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三相电路 电工教研室 辽宁工学院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电工教研室 三相电路 辽宁工学院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1章三相电路 11.1三相电路 112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113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11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115三相电路的功率
第11章 三相电路 11.1 三相电路 11.2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11.3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11.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11.5 三相电路的功率

§11.1三相电路 对称三相电源的产生 三个感应电压的关系 角频率,最大值相等 l对称三 相位互差120° 相电源 三相同步发电机示意图
一、对称三相电源的产生 N S º º I w A Z B X C Y 三相同步发电机示意图 §11.1 三相电路 三个感应电压的关系 角频率,最大值相等 相位互差120 对称三 相电源

1.瞬时值表达式 A B l1()=√2Usin(or-p) up(t)=√2Usin(ax-p-120°) uc(t)=√2Usin(a-q-240°) X 2Usin(ar-q+120°) 2.波形图aa ot
1. 瞬时值表达式 ( ) 2 sin( 120 ) o uB t = U wt − − A + – X uA B + – Y uB C + – Z uC 2. 波形图 0 w t uA uB u uC ( ) 2 sin( ) uA t = U wt − 2 sin( 120 ) ( ) 2 sin( 240 ) o o C = − + = − − w w U t u t U t

3.相量表示 120° UA=U∠00 120 U B=U∠-1200 20° U=U∠-240°=U∠120° A +UB 4.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 u u+u+u=0 StUrt Uc=o 0 ot
3. 相量表示 o C o B o A 240 120 120 0 = − = = − = • • • U U U U U U U A • U UC UB 120° 120° 120° 4. 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 0 0 A B C A B C + + = + + = • • • U U U u u u UA UB + 0 w t uA uB u uC

1相序:各相电源经过同一值(如正最大值)的先后顺序 C 正序(顺序):ABC-A B B 负序逆序):A_CBA A 相序的实际意义 A A B D C 2 C.3 B 3 正转 反转
正序(顺序):A—B—C—A 负序(逆序):A—C—B—A A B C 相序的实际意义 D A B C 1 2 3 D A C B 1 2 3 正转 反转 11. 相序:各相电源经过同一值(如正最大值)的先后顺序 A B C

对称三相电源 星形联接(Y接 A xr⑦+ U ×B U Z C B 三角形联接△接) C Y + B
二、对称三相电源 + – X + Y – + – Z A • U B • U C • U A + – X B C Y Z A • U B • U C • U 三角形联接( 接) + – A • U B • U C • U + – + – A X – + B C Y Z B • U C • U A • U 星形联接(Y接)

1.2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名词介绍: AB CA C B BC (1)端线(火线) (2)中线 (3)线电流 AbC (4)线电压UAB,UB,U (1)相电流IA,IB,Ic (6)相电压 B2 (7)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
一:名词介绍: (1) 端线(火线) (2) 中线 (7) 三相三线制与三相四线制。 (3) 线电 流 A B C I I I , , (11) 相电流 (4) 线电压 AB , BC, CA • • • U U U (6) 相电压 A , B , C • • • U U U + _ + + N Z Z Z A • U B • U C • U A • I - - B • I C • I AB • U BC • U CA • U N • I n A B C I I I , , 11.2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名词介绍: a z lab ABIOCA ca B C B C BC (1)端线(火线) (2)中线 010流f4,IB,1c (4)线电压UAB,Uw,UA (11)相电流Ib,Ie,Im (6)相电压UAB,UK,UcA (7)三相三线制
二:名词介绍: (1) 端线(火线) (2) 中线 (3) 线电 流 A B C I I I , , (4) 线电压 AB , BC, CA • • • U U U AB • U BC • U + _ + + N Z Z Z A • U B • C U • U A • I B • I C • I A C B a c b ab • I bc • I ca • I CA • U (11) 相电流 I ,I ,I ca • • • ab bc (6) 相电压 AB , BC, CA • • • U U U (7) 三相三线制

三:联接: A 1.负载Y接: n Uc B B BC 设UA=U∠0 负载相电压(线电压)对称 U=U∠-120° U=U∠+120 线电流=相电流 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三相三线制 相(线)电流对称 相四线制 相(线)电流不对称
三:联接: + _ + + N Z Z Z A • U B • U C • U A • I - - B • I C • I AB • U BC • U CA • U N • I n 120 120 0 o C o B A = + = − = • • • U U U U U U 设 1. 负载Y接: 负载相电压(线电压)对称 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 相(线)电流对称 相(线)电流不对称 三相三线制 三相四线制 线电流=相电流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路》第八章 相量法.ppt
- 《电路》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ppt
- 《电路》第九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ppt
- 《电路》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 《电路》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ppt
- 《电路》第十二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4-4)特勒根定理.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电路定理.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3-6)结点电压法.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3-4)网孔电流法.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2-7)输入电阻.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7-4)零状态响应.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6-2)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ppt
- 衡阳师范学院:《电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5-3)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ppt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行驶姿态控制系统.doc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汽车的防滑控制系统.doc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汽车电控系统的维护与检修.doc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自动变速器.doc
- 《电路》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ppt
- 《电路》第四章 电路定理.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电力电子器件.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直流斩波电路.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直流斩波电路.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交交变频电路.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逆变电路.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PWM控制技术(脉宽调制技术).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软开关技术.ppt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工学院):《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组合变流电路.ppt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参考教材.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一章 系统描述.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一章 系统描述.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二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运动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三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分析.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2/2).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2/2).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四章 线性多变量系统的综合与设计(1/2).doc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第五章 Lyapunov稳定性分析和二次型最优控制(1/2).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