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7

观潮 周密 备课者:郑时仁湖南新田三井学校 目的要求: 1、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课文。 2、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3、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4、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材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 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观潮》是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 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 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 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文言文,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 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比较拓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同 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 延伸当堂检测几个教学环节。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 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领会和积累 具体的教法有 诵读教学法,以“读—一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 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3、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 性地去学习。 4、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 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5、比较拓展法。推荐潘阆的《酒泉子》,酒泉子(滛阗)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 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翻译: 经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每次观潮的季节来时,)满城的人们都会争先恐后的赶往江岸边观潮地 方去观望。每当潮涌来时,那碧浪涛天的景色,仿佛倾尽了整个沧海之水,直与碧空相连,耳闻潮水之声 又如万面锣鼓一般在我的身旁击响 看着江面上(每年都有的弄潮儿,估计是杭州当地的一种风俗吧)
1 观潮 周密 备课者:郑时仁湖南新田三井学校 目的要求: 1、积累文言词汇,整体感知课文。 2、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 3、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4、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教学难点: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材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 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观潮》是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 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 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 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文言文,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 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比较拓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同 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 延伸当堂检测几个教学环节。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 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领会和积累。 具体的教法有: 1、诵读教学法,以“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 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3、 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 性地去学习。 4、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 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5、比较拓展法。推荐潘阆的《酒泉子》,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 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翻译: 经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每次观潮的季节来时,)满城的人们都会争先恐后的赶往江岸边观潮地 方去观望。每当潮涌来时,那碧浪涛天的景色,仿佛倾尽了整个沧海之水,直与碧空相连,耳闻潮水之声 又如万面锣鼓一般在我的身旁击响。 看着江面上(每年都有的弄潮儿,估计是杭州当地的一种风俗吧) 那冲浪的人儿们在浪涛尖上伫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观潮》教案12.doc
- 《观潮》教学设计8_目标定向.doc
- 《观潮》教学模式操作卡_8(上)28观潮.doc
- 《观潮》导学稿_28课.doc
- 《观潮》导学案_28观潮.doc
- 《观潮》导学案4_28﹡观潮.doc
- 《观潮》导学案3.doc
- 《观潮》学案练习及答案.doc
- 《观潮》学案.doc
- 《观潮》学案2.doc
- 《观潮》复习ppt课件.ppt
- 《观潮》《湖心亭看雪》测试.docx
- 《观潮》ppt课件18.ppt
- 《观潮》ppt课件18.doc
- 《观潮》ppt课件17.ppt
- 《观潮》ppt课件16.ppt
- 《观潮》ppt课件15_观潮.ppt
- 《观潮》ppt课件(52页)_观潮.ppt
- 《观潮》ppt课件(49页).ppt
- 《观潮》ppt课件(47页).ppt
- 《观潮》教案9.doc
- 《观潮》说课ppt课件_观潮说课课件1.ppt
- 《观潮》课后练习题.doc
- 《观潮》课后题及答案.doc
- 《观潮》阅读练习.doc
- 《观潮》预习学案_《观潮》.doc
- 《观猎》ppt课件2.ppt
- 《观猎》ppt课件3_观猎.ppt
- 《观舞记》ppt课件15.ppt
- 《观舞记》ppt课件16_《观舞记》课件.ppt
- 《观舞记》ppt课件17.ppt
- 《观舞记》ppt课件18_《观舞记》公开课最后定稿.ppt
- 《观舞记》ppt课件19.ppt
- 《观舞记》ppt课件20.ppt
- 《观舞记》ppt课件2(12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0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0页).doc
- 《观舞记》ppt课件(10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3页).ppt
- 《观舞记》ppt课件(16页).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