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第二章士壤疒机质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教学目标】 1. 土壤有机质概述 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3.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4.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5.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2.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重点) 主要内容(重点):x3.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重点) 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重点) 要求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基本组成,重点掌握土 教学目标与要求:壤腐殖质的组成与性质,深刻认识土壤有机质 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掌握土壤有机质管理的 原则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 教学方式与手段:z幻灯,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定性实验 课时安排与进度: 课时数:4课时
主要内容 (重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方式与手段: 课时安排与进度: 1.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2.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 (重点) 3.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重点) 4.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 (重点) 要求了解土壤有机质的基本组成,重点掌握土 壤腐殖质的组成与性质,深刻认识土壤有机质 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掌握土壤有机质管理的 原则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方法。 幻灯,动画演示;模型分析;定性实验。 课时数:4课时

第二章士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欐念: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土壤生 物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
第二章 土壤有机质 (soil organic matter) 概念: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在土壤生 物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

土壤有机质 5% 0:52.0 7%
土壤有机质 0.5% 5% 0.5-2.0% 7%

第一节亡壤疔机质的來鴉、含量及其组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微生物 ●动物来源 ●植物来源 ●工农业副产品
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微生物 ⚫动物来源 ⚫植物来源 ⚫工农业副产品

二、含量及组戚 1有机质含量 般含量在0-5%之间。 泥炭土可高达2030以上 漠境土和砂质土壤不足0.5%
二、含量及组成 1、有机质含量 一般含量在0-5%之间。 泥炭土可高达20%或30%以上 漠境土和砂质土壤不足0.5%

表5-1不同地区旱地和水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地区 有机质含量(%) 早地 水田 东北平原 445 4.96 黄淮海平原 0.99 1.27 长江中下游平原 1.74 2.74 南方红壤丘陵 1.65 2.52 珠江三角源程序平原 201 2.73
表 5-1 不同地区旱地和水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 地 区 旱地 水田 东北平原 4.45 4.96 黄淮海平原 0.99 1.27 长江中下游平原 1.74 2.74 南方红壤丘陵 1.65 2.52 珠江三角源程序平原 2.01 2.73

2、有机质的组成 (1)化学元素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 C/N比大约在10~12之间
2、有机质的组成 (1) 化学元素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 C/N比大约在10~12之间

2、有机质的組成 (2)化合物组成 可分为: 腐殖物质( Humic Substance) 非腐殖物质(Mn- umic Substance) 常见的化合物有纤维素、半纤维素、蛋自质、木质素及脂类
2、有机质的组成 (2) 化合物组成 可分为: 腐殖物质 (Humic Substance) 非腐殖物质 (Non-Humic Substance) 常见的化合物有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木质素及脂类

2、有机质的组成 (3)存在形态: 动、植物残体 Fresh sheep dung 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Partly humified d ep aung °腐植物质 Highly humified sheep dr
2、有机质的组成 (3) 存在形态: •动、植物残体 • 半分解的动、植物残体 • 腐植物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土壤母质和矿物质.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土壤质地和结构.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蒸压茶.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蒸压茶 第一节 湖北育砖、米砖压制 第二节 云南紧压茶制法 第三节 四川边茶压制 第四节 广西六堡茶压制.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花茶窨制.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花茶窨制 第一节 花茶窨制原料 第二节 几种主要花茶的窨制 第三节 花茶窨制原理.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茶叶精制加工.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茶叶精制加工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精制目的和精制原理概述 第三节 毛茶验收归堆.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青茶初制.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青茶初制 第一节 青茶初制原理 第二节 闽北青茶初制 第三节 闽南青茶 第四节 广东青茶.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红茶初制(红茶的花色品种、鲜叶要求、红茶加工工艺流程、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三种红茶的加工工艺).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红茶初制(共六节).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白茶初制(鲜叶要求、花色品种、白茶初制技术、白茶初制过程中的理化变化).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白茶初制(鲜叶要求、花色品种、白茶初制技术、白茶初制过程中的理化变化).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黑茶初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黑毛茶的初制原理.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黑茶初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黑毛茶的初制原理.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黄茶初制 §5-1 概述 §5-2 黄茶初制原理.doc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黄茶初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黄茶初制原理.ppt
- 信阳农林学院:《制茶工艺》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特种绿茶.doc
-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土壤生物.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花卉的种质资源及分布.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花卉应用(主讲:杨静慧).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3.1)花卉的生长发育的特性.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花卉的生长与发育(3.2)花芽分化.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花卉的分类.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花卉的繁殖(5.1)有性繁殖.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花卉的繁殖(5.2)分生繁殖.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花卉的繁殖(5.3)扦插繁殖.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花卉的繁殖(5.4)嫁接和压条繁殖.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6.1)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6.2)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花卉的栽培管理(6.3)促成和抑制栽培.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4.6)花卉生长与气体.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4.1)花卉与温度.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4.2)花卉与环境因子.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4.3)花卉与水分.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4.4)花卉与土壤.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花卉与环境因子(4.5)花卉与营养.ppt
- 天津农学院:《花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主讲:杨静慧).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