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9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观潮 孟津县白鹤镇初级中学 任剑红 2010年10月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 观 潮 孟津县白鹤镇初级中学 任 剑 红 2010 年 10 月

《观潮》 孟津县白鹤镇初级中学任剑红 学习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3、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读懂文章,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人情美以及语言美。 学习难点 品味、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方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流程: 激情导入,观赏江潮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 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潮起杭州湾,潮至海宁,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 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 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 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塘江大潮,感受她的 伟大与壮观吧! 二、自学交流,解读文本 1、“作者”知多少 教师点拨、补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与吴文英(梦窗) 齐名,人称“二窗”。)四水潜夫等。湖州人,南宋文学家。宋末曾 做过义乌县官,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这是周密在南宋灭亡之后追忆往事的一
2 《观 潮》 孟津县白鹤镇初级中学 任剑红 学习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3、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读懂文章,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人情美以及语言美。 学习难点: 品味、揣摩文章的语言美。 方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观赏江潮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吗?下面请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 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课件展示“钱江涌潮”及观潮盛况)。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潮起杭州湾,潮至海宁,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 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 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 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塘江大潮,感受她的 伟大与壮观吧! 二、自学交流,解读文本: 1、“作者”知多少 教师点拨、补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与吴文英(梦窗) 齐名,人称“二窗”。)四水潜夫等。湖州人,南宋文学家。宋末曾 做过义乌县官,宋灭之后不再做官。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书画。 《观潮》选自《武林旧事》,这是周密在南宋灭亡之后追忆往事的一

部作品。武林就是南宋的都城临安,即现在的杭州。 2、字词大积累: 各组派一名学生代表,把自学时所积累的字词列在黑板上。(各组 长批改) 3、试读课文:配乐朗读 (1)、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试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4)、挑生配乐朗读课文 4、理解文意 (1)、小组内交流课文的翻译,并记下有疑难的问题。 2)、全班互帮互助,解决组内交流时遇到的难题。 (3)、词义小测试: 1.仅{仅如银线}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2.观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启发引导,研读文本: 1、齐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给我们描绘了几 幅画面?(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人潮图) 2、学生分组研读课文,理解四幅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味揣摩,赏读文本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为什么?(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 描写角度、表达效果等方面,扣住文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来赏析。) 1、生谈海潮图: 运用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从色、形、声、势方面表现海潮 的雄豪之美
3 部作品。武林就是南宋的都城临安,即现在的杭州。 2、字词大积累: 各组派一名学生代表,把自学时所积累的字词列在黑板上。(各组 长批改) 3、试读课文:配乐朗读 (1)、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试读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句子的停顿。 (3)、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4)、挑生配乐朗读课文。 4、理解文意 (1)、小组内交流课文的翻译,并记下有疑难的问题。 (2)、全班互帮互助,解决组内交流时遇到的难题。 (3)、词义小测试: 1.仅{仅如银线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2.观 观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三、启发引导,研读文本: 1、齐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给我们描绘了几 幅画面?(海潮图、演习图、弄潮图、人潮图) 2、学生分组研读课文,理解四幅画面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味揣摩,赏读文本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幅画面,为什么?(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 描写角度、表达效果等方面,扣住文中的某个词或某句话来赏析。) 1、生谈海潮图: 运用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从色、形、声、势方面表现海潮 的雄豪之美

生谈演习图: 视听结合、动静相衬,体现宏大之美 3、生谈弄潮图: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通过对比手法表现精神之美 4、生谈人潮图: 从路途长、人数多、物品贵三方面写观潮之胜。 从侧面衬托江潮之胜大和水上表演之精彩。这种侧面衬托的写法 凸现出钱塘潮水之美、地域风俗之美 5、谈收获: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1)、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3)、语言生动形象 五、拓展延伸,写作迁移: 1、你搜集到了哪些写“潮”的诗句 2、假如你是钱塘江风景区的一位导游,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 六、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板书一首小诗结束本课: 闷雷滚动出白线,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钱塘奇观天下传 七、附板书设计 观潮 周密 海潮图 人潮图潮演习图 弄潮图
4 2、生谈演习图: 视听结合、动静相衬,体现宏大之美 3、生谈弄潮图: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通过对比手法表现精神之美 4、生谈人潮图: 从路途长、人数多、物品贵三方面写观潮之胜。 从侧面衬托江潮之胜大和水上表演之精彩。这种侧面衬托的写法 凸现出钱塘潮水之美、地域风俗之美。 5、谈收获: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1)、比喻、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3)、语言生动形象。 五、拓展延伸,写作迁移: 1、你搜集到了哪些写“潮”的诗句。 2、假如你是钱塘江风景区的一位导游,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 六、师生共同小结: 教师板书一首小诗结束本课: 闷雷滚动出白线 ,潮头怒吼贯江面 , 山崩地裂城墙现 ,钱塘奇观天下传 。 七、附板书设计: 观 潮 周密 海潮图 人潮图 潮 演习图 弄潮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观潮》教案7.doc
- 《观潮》教案12.doc
- 《观潮》教学设计8_目标定向.doc
- 《观潮》教学模式操作卡_8(上)28观潮.doc
- 《观潮》导学稿_28课.doc
- 《观潮》导学案_28观潮.doc
- 《观潮》导学案4_28﹡观潮.doc
- 《观潮》导学案3.doc
- 《观潮》学案练习及答案.doc
- 《观潮》学案.doc
- 《观潮》学案2.doc
- 《观潮》复习ppt课件.ppt
- 《观潮》《湖心亭看雪》测试.docx
- 《观潮》ppt课件18.ppt
- 《观潮》ppt课件18.doc
- 《观潮》ppt课件17.ppt
- 《观潮》ppt课件16.ppt
- 《观潮》ppt课件15_观潮.ppt
- 《观潮》ppt课件(52页)_观潮.ppt
- 《观潮》ppt课件(49页).ppt
- 《观潮》说课ppt课件_观潮说课课件1.ppt
- 《观潮》课后练习题.doc
- 《观潮》课后题及答案.doc
- 《观潮》阅读练习.doc
- 《观潮》预习学案_《观潮》.doc
- 《观猎》ppt课件2.ppt
- 《观猎》ppt课件3_观猎.ppt
- 《观舞记》ppt课件15.ppt
- 《观舞记》ppt课件16_《观舞记》课件.ppt
- 《观舞记》ppt课件17.ppt
- 《观舞记》ppt课件18_《观舞记》公开课最后定稿.ppt
- 《观舞记》ppt课件19.ppt
- 《观舞记》ppt课件20.ppt
- 《观舞记》ppt课件2(12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0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0页).doc
- 《观舞记》ppt课件(10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3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6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6页)获奖.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