 化,如果增施不 含最小养分的肥 料,不但难以增 产,还会降低施 肥的效益。 氢是数小办分 函是敏小存牙 评是县小养分 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 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 ②而最小养分会 随条件变化而变 化,如果增施不 含最小养分的肥 料,不但难以增 产,还会降低施 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 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三)限制因子律(布来克曼) 最小养分律的扩大和延伸 1,含义: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 生长增加。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 时,即使增加前一个因子,也不能使作物 增产,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满足,作物产 量才能继续增长。 2,意义:施肥既要考虑各种养分供应状况, 又要注意与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三)限制因子律(布来克曼) 最小养分律的扩大和延伸 1. 含义: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 生长增加。但在遇到另一个生长因子不足 时,即使增加前一个因子,也不能使作物 增产,直到缺少的因子得到满足,作物产 量才能继续增长。 2. 意义:施肥既要考虑各种养分供应状况, 又要注意与生长有关的环境因素

限制因子律示意图
限制因子律示意图

(四)报酬递减律(米采利希) 1.含义: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 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 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 2.意义: ①揭示了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②第一次用函数Y=A(1-e)关系反映了肥效递减 规律; ③使肥料施用由经验型、定性化走向了定量化
(四)报酬递减律(米采利希) 1. 含义:在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随着施 肥量的增加,作物的总产量是增加的,但单位 施肥量的增产量却是依次递减的。 2. 意义: ① 揭示了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② 第一次用函数[Y=A(1-e -cx)]关系反映了肥效递减 规律; ③ 使肥料施用由经验型、定性化走向了定量化

Y=A(1-e-cx) △7 6 、5 △表示报酬 即单位肥料的增产量 △1 基础产量 施肥量(单位)》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报酬递减律示意图 Y=A(1-e -cx)

报酬递减律告诫我们:施肥要有 限度,不是施肥越多越增产,超过合 理施肥量上限就是盲目施肥
报酬递减律告诫我们:施肥要有 限度,不是施肥越多越增产,超过合 理施肥量上限就是盲目施肥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章 土壤养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土壤质地、结构与耕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绪论(主讲:杨黎芳).ppt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种子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植物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作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作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作物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作物育种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三章 磷钾肥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二章 氮肥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五章 有机肥料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六章 复混肥料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四章 中量元素肥料与微肥.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章 植物营养与功能.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土壤水、气、热状况.ppt
- 液相色谱(PPT讲稿)质谱联用仪的使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大纲 Oasis Agronomy.pdf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张伟).docx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绿洲农业的地理分布特征(主讲:张伟).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新疆绿洲农业的气候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2.3).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新疆绿洲农业的气候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2.1-2.2).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绿洲农业的水分资源特征与合理利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绿洲农业社会资源与市场环境分析.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洲特色种植业及其产业 第一节 绿洲农业的棉花产业.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绿洲农业的土地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1节 绿洲农业的多熟种植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2节 绿洲农业的气候工程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3节 绿洲农业的作物.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