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诗新感悟》ppt课件1_读唐诗新感悟

名家读版 读唐诗新感悟 新书签仨 WenXue 水浒传 列非 劉 武 續
读唐诗新感悟 刘心武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 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 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 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 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 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14 年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飘窗》
作者简介 •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 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 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 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 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 纪90年代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 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14 年推出最新长篇小说《飘窗》

作品及获奖情况 《班主任》《钟鼓楼》《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飘窗》 刘心武的作品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获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 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短篇小说 《我爱每一片绿叶》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 三岁》等都曾获全国性奖项;长篇小说《四牌楼》 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作品及获奖情况 • 《班主任》《钟鼓楼》《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飘窗》 • 刘心武的作品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钟鼓楼》获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短篇小说《班主任》获1978 年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一名;短篇小说 《我爱每一片绿叶》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儿童文学《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 三岁》等都曾获全国性奖项;长篇小说《四牌楼》 获得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大奖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简析]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 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 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 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 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 呢
游子吟 孟郊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简析]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 母溧上作”。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溧阳 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溧阳时作。 •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 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 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 呢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 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 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 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 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 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 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清明 杜牧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 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 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 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 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 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便问牧童 哪儿有酒店,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里有酒店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明代版本)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宋代版本) tooopen.com第九部落”Sharp
静夜思 李白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明代版本) •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宋代版本)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 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 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 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 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 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 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 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 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 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 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该诗还几次出现在 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 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 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 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 毫无雕饰,节奏明快
乐游原 李商隐 •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 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 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 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全诗语言明白如话, 毫无雕饰,节奏明快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白话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 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 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 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 山时所作
春晓 孟浩然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白话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 到处有鸟儿啼叫。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 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 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 山时所作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2、远芳: 伸展到远处的草。3、萋萋:茂盛的样子 【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 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 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 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注释】:1、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2、远芳: 伸展到远处的草。3、萋萋:茂盛的样子。 • 【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 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 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 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读书要有选择》ppt课件3_《读书要有选择》01.ppt
- 《读书要有选择》ppt课件2_读书要有选择.ppt
- 《读书要有选择》ppt课件1_《读书要有选择》.ppt
-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doc
- 《读书莫放“拦路虎”》ppt课件(13页)_读书莫放拦路虎.ppt
- 《读书莫放“拦路虎”》ppt课件3_五年级语文上册_读书莫放拦路虎_1课件_苏教版.ppt
- 《读书莫放“拦路虎”》ppt课件2_11读书莫放“拦路虎”.ppt
- 《读书莫放“拦路虎”》ppt课件1_11、读书莫放拦路虎.ppt
-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ppt课件4_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ppt
-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ppt课件3_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ppt
-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ppt课件2_《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ppt
- 《读书的三种姿势》练习题_读书的三种姿势.doc
- 《读书的三种姿势》导学案_读书的三种姿势1.doc
- 《读书的三种姿势》学案2_比较探究《读书的三种姿势》学案设计(无答案).doc
- 《读书的三种姿势》ppt课件(21页)_读书的三种姿势.ppt
- 《读书的三种姿势》ppt课件4_读书的三种姿势2.ppt
- 《读书的三种姿势》ppt课件3_读书的三种姿势.ppt
- 《读书的三种姿势》ppt课件2_读书的三种姿势.ppt
- 《读书的三种姿势》ppt课件1_读书的三种姿势1.ppt
- 《读书杂谈》《读书的三种姿势》同步练习.doc
- 《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ppt课件.ppt
- 《读海》ppt课件1_读海1.ppt
- 《读碑》教案3.doc
- 《读碑》教案辅助资料.doc
- 《读者》卷首语100篇.doc
- 《读者》妙语精选_读者.doc
- 《读者》(2013年第一期至第三期).doc
- 《读联之悟》ppt课件2_读联之悟.ppt
- 《读联之悟》导学案_读联之悟.doc
- 《读联之悟》练习题_第20课.doc
- 《读读童谣和儿歌》教学设计2.doc
- 《读读词语识汉字》ppt课件1.ppt
- 《读读词语识汉字》ppt课件2.ppt
- 《读读词语识汉字》ppt课件3.ppt
- 《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背诵的优秀诗文及课外阅读目录.doc
- 《课题:识对联,练对联》ppt课件1.ppt
- 《谁住顶楼》ppt课年1_10“谁住顶楼”生字(有笔顺)详细篇.ppt
- 《谁住顶楼》ppt课年3_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10谁住顶楼.ppt
- 《谁是最可爱的人》ppt课件(32页).ppt
- 《谁的本领大》ppt课件1_《谁的本领大》1课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