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劝学》ppt课件(12页)2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2
文件大小:276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劝学》ppt课件(12页)2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劝学》 荀子 欢口中学刘权老师

《劝学》 荀子 ——欢口中学 刘权老师

学习目标: 了解荀况及其主张 o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和文言常用虚词;熟记古今异 义词和通假字。 o学习重点:掌握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常识。 o把握文言文常规学法 文学常识心中记:作者经历等、背景 通读全文跷大意:通假、尝试每节加标题 筛选知识点要仔细:活用、异义、多义、句式 课后背诵加练习:识记致用、检验掌握

学习目标:  了解荀况及其主张  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和文言常用虚词;熟记古今异 义词和通假字。  学习重点:掌握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常识。  把握文言文常规学法—— 文学常识心中记:作者经历等、背景 通读全文晓大意 :通假、尝试每节加标题 筛选知识点要仔细:活用、异义、 多义 、句式 课后背诵加练习:识记致用、检验掌握

文学常识心中记 o走近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 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 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o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 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 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 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 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一、文学常识心中记  走近作者—— 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 ,汉代著 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 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 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 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 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 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 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 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通读全文晓大意 o给下列斜体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1)木直中()绳槁暴()参省() 筋()骨 须失()跋()而望 (2)假舟j() 之 q∥9ie()而舍 )nu() 马金石可ou()

二、通读全文晓大意  给下列斜体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 (1)木直中( )绳 槁暴( ) 参省( ) 筋( )骨 须臾( ) 跂( )而望  ( 2 ) 假 舟 j í( ) qiè( ) 而 舍 之 qíjì( ) nú( ) 马 金石可lòu(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o(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o(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o(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请用简洁的短语/子给每一节加标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o你认为第二节可以分为几层,为什 么? o你认为第三节可以分为几层,为什 么

请用简洁的短语/句子给每一节加标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你认为第三节可以分为几层,为什 么?  你认为第二节可以分为几层,为什 么?

三、筛选知识点要仔细 o请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特点。(找出 解释) o(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o(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o(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o(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三、筛选知识点要仔细  请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特点。(找出、 解释) 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o(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 行无过矣。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 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3)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词多义 之 o青,取之于蓝②冰,水为之 o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o④蚓无爪牙之利 o2、于 o①取之于蓝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o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o④见笑于大方之家

一词多义  1、之  ①青,取之于蓝 ②冰,水为之 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④蚓无爪牙之利  2、于  ①取之于蓝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 ③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④见笑于大方之家

3、而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⑥蟹六跪而二螯 4、绝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o③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o④以为妙绝⑤佛印绝类弥勒 o⑥绝处逢生⑦绝无仅有

3、而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 ⑤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⑥蟹六跪而二螯 4、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 ④.以为妙绝 ⑤.佛印绝类弥勒  ⑥.绝处逢生 ⑦.绝无仅有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