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6章 混凝土及砂浆——建筑砂浆

建筑砂浆 砂浆是由胶结料、细骨料、掺加料 和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 砌筑砂浆 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 砂浆称为砌筑砂浆。砌筑砂浆起着胶结 块材和传递荷载的作用,是砌体的重要 组成部分 R IPAM
建筑砂浆 砂浆是由胶结料、细骨料、掺加料 和水按照适当比例配制而成的建筑材料。 砌筑砂浆 将砖、石、砌块等粘结成为砌体的 砂浆称为砌筑砂浆。砌筑砂浆起着胶结 块材和传递荷载的作用,是砌体的重要 组成部分

●1.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1)胶结料及掺加料 砌筑砂浆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水泥、石灰膏 建筑石膏等。 砌筑砂浆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 进行选择。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 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 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为改善砂浆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往往在 水泥砂浆中掺入部分石灰膏、粘土膏或粉煤灰等 这样配制的砂浆称水泥混合砂浆。这些材料不得 含有影响砂浆性能的有害物质,含有颗粒或结块 时应用3mm的方孔筛过滤。消石灰粉不得直接 用于砌筑砂浆中。 R IPAM
1.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 (1)胶结料及掺加料 砌筑砂浆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水泥、石灰膏、 建筑石膏等。 砌筑砂浆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 进行选择。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 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 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为改善砂浆和易性,降低水泥用量,往往在 水泥砂浆中掺入部分石灰膏、粘土膏或粉煤灰等, 这样配制的砂浆称水泥混合砂浆。这些材料不得 含有影响砂浆性能的有害物质,含有颗粒或结块 时应用3mm的方孔筛过滤。消石灰粉不得直接 用于砌筑砂浆中

(2)细集料 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 选用粗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 等级为M2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 应超过10% (3)对外加剂的要求 与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一样,为改善砂浆 的某些性能,也可加入塑化、早强、防冻、 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一般应使用无机外加 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4)砂浆用水的要求与混凝土的要求相 R IPAM
(2) 细集料 砌筑砂浆用砂宜选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 选用粗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强度 等级为M2.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 应超过10%。 (3)对外加剂的要求 与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一样,为改善砂浆 的某些性能,也可加入塑化、早强、防冻、 缓凝等作用的外加剂。一般应使用无机外加 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4)砂浆用水的要求与混凝土的要求相同

2.砌筑砂浆拌和物的技术性质 (1)砂浆的流动性 表示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称 为砂浆的流动性,也叫稠度。表示砂浆流动性大 小的指标是沉入度,它是以砂浆稠度仪测定的, 其单位为mm。工程中对砂浆稠度选择的依据是 砌体类型和施工气候条件,可参考表5-1选用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1203-1998) 影响砂浆流动性的因素有:砂浆的用水量、 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集料的粒形和级配、外 加剂的性质和掺量、拌和的均匀程度等 R IPAM
•2.砌筑砂浆拌和物的技术性质 (1)砂浆的流动性 表示砂浆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流动的性能称 为砂浆的流动性,也叫稠度。表示砂浆流动性大 小的指标是沉入度,它是以砂浆稠度仪测定的, 其单位为mm。工程中对砂浆稠度选择的依据是 砌体类型和施工气候条件,可参考表5-1选用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1203-1998))。 影响砂浆流动性的因素有:砂浆的用水量、 胶凝材料的种类和用量、集料的粒形和级配、外 加剂的性质和掺量、拌和的均匀程度等

砌筑砂浆的稠度 砌体种类 砂浆稠度(m) 烧结普通砖砌体 70-90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 60-90 块砌体 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砌体 60~80 烧结普通砖平拱式过梁 空斗墙,筒拱砌体 50~70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石砌体 30-50 R IPAM
砌筑砂浆的稠度 砌体种类 砂浆稠度(㎜) 烧结普通砖砌体 70~90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 块砌体 60~90 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砌体 60~80 烧结普通砖平拱式过梁 空斗墙,筒拱砌体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50~70 石砌体 30~50

(2)砂浆的保水性 搅拌好的砂浆在运输、停放和使用过程中,阻止 水分与固体料之间、细浆体与集料之间相互分离,保 持水分的能力为砂浆的保水性。加入适量的微沫剂或 塑化剂,能明显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和流动性。 砂浆的保水性用砂浆分层度仪测定,以分层度 (mm)表示。分层度过大,表示砂浆易产生分层离析 不利于施工及水泥硬化。砌筑砂浆分层度不应大于3 Om。分层度过小,容易发生干缩裂缝,故通常砂浆 分层度不宜小于10m。 (3)凝结时间 建筑砂浆凝结时间,以贯入阻力达到0.5MPa为 评定依据。水泥砂浆不宜超过8h,水泥混合砂浆不 宜超过10h,加入外加剂后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IPAM
(2)砂浆的保水性 搅拌好的砂浆在运输、停放和使用过程中,阻止 水分与固体料之间、细浆体与集料之间相互分离,保 持水分的能力为砂浆的保水性。 加入适量的微沫剂或 塑化剂,能明显改善砂浆的保水性和流动性。 砂浆的保水性用砂浆分层度仪测定,以分层度 (㎜)表示。分层度过大,表示砂浆易产生分层离析 不利于施工及水泥硬化。砌筑砂浆分层度不应大于 3 0㎜。分层度过小,容易发生干缩裂缝,故通常砂浆 分层度不宜小于10㎜。 (3) 凝结时间 建筑砂浆凝结时间,以贯入阻力达到0.5MPa为 评定依据。水泥砂浆不宜超过8h,水泥混合砂浆不 宜超过10h,加入外加剂后应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3.砌筑砂浆硬化后的技术性质 强度与强度等级 砂浆以抗压强度作为其强度指标。 标准试件尺寸为707m立方体试件一组 6块,标养至28d,测定其抗压强度平 均值(MPa)。砌筑砂浆按抗压强度划 分为M20、M15、M75、M50、M25 等六个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除受砂浆 本身的组成材料及配比影响外,还与基 层的吸水性能有关。 R IPAM
3. 砌筑砂浆硬化后的技术性质 强度与强度等级 砂浆以抗压强度作为其强度指标。 标准试件尺寸为70.7㎜立方体试件一组 6块,标养至 28d,测定其抗压强度平 均值(MPa)。砌筑砂浆按抗压强度划 分为 M20、M15、M7.5、M5.0、M2.5 等六个强度等级。砂浆的强度除受砂浆 本身的组成材料及配比影响外,还与基 层的吸水性能有关

对于水泥砂浆,可采用下列强度公式估算 (1)不吸水基层(如致密石材)这时影 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与混凝土基本相同, 即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计算公式 下 =0.29f(-0.40) 式中fm—砂浆28d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的实测强度(MPa); Cw亠灰水比。 R IPAM
•对于水泥砂浆,可采用下列强度公式估算: (1) 不吸水基层(如致密石材)这时影 响砂浆强度的主要因素与混凝土基本相同, 即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计算公式 如下: • 式中 fm——砂浆28d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的实测强度(MPa); C/W—灰水比。 = 0.29 ( − 0.40) W C f f m ce

(2)吸水基层(如粘土砖及其他多孔材料) 这时由于基层能吸水,当其吸水后,砂浆中保留 水分的多少取决于其本身的保水性,而与水灰比 关系不大。因而,此时砂浆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 强度及水泥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fm=49100B 式中Qc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用量(kg) A、B——砂浆的特征系数,A=3.03, B=-15.09 各地区也可用本地区试验资料确定A、阝值,统 计用的试验组数不得少于30组。 R IPAM
•(2) 吸水基层(如粘土砖及其他多孔材料) 这时由于基层能吸水,当其吸水后,砂浆中保留 水分的多少取决于其本身的保水性,而与水灰比 关系不大。因而,此时砂浆强度主要决定于水泥 强度及水泥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Qc——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用量(㎏) A、B——砂浆的特征系数,A=3.03, B=-15.09 各地区也可用本地区试验资料确定A、B值,统 计用的试验组数不得少于30组。 f m = Af ceQc /1000 + B

砌筑砂浆的粘结强度 砌筑砂浆必须有足够的粘结力,才 能将砖石粘结为坚固的整体,砂浆粘结 力的大小,将影响砌体的抗剪强度、耐 久性、稳定性及抗振能力。通常粘结力 随砂浆抗压强度的提高而增大。砂浆粘 结力还与砌筑材料的表面状态、润湿程 度、养护条件等有关。 R IPAM
•砌筑砂浆的粘结强度 砌筑砂浆必须有足够的粘结力,才 能将砖石粘结为坚固的整体,砂浆粘结 力的大小,将影响砌体的抗剪强度、耐 久性、稳定性及抗振能力。通常粘结力 随砂浆抗压强度的提高而增大。砂浆粘 结力还与砌筑材料的表面状态、润湿程 度、养护条件等有关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5章 水泥.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4章 无机胶凝材料.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3章 石材.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2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1章 绪论(主讲:于水).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课2.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课1.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习题课3.ppt
- 沥青(行业资料).doc
- 《材料科学—物质结构》讲义PPT课件.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四讲 薄膜材料制备的离子镀及其他PVD方法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s by ion plating and other PVD methods.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六讲 薄膜材料制备的等离子体辅助CVD方法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s by plasma enhanced CVD process.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八讲 薄膜材料的图形化 Patterning of thin films(主讲:唐伟忠).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五讲 薄膜材料制备的CVD方法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s by CVD methods.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二讲 薄膜材料制备的真空蒸发法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s by vacuum evaporation.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九讲 微机电技术和纳米机电技术 MicroEelectroMechanical & NanoE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 & NEMs).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三讲 薄膜材料制备的溅射法 Preparation of thin films by sputtering.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七讲 薄膜材料的微观组织 Microstructures of thin films.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第一讲 引言、薄膜技术的真空技术基础 Fundamentals of vacuum technology in thin films techniques.ppt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学院:《薄膜材料与纳米技术 Thin Film Materials & Nanotechnology》关于实验(主讲:唐伟忠).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6章 混凝土及砂浆——混凝土外加剂.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6章 混凝土及砂浆——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6章 混凝土及砂浆——混凝土的强度.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7章 墙面与屋面.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8章 金属材料.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9章 木材.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防水材料.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建筑塑料与胶粘剂.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绝热材料与吸声材料.ppt
- 同济大学:《建筑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章 建筑装饰材料.ppt
- 上海三正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粉体表面处理技术》讲义.ppt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课程绪论 Introduction.pdf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第五章 半导体 Semiconductor Semiconductor.pdf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第四章 能带理论 Energy Bond Theory.pdf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第一章 晶体结构与晶体结合 Crystal Structure and bonding.pdf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第二章 晶格热振动 Thermal Vibration of Lattice.pdf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第七章 超导电性 Superconductivity.pdf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第三章 金属自由电子理论 Free Electronic Theory of Metals.pdf
- 《固体物理 Solid State Physics》课程讲义:第六章 固体的磁性 Magnesium of Solid Magnesium of Solid.pdf
- 《溶胶——凝胶法及其应用》讲义(王树东).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