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概论》第二章 大气环境

第二章大气环境 §1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2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4、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5、中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第二章 大气环境 • §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 §2 大气污染 • §3、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 §4、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 §5、中国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1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大气的结构 大气的组成
§1 大气的结构和组成 • 一、大气的结构 • 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结构 ·自然地理学把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 气称为大气圈,厚度大约有10000km。 由于大气圈层与宇宙空间很难确切划分,在 大气物理学和污染气象学研究中,常把大气 圈层上界定为1200-1400km。1400km以外, 气体已非常稀薄,就是宇宙空间了
一、大气的结构 • 自然地理学把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 气称为大气圈,厚度大约有10000km。 • 由于大气圈层与宇宙空间很难确切划分,在 大气物理学和污染气象学研究中,常把大气 圈层上界定为1200-1400km。1400km以外, 气体已非常稀薄,就是宇宙空间了

大气圈中的空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海平面上的空 气密度最大,近地面的空气密度随高度上升而减 小。 在地球表面上空400-1400km的大气层,空气是 逐渐变稀薄的。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不仅随纬度、 季节变化,而且随高度变化。 大气质量的90%集中在30km以下的范围内,高 度100km以上大气的质量仅占大气图质量的1%
• 大气圈中的空气分布是不均匀的。海平面上的空 气密度最大,近地面的空气密度随高度上升而减 小。 • 在地球表面上空400-1400km的大气层,空气是 逐渐变稀薄的。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不仅随纬度、 季节变化,而且随高度变化。 • 大气质量的90%集中在30km以下的范围内,高 度100km以上大气的质量仅占大气图质量的1%

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 分布特点,并考虑大气垂直运动等情况,将大 气分为5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散逸层
➢ 世界气象组织(WMO)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 分布特点,并考虑大气垂直运动等情况,将大 气分为5层: • 对流层 • 平流层 • 中间层 • 暖层 • 散逸层

世界宅歌组织(WMO)据大宅摄度的垂直分布特 点,界考大宅患宜动等噗况,将大宅分为 ■对流层 均质大气层(简称均质层):地赇表面甸 ■平流层 上到大約80-85km,主要成分氣和氧的组 成比倒几乎不变,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 中间层 变化分为对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赚层(热层,电离层) 彝均质层 散逸层(逃逸层,外层

TEMPERATURE (K) 120 160 20o 240280 320 90 8 70 50 40 30 20 Pressure ensit … Temperature O→3 21o o 2 o PRESSURE (mb) uuml Luu um uum DENSITY (kg m)

1、对流层 贴着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km-16km,主要成分 为N2、O2、H20、CO2和A等。 两个显著特点: 是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 降低065℃ >二是密度大。大气总质量75%和90%的水蒸气集中在 此层。 该层既有大规模的空气运动,又有强烈的空气垂直运 动(即对流运动)以及不规则的流流运动,从而使不 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空气得以变换
1、对流层 • 贴着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km-16km,主要成分 为N2、O2、H2 O、CO2和Ar等。 • 两个显著特点: ➢ 一是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递减,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 降低0.65℃; ➢ 二是密度大。大气总质量75%和90%的水蒸气集中在 此层。 • 该层既有大规模的空气运动,又有强烈的空气垂直运 动(即对流运动)以及不规则的流流运动,从而使不 同地区和不同层次的空气得以变换

在1-2km以下的大气受地表机械,热力学作用 强烈,称为边界层或摩擦层,受地表性质影响 很大。 特别是50-100m以下的贴地层,主要受地表热 力的影响,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进入大气 中的污染物绝大部分在此层活动。 1km-2km以上大气受地表影响小,称为自由大 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都 在此层
• 在1-2km以下的大气受地表机械,热力学作用 强烈,称为边界层或摩擦层,受地表性质影响 很大。 • 特别是50-100m以下的贴地层,主要受地表热 力的影响,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进入大气 中的污染物绝大部分在此层活动。 • 1km-2km以上大气受地表影响小,称为自由大 气层,主要天气过程,如雨、雪、雹的形成都 在此层

2、平流层 对流层顶向上到50km左右的大气层,又称同湿层,该层 主要成分是03、N2、O20 特点: 一、对流层顶到30km左右的大气层气温变化很小,为 55℃C左右,故称为同温层;同温层以上的平流层随高度 升高而升高,至平流层顶达-3℃ 二、空气没有对流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 因此一旦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停留时间很长,从而造成 较大的全球影响。 在高约15-35km的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臭氧 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使人类等免受紫外线的辐射
2、平流层 • 对流层顶向上到50km左右的大气层,又称同湿层,该层 主要成分是O3、N2、O2。 • 特点: ➢ 一、对流层顶到30km左右的大气层气温变化很小,为- 55℃左右,故称为同温层;同温层以上的平流层随高度 升高而升高,至平流层顶达-3℃。 ➢ 二、空气没有对流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 因此一旦污染物进入平流层,停留时间很长,从而造成 较大的全球影响。 • 在高约15-35km的范围内,有厚约20km的臭氧层,臭氧 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使人类等免受紫外线的辐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环境概论》全球水危机.ppt
- 《中国环境概论》第三章 水体环境.ppt
- 《中国环境概论》第四章 土壤环境.ppt
- 《中国环境概论》第五章 固体废物.ppt
- 《中国环境概论》第一章 绪论.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和永恒发展的科学.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ppt
-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ppt
- 《Killer Transitions》OVERVIEW AND INSTALLATION.rtf
- 《KILLER Transitions Manual》OVERVIEW AND INSTALLATION.rtf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过程检测与控制检》第一章 过程控制系统基本概念.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训练成为独立思考的科学家- 共识与“偏见”》(韩珉).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面向国际的医学研究论文写作与发表》(肖宏).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How to Give Oral Presentations》(英文版)(许田).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How to Publish Your Papers in the Top Scientific Journals》(英文版)(鲁白).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丁昇).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交流 —科研的捷径》(王勇翔).ppt
- 复旦大学新视野系列研究生课程:《科研论文的特点、构思和发表过程》(马兰).ppt
- 《中国环境概论》中国环境保护的新阶段——论环境优化经济增长.ppt
- 《墨子白话今译》PDF电子书.pdf
-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讲义》讲义(共七章).ppt
- 《微生物的营养》讲义.ppt
- 《教育功能》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一章(1-2)误差 (Error).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一章(1-4)向量和矩阵范数.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1)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二章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2-2)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3-1)对分区间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3-2)非线性方程的牛顿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四章 插值法(4-4)Newton 插值法(2/2).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四章 插值法(4-4)Newton 插值法(1/2).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五章 函数逼近(5-1)引言.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六章 曲线拟合.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七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7.1-7.2)代数精确度.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七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7-3)Romberg积分.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八章 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8-1)单步法.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八章 一阶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方法(8-2)常微分方程组.ppt
- 武汉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数值分析》第九章 矩阵特征值问题的数值方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