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熔点的测定和温度计刻度的校正

熔点的测定和温度计刻度的校正 、实验目的及基本要求 物质熔点的测定是有机化学工作者经常用的一种技术,所得的数据可用来鉴定晶状的有机 化合物,并作为该化合物纯度的一种指标 目前测熔点的方法有:(1)毛细管法测熔点:(2)熔点测定仪测熔点。 通过实验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用毛细管法测定固体有机物质熔点的操作方法,了解显微 熔点测定法原理及操作技术。 物质系气败度 变化曲赖 基本原理 物质的温度与蒸气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曲线SM—一物质固相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ML—一物质液相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因为两条线斜率不同,所以有交点) M—一固液两相蒸气压一致,固液两相平衡共存,这时的温度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三、操作要点和说明 影响毛细管法测熔点的主要因素及措施有 1、熔点管本身要干净,管壁不能太厚,封口要均匀。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封口一端发生弯曲和封口端壁太厚,所以在毛细管封口时,一端在火焰上加热时要尽量让毛细管 接近垂直方向,火焰温度不宜太高,最好用酒精灯,断断续续地加热,封口要圆滑,以不漏气为
熔点的测定和温度计刻度的校正 一、实验目的及基本要求 物质熔点的测定是有机化学工作者经常用的一种技术,所得的数据可用来鉴定晶状的有机 化合物,并作为该化合物纯度的一种指标。 目前测熔点的方法有:(1)毛细管法测熔点; (2)熔点测定仪测熔点。 通过实验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用毛细管法测定固体有机物质熔点的操作方法,了解显微 熔点测定法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基本原理 物质的温度与蒸气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曲线 SM——物质固相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 ML——物质液相的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因为两条线斜率不同,所以有交点) M——固液两相蒸气压一致,固液两相平衡共存,这时的温度 TM即为该物质的熔点。 三、操作要点和说明 影响毛细管法测熔点的主要因素及措施有: 1、熔点管本身要干净,管壁不能太厚,封口要均匀。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封口一端发生弯曲和封口端壁太厚,所以在毛细管封口时,一端在火焰上加热时要尽量让毛细管 接近垂直方向,火焰温度不宜太高,最好用酒精灯,断断续续地加热,封口要圆滑,以不漏气为 原则

2、样品一定要干燥,并要研成细粉末,往毛细管内装样品时,一定要反复冲撞夯实,管外样品 要用卫生纸擦干净 3、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缚在温度计旁,并使装样部分和温度计水银球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同 时要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b形管两侧管中心部位 4、升温速度不宜太快,特别是当温度将要接近该样品的熔点时,升温速度更不能快。一般 情况是,开始升温时速度可稍快些(5℃/min)但接近该样品熔点时,升温速度要慢(1-2℃ /min),对未知物熔点的测定,第一次可快速升温,测定化合物的大概熔点。 5、熔点温度范围(熔程、熔点、熔距)的观察和记录,注意观察时,样品开始萎缩(蹋落) 并非熔化开始的指示信号,实际的熔化开始于能看到第一滴液体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到所有晶 体完全消失呈透明液体时再记下这时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即为该样品的熔点范围 6、熔点的测定至少要有两次重复的数据,每一次测定都必须用新的熔点管,装新样品。进 行第二次测定时,要等浴温冷至其熔点以下约30℃左右再进行。 7、使用硫酸作加热浴液(加热介质)要特别小心,不能让有机物碰到浓硫酸,否则使溶液 颜色变深,有碍熔点的观察。若岀现这种情况,可加人少许硝酸钾晶体共热后使之脱色。采用浓 硫酸作热浴,适用于测熔点在220℃以下的样品。若要测熔点在220℃以上的样品可用其它热浴 液。见兰大、复旦书P431。 8、测定工作结束,一定要等浴液冷却后方可将浓硫酸倒回瓶中。温度计也要等冷却后,用 废纸擦去硫酸方可用水冲洗,否则温度计极易炸裂 9、用熔点仪测熔点见北师大《化学实验规范》P256 四、思考题 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2、样品一定要干燥,并要研成细粉末,往毛细管内装样品时,一定要反复冲撞夯实,管外样品 要用卫生纸擦干净。 3、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缚在温度计旁,并使装样部分和温度计水银球处在同一水平位置,同 时要使温度计水银球处于 b 形管两侧管中心部位。 4、升温速度不宜太快,特别是当温度将要接近该样品的熔点时,升温速度更不能快。一般 情况是,开始升温时速度可稍快些(5℃/min)但接近该样品熔点时,升温速度要慢(1-2℃ /min),对未知物熔点的测定,第一次可快速升温,测定化合物的大概熔点。 5、熔点温度范围(熔程、熔点、熔距)的观察和记录,注意观察时,样品开始萎缩(蹋落) 并非熔化开始的指示信号,实际的熔化开始于能看到第一滴液体时,记下此时的温度,到所有晶 体完全消失呈透明液体时再记下这时的温度,这两个温度即为该样品的熔点范围。 6、熔点的测定至少要有两次重复的数据,每一次测定都必须用新的熔点管,装新样品。进 行第二次测定时,要等浴温冷至其熔点以下约 30℃左右再进行。 7、使用硫酸作加热浴液(加热介质)要特别小心,不能让有机物碰到浓硫酸,否则使溶液 颜色变深,有碍熔点的观察。若出现这种情况,可加人少许硝酸钾晶体共热后使之脱色。采用浓 硫酸作热浴,适用于测熔点在 220℃以下的样品。若要测熔点在 220℃以上的样品可用其它热浴 液。见兰大、复旦书 P431。 8、测定工作结束,一定要等浴液冷却后方可将浓硫酸倒回瓶中。温度计也要等冷却后,用 废纸擦去硫酸方可用水冲洗,否则温度计极易炸裂。 9、用熔点仪测熔点见北师大《化学实验规范》 P256。 四、思考题 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1)熔点管壁太厚。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

(3)熔点管不洁净。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6)加热太快 :(1)管壁太厚样品受热不均匀,熔点测不准,熔点数据易偏高,熔程大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有一针孔,空气会进人,加热时,可看到有气泡从溶液中跑 出接着溶液进入,结晶很快熔化,也测不准,偏低。 (3)熔点管不洁净,等于样品中有杂质,致使测得熔点偏低,熔程加大 (4)样品未完全干燥,内有水分和其它溶剂,加热,溶剂气化,使样品松动熔化,也使 所测熔点数据偏低,熔程加大.样品含有杂质的话情况同上。 (5)样品研得不细和装得不紧密,里面含有空隙,充满空气,而空气导热系数小传热慢 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 (6)加热太快,升温大快,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所以加热不能太快。这 方面是为了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热量由管外传至管内,以使固体熔化。另一方面因观察者不能同 时观察温度计所示度数和样品的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能使此项误差变小。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过熔点时已经熔化的有机化合物再作第二次测定呢?为什么? 答:不可以,这是因为第一次测过熔点后,有时有些物质会产生部分分解,有些会转变成具有 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形式
(3)熔点管不洁净。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 (6)加热太快。 答:(1)管壁太厚样品受热不均匀,熔点测不准,熔点数据易偏高,熔程大。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有一针孔,空气会进人,加热时,可看到有气泡从溶液中跑 出接着溶液进入,结晶很快熔化,也测不准,偏低。 (3)熔点管不洁净,等于样品中有杂质,致使测得熔点偏低,熔程加大。 (4)样品未完全干燥,内有水分和其它溶剂,加热,溶剂气化,使样品松动熔化,也使 所测熔点数据偏低,熔程加大.样品含有杂质的话情况同上。 (5)样品研得不细和装得不紧密,里面含有空隙,充满空气,而空气导热系数小传热慢, 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 (6)加热太快,升温大快,会使所测熔点数据偏高,熔程大,所以加热不能太快。这一 方面是为了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热量由管外传至管内,以使固体熔化。另一方面因观察者不能同 时观察温度计所示度数和样品的变化情况,只有缓慢加热才能使此项误差变小。 2、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过熔点时已经熔化的有机化合物再作第二次测定呢?为什么? 答:不可以,这是因为第一次测过熔点后,有时有些物质会产生部分分解,有些会转变成具有 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形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薄层色谱.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减压蒸馏.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萃取.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水蒸汽蒸馏.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蒸馏、分馏和沸点的测定.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重结晶.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有机实验室常用仪器与使用——玻璃仪器(一).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有机实验室常用仪器与使用——玻璃器皿的洗涤.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基础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教学大纲(二).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教学大纲(一).doc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y(Gravimetric Method).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法小结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and the summary of titration methods.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Oxidation – reduction Titrition Redox Titritio.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络合滴定法 Complex titration.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imetry.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1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富集方法 Methods of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Absorptiometry(Spectrophotometry).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pdf
- 延安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及数据处理.pdf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乙烯的制备和烯烃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乙炔的制备及炔烃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芳烃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醇和酚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羧酸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醛和酮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胺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些杂环化合物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性质实验)糖类物质的性质.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1-溴丁烷的制备.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Diels-Alder反应.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苯乙酮的制备.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环己酮的制备.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环己烯的制备.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肉桂酸的制备.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二苯甲醇的合成.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微波辐射合成正溴丁烷.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溴乙烷的制备.doc
- 深圳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合成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