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概论》第四章 土壤环境

第四章土壤环境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2、土壤环境污染 §3、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4、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第四章 土壤环境 •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 §2、土壤环境污染 • §3、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 §4、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改变了影响土 壤发育的生态环境,使土壤本身受到破坏。这方面最明 显的例子是人类对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的破坏而引起 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贫瘠化等,形成 系列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2.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实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杀虫剂等,使土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由于 现代工业及城市化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各种污 染物,经不同途径使土壤受到污染。 本章着重讨论由于各种污染物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问 题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 1.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改变了影响土 壤发育的生态环境,使土壤本身受到破坏。这方面最明 显的例子是人类对森林、草原等天然植被的破坏而引起 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贫瘠化等,形成一 系列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 2.大规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实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杀虫剂等,使土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由于 现代工业及城市化排出的废气、废水、废渣中的各种污 染物,经不同途径使土壤受到污染。 • 本章着重讨论由于各种污染物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问 题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土壤的组成和结构 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一还原性
§1、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 一、土壤的组成和结构 • 二、土壤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

土壤的组成和结构 土壤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位于陆地表面呈连 续分布,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它是一个 复杂的物质体系。它的组成包括固相(矿物质、有机 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士壤空气等三相 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特殊物质。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 有机质约占5%12%,土壤孔隙约占50%,土壤水分 和空气存在于土壤孔隙内,三相之间亦经常变动而相 互消长。按重量计矿物质可占固相部分的90%95% 以上,有机质约占1%10%左右。土壤物质组成总 的看来,大多是以矿物质为主的物质体系
一、土壤的组成和结构 • 土壤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是位于陆地表面呈连 续分布,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它是一个 复杂的物质体系。它的组成包括固相(矿物质、有机 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 物质四种成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的一种特殊物质。 • 按容积计,在较理想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45%, 有机质约占5%—12%,土壤孔隙约占50%,土壤水分 和空气存在于土壤孔隙内,三相之间亦经常变动而相 互消长。按重量计矿物质可占固相部分的90%—95% 以上,有机质约占1%—10%左右。土壤物质组成总 的看来,大多是以矿物质为主的物质体系

(一)土壤矿物质 1、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岩石受到不 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的碎屑,其化学 成分和结晶构造未有改变。 土壤原生矿物主要种类有:硅酸盐和铝 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和磷酸盐 类,以及某些特别稳定的原生矿物
(一)土壤矿物质 ➢1、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岩石受到不 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的碎屑,其化学 成分和结晶构造未有改变。 • 土壤原生矿物主要种类有:硅酸盐和铝 硅酸盐类、氧化物类、硫化物和磷酸盐 类,以及某些特别稳定的原生矿物

>2、次生矿物: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 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 统称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多数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3、土壤矿物质的机械组成:土壤中的矿物质由岩石风 化和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或土粒 组成的,它们的直径差异很大(从几微米到几厘米) 大颗粒常由岩石、矿物碎屑或原生矿物组成,细颗粒 主要由次生矿物所组成
➢ 2、次生矿物: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 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 统称次生矿物。 • 次生矿物多数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 0.001mm),具有胶体特征,所以又称之为粘土矿物。 它影响着土壤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吸收性、 膨胀收缩性、粘着性强吸附能力,是土壤颗粒中最活 跃的部分。 ➢ 3、土壤矿物质的机械组成:土壤中的矿物质由岩石风 化和成土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或土粒) 组成的,它们的直径差异很大(从几微米到几厘米)。 大颗粒常由岩石、矿物碎屑或原生矿物组成,细颗粒 主要由次生矿物所组成

(二)土壤有机质 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 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逐渐 形成有机质,即腐殖质,成为土壤的组 成部分,它与矿物质一起共同构成了土 壤的固相部分。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不高,一般仅占百 分之几,高者也不过是10%左右
(二)土壤有机质 • 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植物、动物 及微生物等死亡残体,经分解转化逐渐 形成有机质,即腐殖质,成为土壤的组 成部分,它与矿物质一起共同构成了土 壤的固相部分。 •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并不高,一般仅占百 分之几,高者也不过是10%左右

(三)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容量就是土壤固、液、气三 相中气相所占的容积百分数,土壤液相 与气相均以土壤孔隙为其存在与活动场 所
(三)土壤空气 • 土壤空气的容量就是土壤固、液、气三 相中气相所占的容积百分数,土壤液相 与气相均以土壤孔隙为其存在与活动场 所

(四)土壤溶液 土壤的水分是土壤三相(固、液、气)中的要 素。 它把土壤、大气中的植物养分溶解组成营养溶 液,输送到植物根部。因此土壤水是植物吸收 养料的主要媒介。由于土壤溶液参加水的循环, 所以土壤溶液的组成是经常变动的,当把养料 输送到植物体后,水在叶部经蒸腾作用蒸发到 大气中,参加水分的循环
(四)土壤溶液 • 土壤的水分是土壤三相(固、液、气)中的要 素。 • 它把土壤、大气中的植物养分溶解组成营养溶 液,输送到植物根部。因此土壤水是植物吸收 养料的主要媒介。由于土壤溶液参加水的循环, 所以土壤溶液的组成是经常变动的,当把养料 输送到植物体后,水在叶部经蒸腾作用蒸发到 大气中,参加水分的循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环境概论》第五章 固体废物.ppt
- 《中国环境概论》第一章 绪论.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和永恒发展的科学.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t
- 《Killer Transitions》OVERVIEW AND INSTALLATION.rtf
- 《KILLER Transitions Manual》OVERVIEW AND INSTALLATION.rtf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检》第一章 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概念.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训练成为独立思考的科学家- 共识与“偏见”》(韩珉).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面向国际的医学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肖宏).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How to Give Oral Presentations》(英文版)(许田).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How to Publish Your Papers in the Top Scientific Journals》(英文版)(鲁白).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丁昇).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交流 —科研的捷径》(王勇翔).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科研论文的特点、构思和发表过程》(马兰).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社会政治状况与科技发展》(秦伯益).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怎样做临床科研》(顾玉东).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怎样做一个好研究生》(金力).ppt
- 《中国环境概论》第三章 水体环境.ppt
- 《中国环境概论》全球水危机.ppt
- 《中国环境概论》第二章 大气环境.ppt
- 《中国环境概论》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阶段——论环境优化经济增长.ppt
- 《墨子白话今译》PDF电子书.pdf
-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讲义》讲义(共七章).ppt
- 《微生物的营养》讲义.ppt
- 《教育功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一章(1-2)误差 (Error).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一章(1-4)向量和矩阵范数.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1)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2)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3-1)对分区间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3-2)非线性方程的牛顿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四章 插值法(4-4)Newton 插值法(2/2).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四章 插值法(4-4)Newton 插值法(1/2).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五章 函数逼近(5-1)引言.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六章 曲线拟合.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七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7.1-7.2)代数精确度.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七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7-3)Romberg积分.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