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2/2)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Continue)
2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Continue)

§4.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4.3.1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4.3.2R-C串联交流电路 4.3.3交流电路的一舭分析方法 4.3.4功率因数的提高
3 §4.3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4.3.1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4.3.2 R-L-C串联交流电路 4.3.3 交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4.3.4 功率因数的提高

4.3.2R-LC串联突流电路 电流、电压的关系 u=un++u R R 若i=√2/sinn R =√2Ⅰ Rsin at +√2/(oL)sn(o+90) +√2/(-)sin(Ot-90) OC
4 4.3.2 R-L-C串联交流电路 )sin( 90 ) 1 2 ( 2 ( )sin( 90 ) 2 sin + − + + = t c I I L t u IR t 若 i = 2Isin t 则 u = uR +uL +uC 电流、电压的关系: u R L C R u L u C u i (一)

相量模型 相量方程式 R ↓L R 设=∠0(参考相量) 则 R iX 总电压与总电流 U=iR+1(X)+1(-x) 的关系式 =R+ j(X
5 ( ) ( ) ( ) L C L C I R j X X U IR I j X I j X = + − = + + − 总电压与总电流 的关系式 U UR UL UC = + + 相量方程式: 则 ( ) ( ) C C L L R U I jX U I jX U IR = − = = 相量模型 R L C UR UL UC I U I = I0 设 (参考相量)

RLC串联交流电路一-相量图 R U tu C 电压 先画出参 相量表达式: 三角形」(考相量 IR+J X-X L
6 R-L-C串联交流电路 -- 相量图 先画出参 考相量 UC U UL I ( ) XL X C U = I R + j − 相量表达式: UR UL UC + R L C UR UL UC I U 电压 三角形

RLC串联交流电路中的 复数形弌欧姆定律 U=R+J(XL-X] 令z=R+jx2-XC) L 实部为阻 Z:复数阻抗 虚部为抗了感抗 容抗 则d=iz。复数形式的 欧姆定律
7 Z:复数阻抗 实部为阻 虚部为抗 容抗 感抗 ( ) XL X C U = I R + j − ( ) XL XC 令 Z = R + j − 则 U = I Z R-L-C串联交流电路中的 复数形式欧姆定律 复数形式的 欧姆定律 R L C UR UL UC I U

说明: +Z=R+I(XL-X) 是一个复数,但并不是正弦交流 量,上面不能加点。Z在方程式中只 是一个运算工具。 RLC U=iz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只要物理量用相量 表示,元件参数用复数阻抗表示,则电路 方程式的形式与直流电路相似
8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只要物理量用相量 表示, 元件参数用复数阻抗表示,则电路 方程式的形式与直流电路相似。 是一个复数,但并不是正弦交流 量,上面不能加点。Z在方程式中只 是一个运算工具。 Z 说明: ( ) XL XC Z = R + j − U = I Z R L C UR UL UC I U

(二)关于复数阻抗z的讨论 (1)Z和总电流、总电压的关系 由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U=Z可得: Z Ⅰ∠ 29=7∠9-9 0=94-m 结论:Z的模为电路总电压和总电流有效值之比, 而Z的幅角则为总电压和总电流的相位差
9 关于复数阻抗 Z 的讨论 u i i u I U Z I U I U Z = = − = = 由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 U = I Z 可得: 结论:Z的模为电路总电压和总电流有效值之比, 而Z的幅角则为总电压和总电流的相位差。 =u −i I U Z = (二) (1)Z和总电流、总电压的关系

(2)Z和电路性质的关系 Z=∠(9=R+(X-X) 阻抗角 一定时电 =n-0=g XL-Xc 路性质由参 R 数决定 当>c时,g>0表示领先i—电路呈感性 当X<X时,(<0表示落后i一-电路呈容性 当X=X时,q=0表示n、词相--电路呈电阻性 10
10 (2) Z 和电路性质的关系 ( ) XL XC Z = Z = R+ j − 一定时电 路性质由参 数决定 R X X t g L C u i − = − = −1 当 XL XC 时, 0 表示 u 领先 i --电路呈感性 XL XC 当 = 时, = 0 表示 u 、i同相 --电路呈电阻性 L C 当 X X 时, 0 表示 u 落后 i --电路呈容性 阻抗角

假设R、L、C已定, RHIU 电路性质能否确定? C|L3!rC(阻性?感性?容性? C 不能! X=oL、XC=C 当ω不同时,可能出现: X>XC,或X<XC,或X=XC
11 R L C UR UL UC I U 假设R、L、C已定, 电路性质能否确定? (阻性?感性?容性?) 不能! 当ω不同时,可能出现: XL > XC ,或 XL < XC , 或 XL =XC 。 C XL L XC 1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正弦电流电路(1/2).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的过渡过程,2/2).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电路的过渡过程,1/2).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概论(周远翔).ppt
- 自旋电子学.ppt
- 国防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ppt
- 国防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国防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门电路.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Combinational Logic Circuit.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触发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波形发生电路.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半导体存储器件.ppt
- 北京工业大学:《VHDL与数字电路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九章,主讲:崔刚).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各章习题解答.ppt
- 《现代音响与调音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电扩声系统的配接和调音方法.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三相交流电路.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半导体器件.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1/2).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2/2).ppt
- 清华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概论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样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概述.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样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样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时分多路复用及PCM30/32路系统.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样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图像信号数字化.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样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ppt
- 人民邮电出版社:高等学样通信教材《数字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数字信号的传输.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封面及目录.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3章 常用的电路定理.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4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5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6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ppt
-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5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ppt
-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6章 基本放大电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