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二章 氮肥与管理

第十二章 氮肥与管理 N
第十二章 氮肥与管理

第一节氮肥的种类和性质 一、氮的必要性 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0.3%-5%,而 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 种类:大豆>玉米>小麦>水稻: 高产品种>低产品种器官:叶片>子粒>茎秆>苞叶 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
第一节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 一、氮的必要性 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植物体干物重的0.3%-5%,而 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 种类:大豆>玉米>小麦>水稻; 高产品种>低产品种器官:叶片>子粒>茎秆>苞叶 发育: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含氮量也不相同

组织: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 生长点>非生长点 生长时期:苗期>旺长期>成熟期>衰老期, 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组织: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老组织, 生长点>非生长点 生长时期:苗期>旺长期>成熟期>衰老期, 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氮的生理功能 1.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含氮16 18%) —生命物质 2.氮是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核酸中的氨约 占植株全氮的10%) 合成蛋白质和决定 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 3.氮是酶的成分—生物催化剂 4.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体含蛋白质45 60%) 光合作用的场所
1. 氮是蛋白质的重要成分(蛋白质含氮16~ 18%)——生命物质 2. 氮是核酸和核蛋白的成分(核酸中的氮约 占植株全氮的10%)——合成蛋白质和决定 生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 3. 氮是酶的成分——生物催化剂 4.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体含蛋白质45~ 60%)——光合作用的场所 氮的生理功能

5.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 如维生素B1、B2、 B6等)一一辅酶的成分 6.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LAA、CK) 一一 生理活性物质 7.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 可碱、咖啡碱、胆碱一一卵磷脂一一生物膜) 氮素通常被称为生命元素
5. 氮是多种维生素的成分(如维生素B1、B2、 B6等)--辅酶的成分 6. 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IAA、CK) --生理活性物质 7. 氮也是生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 可碱、咖啡碱、胆碱--卵磷脂--生物膜) 氮素通常被称为生命元素

供氮对马铃薯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影响 细胞分裂素含量(mol) 天 连续供氮 连续不供氮 0 196 196 3 420 26 6 561 17 N
供氮对马铃薯伤流液中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影响 细胞分裂素含量(µmol) 连续供氮 连续不供氮 天 0 196 196 3 420 26 6 561 17

二、铵态氮肥(ammonium fertilizers) 包括:液氨、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 (一)共同特性(均含有NH,+) 1.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 2.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 3.可发生硝化作用 4.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 5.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易产生毒害 6.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二、铵态氮肥(ammonium fertilizers) 包括:液氨、氨水、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 (一)共同特性(均含有NH4 + ) 1. 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 2. 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和固定 3. 可发生硝化作用 4. 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 5. 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易产生毒害 6. 对钙、镁、钾等的吸收有拮抗作用

胶 银用量不明后自 痕氯 F线黄后则 液氨储罐 命仅器

碳酸氢贫 硫酸铵 am GB35s0-2 32Nn 少量5005千 想49d t金的 农用氟比安 ⊙ 交中露美5050 湖北省名牌产 氨含量 净重 50M4 执行标准GB2946-2 分 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

(二)理化性质 铵态氮肥的基本性质 品种 分子式 含氮量(%) 稳定性 理化性质 液氨 NH; 82 差 液体,碱性,易挥发 氨水 NH,nH2O 15~18 差 液体,碱性,易挥发 碳酸氢铵NH.HCO3 16.5~17.5 较差结晶,碱性,易吸湿和分解 氯化铵 NH CI 24~25 较好 结晶,酸性,有吸湿性 硫酸铵 (NH)2SO 20~21 好 结晶,酸性,吸湿性弱 硫酸铵:标准氮肥品种(“标氮”),即以硫酸铵的 含 氮量20%作为统计氮肥商品数量的单位
(二)理化性质 铵态氮肥的基本性质 品种 分子式 含氮量(%) 稳定性 理 化 性 质 液氨 NH3 82 差 液体,碱性,易挥发 氨水 NH3·nH2O 15~18 差 液体,碱性,易挥发 碳酸氢铵 NH4HCO3 16.5~17.5 较差 结晶,碱性,易吸湿和分解 氯化铵 NH4Cl 24~25 较好 结晶,酸性,有吸湿性 硫酸铵 (NH4 ) 2SO4 20~21 好 结晶,酸性,吸湿性弱 硫酸铵:标准氮肥品种(“标氮”),即以硫酸铵的 含 氮量20%作为统计氮肥商品数量的单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三章 磷钾肥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一章 施肥原理与施肥技术.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章 土壤养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土壤质地、结构与耕性.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土壤有机质.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章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绪论(主讲:杨黎芳).ppt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常用统计软件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种子工程》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植物生物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作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应用生物技术系《作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大纲(2010).doc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五章 有机肥料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六章 复混肥料与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四章 中量元素肥料与微肥.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章 植物营养与功能.ppt
- 天津农学院:《土壤肥料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土壤水、气、热状况.ppt
- 液相色谱(PPT讲稿)质谱联用仪的使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大纲 Oasis Agronomy.pdf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张伟).docx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绿洲农业的地理分布特征(主讲:张伟).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新疆绿洲农业的气候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2.3).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新疆绿洲农业的气候资源特征与农业生产(2.1-2.2).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绿洲农业的水分资源特征与合理利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绿洲农业社会资源与市场环境分析.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洲特色种植业及其产业 第一节 绿洲农业的棉花产业.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绿洲农业的土地资源特征与开发利用.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1节 绿洲农业的多熟种植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2节 绿洲农业的气候工程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3节 绿洲农业的作物.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洲农业的技术特点分析 第4节 绿洲农业的精准技术.ppt
- 石河子大学:《绿洲农业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绿洲农业演替与可持续发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