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先进控制技术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62
文件大小:540.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4.1 模糊控制技术 4.1.1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4.1.2 模糊控制原理 4.1.3 模糊控制器设计 4.1.4 模糊控制的特点 4.1.5 模糊控制的应用 4.1.6 模糊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4.4.1 内部模型 4.2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4.2.1 神经网络基础 4.2.2 神经网络控制 4.4.2 预测模型 4.3 专家控制技术 4.3.1 专家系统 4.3.2 专家控制介绍 4.3.3 专家控制基本思想 4.3.4 专家控制组织结构 4.4.3 预测控制算法 4.4 预测控制技术 4.5 其它先进控制技术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计算机控制先进控制技术第4章郝成

郝 成 第4章 先进控制技术 计算机控制

先进控制技术包括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专家控制技术和预测控制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鲁棒控制技术和学习控制技术等。先进控制技术主要解决传统的、经典的控制技术所难以解决的控制问题,代表着控制技术最新的发展方向,并且与多种智能控制算法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的

先进控制技术包括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 络控制技术、专家控制技术和预测控制技术、 自适应控制技术、鲁棒控制技术和学习控制技 术等 。 先进控制技术主要解决传统的、经典的控 制技术所难以解决的控制问题,代表着控制技 术最新的发展方向,并且与多种智能控制算法 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的

4.1模糊控制技术经典控制理论PID控制和直接数宁控制对解决一般控制和线性定常系统问题十分有效。但是,在许多控制系统中,一些复杂被控对象(或过程)的特性很难用一般的物理或化学规律来描述,也没有适当的测试手段进行测试,并为具建立数学模型。对于这类被控对象(或过程),用传统控制理论或现代控制理论很难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然而,这类被控对象(或过程)在人工操作下却往往能正常运行:并达到一定预期的效果

4.1 模糊控制技术 经典控制理论PID控制和直接数宁控制对解决 一般控制和线性定常系统问题十分有效。但是,在 许多控制系统中,一些复杂被控对象(或过程)的特 性很难用一般的物理或化学规律来描述,也没有适 当的测试手段进行测试,并为具建立数学模型。对 于这类被控对象(或过程),用传统控制理论或现代 控制理论很难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然而,这类被 控对象(或过程)在人工操作下却往往能正常运行, 并达到一定预期的效果

人的手动控制策略是通过操作者的学习、试验及长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它通过人的自然语言来叙述,例如,用自定性的、不精确的及模糊的条件语句来表达:若炉温偏高,则减少燃料:若蓄水塔水位偏低,则加大进水流量;若燃烧废气中含氧量偏向,则减小助燃风量等。由于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所以,这种语言控制也被称为模糊语言控制,简称模糊控制

人的手动控制策略是通过操作者的学习、 试验及长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它通过人的自然 语言来叙述,例如,用自定性的、不精确的及模 糊的条件语句来表达:若炉温偏高,则减少燃料: 若蓄水塔水位偏低,则加大进水流量;若燃烧废 气中含氧量偏向,则减小助燃风量等。 由于自然语言具有模糊性,所以,这种语言 控制也被称为模糊语言控制,简称模糊控制

“模糊”是人类感知万物、获取知识、思维推理、决策实施的重要特征。“模糊”比“清晰”所拥有的信息容量更大,内涵更丰富,更符合客观世界。模糊控制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L.A.Zadeh于1965年首先提出,它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用语言规则表示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由模糊推理进行决策的一种高级控制策略,如今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1974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E.H.Mamdani研制成功第一个模糊控制器,充分展示了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前景

“模糊”是人类感知万物、获取知识、思维推 理、决策实施的重要特征。“模糊”比“清晰”所 拥有的信息容量更大,内涵更丰富,更符合客观世 界。 模糊控制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加利福尼亚大 学教授L.A.Zadeh于1965年首先提出,它以模糊数 学为基础,用语言规则表示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技 术,由模糊推理进行决策的一种高级控制策略,如 今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1974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E.H.Mamdani研制 成功第一个模糊控制器,充分展示了模糊控制技术 的应用前景

4.1.1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1.模糊集合有许多概念,如大、小、冷、热等,都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只能用模糊集合来描述;叫做模糊集合。模糊集合的特征函数称为隶属函数,记作μ(x),表示元素x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通常是在[0,1]区间内连续取值

4.1.1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 1. 模糊集合 有许多概念,如大、小、冷、热等,都没有 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只能用模糊集合来描述;叫 做模糊集合。 模糊集合的特征函数称为隶属函数,记 作 ,表示元素x属于模糊集合A的程度,通 常是在[0,1]区间内连续取值。 ( ) A μ x

2.模糊集合的运算(1)相等:VxU,都有μA(x)=μB(x),则称A与B相等,记作A-B。(2)补集:VxEU,都有μ(x)=1-μ(x),则称B是A的补集,记作B=A 。(3)包含:VxEU,都有μ(x)≥μB(x),则称A包含B,记作A2B(4)并集: Vx EU,都有μc(x)=max(μA(x),μg(x)) =μA(x)Uμg(x),则称C是A与B的并集,记作C=AUB。(5)交集: Vx U,都有μc(x)=min(A(x),μg(x))=μA(x)μg(x),则称C是A与B的交集,记作C=AOB

2.模糊集合的运算 (1)相等: ,都有 ,则称A与B 相 等,记作A=B 。 (2)补集: ,都有 ,则称B是A 的补集,记作 。 (3)包含: ,都有 ,则称A包含B, 记作 。 (4)并集: ,都有 ,则称C是A与B的并集,记作 (5)交集: ,都有 ,则称C是A与B的交集,记作 。  x U ( ) ( ) A B   x x =  x U ( ) 1 ( ) B A   x x = − B A =  x U ( ) ( ) A B   x x ≥ A B   x U ( ) max{ ( ), ( )} ( ) ( ) C A B A B      x x x x x = = C A B =  x U ( ) min{ ( ), ( )} ( ) ( ) C A B A B      x x x x x = = C A B =

3.模糊关系(1)关系:描写事物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①R为由集合X到集合Y的普通关系,则对任意xEX,VEY都只能有以下两种情况:x与y有某种关系,即xRy;x或y与无某种关系,即xRy;②直积集:在集X与集Y中各取出一元素排成序对,所有这样序对的集合叫做X和Y的直积集(也称笛卡尔乘积集),记为X×Y=(x,)xX,EY显然,R集是X和Y的直积集的一个子集,即RCX×Y

3.模糊关系 (1)关系:描写事物之间联系的数学模型 ① R为由集合X到集合Y的普通关系,则对任意 都只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x与y有某种关系,即 ; x或y与无某种关系,即 ; ②直积集:在集X与集Y中各取出一元素排成序对, 所有这样序对的集合叫做X和Y的直积集(也称笛卡 尔乘积集),记为 显然,R集是X和Y的直积集的一个子集,即 xRy xRy x X y Y   , X Y x y x X y Y  =     ( , , )   R X Y  

③几个常见的关系自返性(同族关系)、对称性(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和传递性(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父子关系?具有自返性和对称性的关系称为相容关系,具有传递性的相容关系称为等价关系。(2)模糊关系两组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宜用“有”或“无”做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时,可以用模糊关系来描述。模糊关系也有自返性、对称性、传递性等关系

③几个常见的关系 自返性(同族关系) 、对称性(兄弟关系和朋友关 系)和传递性(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父子关系? 具有自返性和对称性的关系称为相容关系,具 有传递性的相容关系称为等价关系。 (2)模糊关系 两组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宜用“有”或“无”做 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时,可以用模糊关系来描述。模 糊关系也有自返性、对称性、传递性等关系

(3)模糊矩阵模糊矩阵的一般形式为ala12aina21a22a2n·amlamam2其中0≤a,≤1,l≤i≤m,l≤j≤n,矩阵A可记为A=(aj)。矩阵中的αi表示集合X中第个元素和集合Y中第个元素隶属于模糊关系,记为μr(x,y)

(3)模糊矩阵 模糊矩阵的一般形式为 11 12 1 21 22 2 1 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A 其中 , , ,矩阵A可记 为 。 0 1 ij ≤a ≤ 1≤i m ≤ 1≤ j n ≤ ( )ij A = a 矩阵中的 表示集合X中第i个元素和集合Y中第j 个元素隶属于模糊关系,记为 。 ij a ( ) R μ x, y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