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泌尿系统疾病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03
文件大小:2.2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中国医科大学:《儿科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泌尿系统疾病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 【解剖特点】 (一)肾脏小儿年龄愈小,肾脏相对愈重 两肾重量:新生儿约为体重的1/100,成人约为 体重的1/220。婴儿肾位置较低,肾脏相对较大, 2岁以内小儿腹部易触及肾脏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检查方法 【解剖特点】 (一)肾脏 小儿年龄愈小,肾脏相对愈重。 两肾重量:新生儿约为体重的1/100,成人约为 体重的1/220。婴儿肾位置较低,肾脏相对较大, 2岁以内小儿腹部易触及肾脏

(二)名 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弯曲,管壁 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 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三)膀胱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高,尿 液充盈时,膀胱顶部常在耻骨联合之上, 容易触到。 (四)尿道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性成 熟期3~5cm),且外口暴露而又接近肛门, 易受细菌污染。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 包茎,尿垢积聚时也易引起上行性细菌感 染

(二)输尿管 婴幼儿输尿管长弯曲,管壁 肌肉和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 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三)膀胱 婴儿膀胱位置比年长儿高,尿 液充盈时,膀胱顶部常在耻骨联合之上, 容易触到。 (四)尿道 新生女婴尿道长仅1cm(性成 熟期3~5cm),且外口暴露而又接近肛门, 易受细菌污染。男婴尿道虽较长,但常有 包茎,尿垢积聚时也易引起上行性细菌感 染

【生理特点】 肾脏主要生理活动:肾小球滤过和肾 小管重吸收、分泌及排泄。在胎龄36周 时肾单位数量己达成人水平(每肾85万 ~100万),功能至1~1.5岁时达成人水平 (一)胎儿肾功能 人胎于12周末,已能形成尿。通过胎盘排泄 和调节内环境稳定,故无肾的胎儿仍可存活和 发育

【生理特点】 肾脏主要生理活动:肾小球滤过和肾 小管重吸收、分泌及排泄。在胎龄36周 时肾单位数量已达成人水平(每肾85万 ~100万),功能至1~1.5岁时达成人水平。 (一)胎儿肾功能 人胎于12周末,已能形成尿。通过胎盘排泄 和调节内环境稳定,故无肾的胎儿仍可存活和 发育

(二)肾小球滤过率(GFR 经肾小球滤过排泄体内代谢终产物如尿素、 有机酸等;新生儿出生时GFR平均约 20ml/(min1.73m2), 早产儿更低,易水肿和 肾功能不全。 低GR的原因: ①新生儿肾皮质肾小球发育不良,滤过膜表面 积较成人小,滤过量小: ②心搏出量小,动脉血压低,肾灌注不足; ③入球及出球小动脉阻力高; ④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低

(二)肾小球滤过率(GFR) 经肾小球滤 过排泄体内代谢终产物如尿素、 有机酸等;新生儿出生时GFR平均约 2 0ml/(min·1.73m 2 ), 早产儿更低,易水肿和 肾功能不全。 低GFR的原因: ①新生儿肾皮质肾小球发育不良,滤过膜表面 积较成人小,滤过量小; ②心搏出量小,动脉血压低,肾灌注不足; ③入球及出球小动脉阻力高; ④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低

(三)肾小管重吸收及排泄功能 新生儿葡萄糖肾阈低,静脉输入或大量口服 葡萄糖时易出现糖尿。新生儿排钠能力差,输 入过多钠容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低体重儿排 钠较多,如输入不足可出现低钠血症。生后10 天内的新生儿,排钾能力差,血钾偏高 (四)浓缩和稀释功能 婴儿由尿中每排出1mmol溶质需水分1.42.4ml, 而成人仅需0.7ml。脱水时幼婴尿渗透压最高不 超过700mmol/L,而成人可达1400mmol/L,入 量不足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

(三)肾小管重吸收及排泄功能 新生儿葡萄糖肾阈低,静脉输入或大量口服 葡萄糖时易出现糖尿。新生儿排钠能力差,输 入过多钠容易发生钠潴留和水肿。低体重儿排 钠较多,如输入不足可出现低钠血症。生 后10 天内的新生儿,排钾能力差,血钾偏高 (四)浓缩和稀释功能 婴儿由尿中每排出1m m o l溶质需水分1.4~2.4m l , 而成人仅需0.7m l。脱水时幼婴尿渗透压最高不 超过700m m o l / L,而成人可达1400m m o l / L,入 量不足诱发急性肾功能不全

(五)酸碱平衡 调节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相 对稳定;新生儿及婴幼儿易发生酸中毒: ①肾保留HCO,一的能力差,碳酸氢盐的肾阈低, 仅为19~22mmol/L; ②泌NH,和泌H的能力低,排酸较差; ③尿中排磷酸盐量少,排可滴定酸能力受限 (六)肾脏的内分必功能 产生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促红细胞生成素,1, 25(OHD)2D3

(五)酸碱平衡 调节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相 对稳定;新生儿及婴幼儿易发生酸中毒: ①肾保留HCO3-的能力差,碳酸氢盐的肾阈低, 仅为19~22mmol/L; ②泌NH3和泌H+的能力低,排酸较差; ③尿中排磷酸盐量少,排可滴定酸能力受限 (六)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产生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如前列腺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促红细胞生成素,1, 25(OH)2D3

(七)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1.排尿次数93%新生儿生后24h内,99%48h 内排尿。1周后,排尿20~25次/日;1岁时15~16 次/日,学龄期6~7次/日。 2.排尿控制婴儿期由脊髓反射完成,以后建立 脑干大脑皮层控制,3岁能控制排尿。 3.少尿:新生儿<1.0mkg.h 婴幼儿≤200ml1d 学龄前儿童<300mlVd 学龄儿童<400m/d,或<250mlVm2 无尿:新生儿≤0.5mlkg,其他年龄儿尿量少 于30-50ml/d

(七)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七)小儿排尿及尿液特点 1.排尿次数 93%新生儿生后24 h内, 99% 48 h 内排尿。 1周后,排尿20~25 次 /日; 1岁时15~16 次 /日,学龄期6~7 次 /日。 2.排尿控制 婴儿期由脊髓反射完成,以后建立 婴儿期由脊髓反射完成,以后建立 脑干 -大脑皮层控制, 大脑皮层控制, 3岁能控制排尿。 岁能控制排尿。 3.少尿: 新生儿<1.0ml/kg.h ml/kg.h 婴幼儿 <200ml/d 学龄前儿童 <300ml/d 学龄儿童 <400ml/d , 或<250 ml/ m 2 无尿:新生儿 <0.5ml/kg ,其他年龄儿尿量少 其他年龄儿尿量少 于30~50ml/d

4.尿的性质 (1)尿色:生后头23天尿色深,有红褐色沉 此为尿酸盐结晶。正常淡黄透明。有盐类结晶析 出而变混,尿酸盐加热后可溶解,与脓尿或乳糜 尿鉴别。 (2)酸碱度:中性或弱酸性,pH5~7。 (3)尿渗透压和尿比重:新生儿的尿渗透压平 均为240mmol/L,尿比重为1.006-1.008,儿童 为500-800mmol/L,尿比重为1.011~1.025

4.尿的性质 ( 1)尿色:生后头 )尿色:生后头2~3天尿色深,有红褐色沉 天尿色深,有红褐色沉 此为尿酸盐结晶。正常淡黄透明。有盐类结晶析 此为尿酸盐结晶。正常淡黄透明。有盐类结晶析 出而变混,尿酸盐加热后可溶解,与脓尿或乳糜 出而变混,尿酸盐加热后可溶解,与脓尿或乳糜 尿鉴别。 ( 2)酸碱度:中性或弱酸性, )酸碱度:中性或弱酸性,pH5~7 。 ( 3 )尿渗透压和尿比重:新生儿的尿渗透压平 尿渗透压和尿比重:新生儿的尿渗透压平 均为240mmol/L ,尿比重为1.006~1.008 1.006~1.008,儿童 为500~800 500~800mmol/L ,尿比重为1.011~1.025 1.011~1.025

(4)尿蛋白:正常含微量蛋白,通常 150mg/d定性阳性为异常。 (5)尿细胞和管型: 新鲜尿液离心后红细胞<3 个HP,白细胞<5个HP,偶见透明管型。12h 尿细胞计数,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万 管型≤5000个,为正常

( 4)尿蛋白:正常含微量蛋白,通常< )尿蛋白:正常含微量蛋白,通常< 100mg/(m 2·24h) ,定性阴性。尿蛋白含量> 定性阴性。尿蛋白含量> 150mg/d定性阳性为异常。 定性阳性为异常。 ( 5)尿细胞和管型:新鲜尿液离心后红细胞< )尿细胞和管型:新鲜尿液离心后红细胞< 3 个 /HP ,白细胞< 5 个 /HP ,偶见透明管型。 偶见透明管型。12 h 尿细胞计数 ,红细胞<50万,白细胞<100 万 管型<5000个,为正常

【肾脏疾病的检查方法】 (一)尿液分析包括尿量、尿色、透明度、气 味、比重、渗透压、 酸碱度、尿蛋白、尿有形成 分、尿糖、尿酶、尿氨基酸、尿肌酐、尿电解质、 尿细菌学检查等

【肾脏疾病的检查方法】 【肾脏疾病的检查方法】 (一)尿液分析 (一)尿液分析 包括尿量、尿色、透明度、气 包括尿量、尿色、透明度、气 味、比重、渗透压、酸碱度、尿蛋白、尿有形成 味、比重、渗透压、酸碱度、尿蛋白、尿有形成 分、尿糖、尿酶、尿氨基酸、尿肌酐、尿电解质、 分、尿糖、尿酶、尿氨基酸、尿肌酐、尿电解质、 尿细菌学检查等。 尿细菌学检查等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