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审慎面对自然

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期中论文00728124 课堂感言——审慎面对自然 00728124蔡淑娟 科技的进步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使人们拥有更强大的驾驭自然的能力。200年前还让人 谈之色变的各类疾病现在早已不是不治之症、人均寿命越来越长。登月、航天、时速1190 公里的汽车、高达668米的大楼……这些在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最常出现的元素如今都 早已不再是疯狂的臆想。 但是,这一切在帮助人重拾自信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与自然的 隔绝,从而更容易暴露在潜藏的危险之下 这种危险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变是宇宙永恒不变的真理,大自然每时每 刻都充满了难以预知的变化。其次,未知遍布各个领域:地球毕竟是一个古老的星球,如果 将地球存在的时间折合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相当于是在12月31日23时37分09秒诞生 短暂的历史客观上使人彻底掌握规律、认识客观事物的难度大大增加 以上两个原因使人类几乎无处不面临危险。当然,对于这一类危险,人类无论古今都有 自己的防御武器。只不过,从前人用审慎的态度来面对危险,即面对自然时小心翼翼,怀存 敬畏之心,而现在人们则改用科技。 对于这样的改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 不可否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得益于科技的庇护能够无数次在大自然的怒容中化险为 夷。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习惯于享受科技带来的安全感的人类也渐渐将科技看作唯一庇护 从而失去了面对自然界变化和未知的审慎态度。从“审慎”到“从容依赖技术”表面上是 种进化,可是,万一技术失灵了呢?那时,大自然的打击将给失去唯一庇护的人带来不可设 想的灾难。尽管这种意外发生的概率随着科技的提升可能会非常小,小到我们会本能地忽略。 可是,当危险真正降临的时候,灾难率便是100%。彼时,人就会为自己的不审慎而付出惨 重的代价。 印度洋海啸事件便是这样一个例子。2004年12月26日,海啸使印度洋沿海的众多文 明国度遭遇了巨大的伤痛,死伤无数,可是,有一个未开化的部落却在海啸中得到幸免,无 伤亡。我们不禁要问,如此鲜明的对比原因何在,难道那些生活在建筑了能抵御500年 遇洪水的围海大堤的海滨城市中的文明人还比不上一个赤身裸体于热带雨林里的半开化部 落吗?其实,根本原因并不是那些文明国度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当然这也是事实的一部分 比如说红树林的破坏,但此处并非本文论述重点),而是他们过分相信技术,认为只要利用
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期中论文 00728124 课堂感言——审慎面对自然 00728124 蔡淑娟 科技的进步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使人们拥有更强大的驾驭自然的能力。200 年前还让人 谈之色变的各类疾病现在早已不是不治之症、人均寿命越来越长。登月、航天、时速 1190 公里的汽车、高达 668 米的大楼……这些在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中最常出现的元素如今都 早已不再是疯狂的臆想。 但是,这一切在帮助人重拾自信的同时也造成了人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导致人与自然的 隔绝,从而更容易暴露在潜藏的危险之下。 这种危险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变是宇宙永恒不变的真理,大自然每时每 刻都充满了难以预知的变化。其次,未知遍布各个领域:地球毕竟是一个古老的星球,如果 将地球存在的时间折合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相当于是在 12 月 31 日 23 时 37 分 09 秒诞生, 短暂的历史客观上使人彻底掌握规律、认识客观事物的难度大大增加。 以上两个原因使人类几乎无处不面临危险。当然,对于这一类危险,人类无论古今都有 自己的防御武器。只不过,从前人用审慎的态度来面对危险,即面对自然时小心翼翼,怀存 敬畏之心,而现在人们则改用科技。 对于这样的改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评价? 不可否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得益于科技的庇护能够无数次在大自然的怒容中化险为 夷。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习惯于享受科技带来的安全感的人类也渐渐将科技看作唯一庇护, 从而失去了面对自然界变化和未知的审慎态度。从“审慎”到“从容依赖技术”表面上是一 种进化,可是,万一技术失灵了呢?那时,大自然的打击将给失去唯一庇护的人带来不可设 想的灾难。尽管这种意外发生的概率随着科技的提升可能会非常小,小到我们会本能地忽略。 可是,当危险真正降临的时候,灾难率便是 100%。彼时,人就会为自己的不审慎而付出惨 重的代价。 印度洋海啸事件便是这样一个例子。2004 年 12 月 26 日,海啸使印度洋沿海的众多文 明国度遭遇了巨大的伤痛,死伤无数,可是,有一个未开化的部落却在海啸中得到幸免,无 一伤亡。我们不禁要问,如此鲜明的对比原因何在,难道那些生活在建筑了能抵御 500 年一 遇洪水的围海大堤的海滨城市中的文明人还比不上一个赤身裸体于热带雨林里的半开化部 落吗?其实,根本原因并不是那些文明国度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当然这也是事实的一部分, 比如说红树林的破坏,但此处并非本文论述重点),而是他们过分相信技术,认为只要利用

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期中论文00728124 科技可以高枕无忧,却忽视了从大自然本身去寻找启示,去发现变化、破解未知并时刻为潜 藏危险的到来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技术的运用客观上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隔绝,生活在被 彻底改造过的城市中,人无法触摸土地、聆听自然的声音,那些惊慌失措的动物、那些天象 地征等一切潜藏于自然界中的喻示,都未能传达至文明人手中,或者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悲剧于是成为了必然。而生活在原始部落中的人们,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大自然的讯息并予以 重视,最终乘上了救赎的方舟。 可见,概率即使低到极限也不意味着不可能,围海大堤虽坚固,但它的底线一旦被突破, 那么灾难便会百分百地降临,而那些习惯于数据的指示、过分相信科学技术以致麻痹大意的 人们最终就会走向不幸。试想,如果没有500年一遇这一使人需增信心的数字,也许大自然 固有的改变和潜藏的未知就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那么丧失生命的冤魂就能远远小于25 万了。 我们从来不否认科技的作用,也从来认为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发展自身是无可厚非 的。但是,如果科技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只求在科技庇护下享受安逸 舒适的生活,那么,一旦技术失灵,灾难将会是毁灭性的。而可悲的是,主观上人类自身依 然存在局限,客观上自然万物变化多端,因而科技无法掌控的意外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也许 那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怀着审慎之心,贴近自然,近一点再近一点,去触摸土地聆听喻示, 就像我们当初一样。 注: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这门课总是让我受益匪浅,11月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并谈了自己 的观点—对印度洋海啸事件的反思,我听后颇有同感,并产生了一些个人想法。本文就是这样写成 属于课堂感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论文。若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期中论文 00728124 科技可以高枕无忧,却忽视了从大自然本身去寻找启示,去发现变化、破解未知并时刻为潜 藏危险的到来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技术的运用客观上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隔绝,生活在被 彻底改造过的城市中,人无法触摸土地、聆听自然的声音,那些惊慌失措的动物、那些天象 地征等一切潜藏于自然界中的喻示,都未能传达至文明人手中,或者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 悲剧于是成为了必然。而生活在原始部落中的人们,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大自然的讯息并予以 重视,最终乘上了救赎的方舟。 可见,概率即使低到极限也不意味着不可能,围海大堤虽坚固,但它的底线一旦被突破, 那么灾难便会百分百地降临,而那些习惯于数据的指示、过分相信科学技术以致麻痹大意的 人们最终就会走向不幸。试想,如果没有 500 年一遇这一使人需增信心的数字,也许大自然 固有的改变和潜藏的未知就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那么丧失生命的冤魂就能远远小于 25 万了。 我们从来不否认科技的作用,也从来认为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发展自身是无可厚非 的。但是,如果科技的发展最终导致人类失去了与自然的联系,只求在科技庇护下享受安逸 舒适的生活,那么,一旦技术失灵,灾难将会是毁灭性的。而可悲的是,主观上人类自身依 然存在局限,客观上自然万物变化多端,因而科技无法掌控的意外是永远无法避免的。也许, 那时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怀着审慎之心,贴近自然,近一点再近一点,去触摸土地聆听喻示, 就像我们当初一样。 注: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这门课总是让我受益匪浅,11 月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并谈了自己 的观点——对印度洋海啸事件的反思,我听后颇有同感,并产生了一些个人想法。本文就是这样写成的, 属于课堂感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论文。若有不足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关于可回收垃圾的采访及感想.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浅论环保中的科学与伦理.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聚焦可再生能源.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期待理想家园.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节能时代有多远.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关于限制私家车方法的思考.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二氧化碳减排新机制.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独家记忆:与城市有关的记忆片断.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东方建筑明珠今天的忧虑.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看环境问题.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保护石刻你我共同努力.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概述.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课堂报告_绿色建筑与北京奥运村.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课堂报告_水污染问题的经济学分析.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课堂报告_对二甲苯PX.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课堂报告_可持续发展,我们能做些什么.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课堂报告_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课堂报告_“花园城市”新加坡.pdf
- 北京大学:《环境生态学 Environmental Ecology》精品课程(教案讲义)第14章 中国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问题.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唯“衡”以至“恒”.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教学资源_期中论文_院墙与交通的战争.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环境概要 第一章 绪论.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环境概要 第二章 地球环境基本特征.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环境概要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二部分 当代主要环境问题 第四章 大气污染.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二部分 当代主要环境问题 第七章 生态破坏.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二部分 当代主要环境问题 第九章 臭氧层破坏——全球环境问题 ozone Depletion ozone Depletion-A global Issue A global Issue.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二部分 当代主要环境问题 第五章 室内空气污染 Indoor Air Pollution.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二部分 当代主要环境问题 第八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二部分 当代主要环境问题 第六章 水资源与水污染及其防治对策.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三部分 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思考.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三部分 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十二章 生态伦理学初探.pdf
- 北京大学:《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课程资源(教案课件讲义)第二部分 当代主要环境问题 第十章 全球气候变化 Global Climate Changes.pdf
- 福州大学:基于光催化的清洁能源与环境新技术 Photocatalysis-based Novel Technologies for Clean Energy & Environment(付贤智).pdf
- 武汉科技学院: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阮新潮、王涛、曾庆福).pdf
- 《环境科学》:多相光催化水处理技术发展过程中反应器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pdf
- 复旦大学:《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试题与答案_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试题07本A.pdf
- 复旦大学:《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试题与答案_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试题07本A卷答案.pdf
- 复旦大学:《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试题与答案_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试题07本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