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Flip — Flop)(5.5)CMOSFF

5.5 CMOSFF CMOSFF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制造工艺 简单、集成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 工作频率:约低于 TTLFE, 般在10~50MHZ之间。 产品多为:主从结构的正边沿D和JKFF 置1、置0端→Sυ、Rυ通常为高电平有效。 传输门TG 1、电路结构
5.5 CMOSFF 一、传输门TG 1、电路结构 CMOSFF具有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制造工艺 简单、集成度高和成本低等优点。 工作频率:约低于TTLFF, 一般在10 ~ 50MHZ之间。 产品多为:主从结构的正边沿D和JKFF。 置1、置0端 → SD、RD通常为高电平有效

CP=1时,导通; 入 开关闭合 输入 输出 CP=0时,关断。 CP 开关打开 输入—。0—输出
CP=1时,导通; CP=0时,关断

、 CMOSFH 1、电路结构 主FF G;3从FF CP Gl G1 CP CP CP CP CP Q 主 D (a)逻辑图
二、CMOSFF 1、电路结构

R D CP (b)符号 图5.5.1 CMOS DFF

主FF CP G3从FF CP Gl CP :i: CP G2 G CP CP CP CP Q Q封 G44 R G2 G1,、G,(主FF) 构成基本FF G3G4(从FF)

2、工作原理 (1)CP=0, Qn+=Qn 主FF G3从FF Gl TG1 i:TG3 TG2 :1: TG4 ≥ Q R TG1、TG4导通→①主FF接受信号(失去自锁)。 TG2、TG3截止→②从FF保持不变(自锁)
2、工作原理 (1) CP= 0 ,Qn+1 = Qn TG1、 TG4导通 ⇒ ① 主FF接受信号(失去自锁)。 TG2、 TG3截止 ⇒ ② 从FF保持不变(自锁)

主FF G3从FF Gl TG1 i: TG3 TG2 TG4 G2 lf重 TG1导通:D信号进入主FF,使Q主=D TG2截止:主FF尚未形成反馈链,不能自行保持, Q主跟随D变化。 TG3XTG4,使从FF与主FF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而 且从FF保持电路原状态
TG1导通:D信号进入主FF,使Q主=D。 TG2截止:主FF尚未形成反馈链,不能自行保持, Q主跟随D变化。 TG3 × 、TG4 V,使从FF与主FF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而 且从FF保持电路原状态

(2)当CP个为1时,CP=1。 TG2、TG3导通→①主FF建立自锁,保持了 CP前夕的D信号。 TG1、TG截止→②从ⅣF失去自锁,接受 主FF的输出Q士,Q+=D。 主 FF i CP 3 从FF Gl Q主 D :i: TG TG1\ TG2 : Q R
(2)当CP↑为1时,CP = 1。 TG2、TG3导通 ⇒ ① 主FF建立自锁,保持了 CP↑前夕的D信号。 TG1、TG4截止 ⇒ ② 从FF失去自锁,接受 主FF的输出 Q主,Qn+1= D

把CP=1和CP=0相比,主、从FF的工作情况正好 相反,输入数据D的变化不再影响主FF的状态。即: 主FF建立起自锁,保持了CP前夕的D信号。 从FF失去自锁,接受主FF的输出Q主。 Q+=Q主(Q主=D) 3、特征方程 Q=[D]CP↑ SD、R均为高电平有效
把CP=1和CP=0相比,主、从FF的工作情况正好 相反,输入数据D的变化不再影响主FF的状态。即: 主FF建立起自锁,保持了CP↑前夕的D信号。 3、特征方程 从FF失去自锁,接受主FF的输出Q主。 Qn+1 = Q主 ( Q主 = D) Qn+1 = [ D ] • CP↑ SD、 RD均为高电平有效

强调: CMOSFF的输入端在使用时,不可以悬空,而 是要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根据它的逻辑关系来决定。 CC R A- -F=A+0=A 8p-F=A·1=A 不用的端子接高电平不用的端子,一定要接地。 二、 CMOS JKFF CMOS JKFF是在主从结构的CMOS正边沿DFF的基础 上增加了输入转换电路而构成的,也是上升沿翻转
强调:CMOSFF的输入端在使用时,不可以悬空,而 是要进行处理。 二、CMOS JKFF 处理方法:根据它的逻辑关系来决定。 CMOS JKFF是在主从结构的CMOS正边沿DFF的基础 上增加了输入转换电路而构成的,也是上升沿翻转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Flip — Flop)(5.4-2)RSFF(主从RSFF).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Flip — Flop)(5.4-1)常用FF.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Flip — Flop)(5.1)概述.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122)逻辑函数的表达式.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1/2).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二章 补充题答案.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半导体存储器(9.2)随机存储器(RAM).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半导体存储器(9.1)存储容量.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脉冲信号的产生和变换.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数制与码制.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评估数字电路实验辅导材料.doc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和第十章复习题.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二章复习题.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期末总复习(卢庆莉).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期中复习(卢庆莉).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实验讲课.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实验技术.ppt
- 高等学校课程:《半导体物理学》教学参考书(下册,第09-16章)PDF电子书(编著:叶良修).pdf
- 高等学校课程:《半导体物理学》教学参考书(上册,第01-08章)PDF电子书(编著:叶良修).pdf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触发器 习题课.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A/D和D/A变换.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6.1)概述.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6.4)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6.5)计数器.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任意进制计数器.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6.5)置最小数法总结.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6.6)序列码发生器.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6.3)复杂时序电路的设计.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习题课.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时序逻辑电路 习题.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12-1)数字系统的概念.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12-2)寄存器传输语言(RTL).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12-3)数字系统设计的描述工具.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数字系统设计基础(12-4)数字系统的实现.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习题解答.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1/3).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2/3).ppt
- 南京邮电大学:《数字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组合逻辑电路 小结.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