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新疆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静力学原理应用于弹性杆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2
文件大小:5.1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新疆大学:《工程力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静力学原理应用于弹性杆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内力的概念 内力 ■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而使其内部各部分之间 因相对位置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指外力作用下,物 体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所以 是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外力而引起的附 加相互作用力,即“附加内力”; ■内力随外力的增加而加大,随外力的撤除 而消失

内力的概念 ➢ 内力 ◼ 物体因受外力作用而使其内部各部分之间 因相对位置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 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指外力作用下,物 体各质点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所以 是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外力而引起的附 加相互作用力,即“附加内力” ; ◼ 内力随外力的增加而加大,随外力的撤除 而消失

截面法求内力的三步曲 沿横截面截开,留下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弃去另 一部分一截开 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留下 部分的作用 一替代 对留下部分建立平衡方程并解之一平衡 F 假想 分布内力 截面

截面法求内力的三步曲 ◼ 沿横截面截开,留下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弃去另一部分——截开 ◼ 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弃去部分对留下 部分的作用——替代 ◼ 对留下部分建立平衡方程并解之——平衡 F1 F3 F2 Fn 假想 截面 F1 F2 F3 分布内力 Fn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点 内力必须满足平衡条件 作用在弹性体上 的外力相互平衡 假想截面 内力与外力平衡; 内力与内力平衡。 分布内力

内力必须满足平衡条件 作用在弹性体上 的外力相互平衡 内力与外力平衡; 内力与内力平衡。 F1 F3 F2 Fn 假想截面 F1 F2 F3 分布内力 Fn 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点

内力主矢与内力主矩 (Resultant Force and Resultant Moment) M 使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内力F和M ΣF=FR >mo(F)=M

F1 F R F 3 M F1 F3 Fn F2 内力主矢与内力主矩 (Resultant Force and Resultant Moment) 使用静力平衡方程求出内力FR和M SFi=FR Smo (Fi )=M

引言(Introduction) 内力分量(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l Forces) M M 在确定的坐标系中,轴力、剪力、扭矩、 弯矩及其可能产生的变形效应

内力分量(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l Forces) 在确定的坐标系中,轴力、剪力、扭矩、 弯矩及其可能产生的变形效应。 FR FN FQ M M B Mx 引 言(Introduction)

例1.1 确定m-m截面上的内力 N=P M-=Pa b a

例1.1 确定m-m截面上的内力 N=P M=Pa

例1直径为d长为1圆截面直杆,铅垂放置,上端 固定,若材料单位体积质量为P,试求因自重引起 杆的m-m截面的内力 o 解: 以2 q=P8- ∑F,=0, FN-gx=0 2 FN =qx- X 4 b) 以2 整个杆件最大的轴力发生 Fy-pe 在固定端截面上,其值: 4

整个杆件最大的轴力发生 在固定端截面上,其值: 例1 直径为 d 长为 l 圆截面直杆,铅垂放置,上端 固定,若材料单位体积质量为 ,试求因自重引起 杆的 m-m 截面的内力 。 解:

轴力图举例 一、 拉、压杆的内力nternal Forces】 【例1】求如图2~7所示杆件的内内,开作轴力图。 【解】 P=5kN =15kN,2 P-10kN (1)计剪各段内力 2)绘制轴力图 NikN) b P,=15kN 112 一一 (e) N-5kN N2=-10kN (d)

一、拉、压杆的内力(Internal Forces) 轴力图举例

轴力图 例-2:F1=2.5kN,F3=1.5kN,画杆件轴力图。 解:1)截面法求AC段轴力,沿截 面1-1处截开,取左段如图14-1-2 所示 ∑Fx=0FN-F1=0 图14-1-1 得:FN1=F1=2.5kN 1 +F1 2)求BC段轴力,从2-2截面处截开, 图14-1-2 取右段,如图14-1-3所示 2 F3 ∑Fx=0-FN2-F3=0 得:F2=-F3=-1.5kN 凤1-1-2 (负号表示所画FN2方向与实际相反) Fx/kN 2.5 3)图14-1-4为AB杆的轴力图 1.5 图14-1-4

轴力图 例-2: F1=2.5kN,F3=1.5kN, 画杆件轴力图。 解:1)截面法求AC段轴力,沿截 面1-1处截开,取左段如图14-1-2 所示 ∑Fx=0 FN1-F1=0 得:FN1=F1=2.5kN 2)求BC段轴力,从2-2截面处截开, 取右段,如图14-1-3所示 ∑Fx=0 –FN2-F3=0 得:FN2= - F3=-1.5kN (负号表示所画FN2方向与实际相反) 3)图14-1-4为AB杆的轴力图

轴力图举例 例题2-3 11 B 12 c 3 D 已知F=10kN;F)=20kN; F3=35kWN;F25kN;试画 F 出图示杆件的轴力图。 1F22F3 解:1、计算各段的轴力。 →Fw AB段 ∑F=0 FNI=F=10kN -FN2 BC段 F2 ∑F=0F2+E=F FN2=F-F2= 10-20=-10kN F (kN) 10 CD段 ∑F=0 FN3 F =25kN 2、绘制轴力图

已知F1=10kN;F2=20kN; F3=35kN;F4=25kN;试画 出图示杆件的轴力图。 1 1 Fx = 0 FN1 = F1 =10kN 例题2-3 FN1 F1 解:1、计算各段的轴力。 F1 F2 F3 F4 A B C D AB段 10 20 10kN 2 1 2 − = − FN = F − F = BC段 2 2 3 3 FN3 F4 FN2 F1 F2 Fx = 0 FN2 + F2 = F1 Fx = 0 FN3 = F4 = 25kN CD段 2、绘制轴力图。 (kN) FN x 10 25 10 (+) (−) (+) 轴力图举例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