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哺乳动物一级保护名录)

第五讲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http://vzd.brim.ac.cn/database/bwwz.html 濒危和保护动物信息检索系统
1 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http://vzd.brim.ac.cn/database/bwwz.html 濒危和保护动物信息检索系统

哺乳动物(一级保护名录)
2 哺乳动物(一级保护名录)

蜂猴( Nycticebus coucang) Slow loris 生境:热带、亚热带森林 捕食:用手和嘴在树干和树枝间 捕捉猎物或摘取果实 食物:野果、昆虫、小鸟和鸟蛋。 体型:体长32~35厘米。体重约 1000克 习性:树栖性灵长类动物,喜单 独活动。白天卷曲成球状隐蔽在 大树的树洞里或树叶浓密的枝桠 间休息。夜晚外出觅食。平时运 动十分缓慢,因而叫"懒猴"。在捕 捉昆虫时出手动作迅速准确。与 平常慢吞吞的动作迴然不同。怀 孕期5~6个月,每胎产一仔。幼 仔稍大后,会攀付在母亲背上随 母亲外出觅食活动 分类:哺乳纲灵长目懒猴科 分布:云南南部。中国广西南部 保护: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3 蜂猴(Nycticebus coucang) Slow loris 生境:热带、亚热带森林。 捕食:用手和嘴在树干和树枝间 捕捉猎物或摘取果实。 食物:野果、昆虫、小鸟和鸟蛋。 体型:体长32~35厘米。体重约 1000克。 习性:树栖性灵长类动物,喜单 独活动。白天卷曲成球状隐蔽在 大树的树洞里或树叶浓密的枝桠 间休息。夜晚外出觅食。平时运 动十分缓慢,因而叫"懒猴"。在捕 捉昆虫时出手动作迅速准确。与 平常慢吞吞的动作迥然不同。怀 孕期5~6个月,每胎产一仔。幼 仔稍大后,会攀付在母亲背上随 母亲外出觅食活动。 分类:哺乳纲灵长目懒猴科 分布:云南南部。中国广西南部。 保护: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4
4

5

倭蜂猴 别名风猴、小懒猴,属于懒猴科,学 名为 Bycticebus pygmaeus 倭蜂猴与蜂猴十分相似而体型更小 只有蜂猴的一半大,其身长21-225厘 米,尾长1.2厘米,体重325-425克 头圆,眼圆而大,无颊囊,口、鼻 唇白色。体毛细绒状,多为橙色至赤 褐色 从背部中央至头顶有一深色纹,腹部、 四肢有银灰色光泽 栖息环境、食性与蜂猴相似。倭蜂猴 在中国分布的科学记录是1986年, 时从云南获得的几只活体曾被认为是 蜂猴幼体,但其中一只雌猴却产下1仔 倭蜂猴属于极为稀有而尚未深入进行 研究的低等猴类,其分布范围十分狭 窄,受人为活动干扰相当严重,亟待 加强保护 只产于中国的云南南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 倭蜂猴 别名风猴、小懒猴,属于懒猴科,学 名为 Bycticebus pygmaeus。 倭蜂猴与蜂猴十分相似而体型更小, 只有蜂猴的一半大,其身长21-22.5厘 米,尾长1.2厘米,体重325-425克。 头圆,眼圆而大,无颊囊,口、鼻、 唇白色。体毛细绒状,多为橙色至赤 褐色。 从背部中央至头顶有一深色纹,腹部、 四肢有银灰色光泽。 栖息环境、食性与蜂猴相似。倭蜂猴 在中国分布的科学记录是1986年,当 时从云南获得的几只活体曾被认为是 蜂猴幼体,但其中一只雌猴却产下1仔。 倭蜂猴属于极为稀有而尚未深入进行 研究的低等猴类,其分布范围十分狭 窄,受人为活动干扰相当严重,亟待 加强保护。 只产于中国的云南南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熊猴 别名蓉猴、山地猕猴、阿萨姆猴,属于猴 科( Macaca assamensis) 熊猴个体略大于猕猴,雄性体重8-15千克, 体长55-65厘米;雌性较小,体重5~9千克, 体长42-62厘米。其憨态可搁,体胖如熊, 性情粗暴,故名熊猴。与一般灵长类不同 熊猴的皮下脂肪较多,抗寒能力也比其他 猴类要强。体毛蓬松棕黄色,面部呈肉红 色。与猕猴相比,其头大、面长、吻部突 出。头顶具“发旋”,从中间向四周发散, 头、颈毛发为淡黄色,体毛稍具光泽,臀 部周围多毛。尾下垂,其长近体长的一半 毛稀呈褐色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高山森林。为昼行 性动物,杂食,多以20-30只结群。啼声 有如犬吠且略带哑声,性情不似猕猴活跃, 但遇险逃遁的速度十分迅捷 产于云南、广西、西藏、贵州等地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7 熊 猴 别名蓉猴、山地猕猴、阿萨姆猴,属于猴 科(Macaca assamensis)。 熊猴个体略大于猕猴,雄性体重8-15千克, 体长55-65厘米;雌性较小,体重5~9千克, 体长42-62厘米。其憨态可搁,体胖如熊, 性情粗暴,故名熊猴。与一般灵长类不同, 熊猴的皮下脂肪较多,抗寒能力也比其他 猴类要强。体毛蓬松棕黄色,面部呈肉红 色。与猕猴相比,其头大、面长、吻部突 出。头顶具“发旋”,从中间向四周发散, 头、颈毛发为淡黄色,体毛稍具光泽,臀 部周围多毛。尾下垂,其长近体长的一半, 毛稀呈褐色。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高山森林。 为昼行 性动物,杂食,多以20-30只结群。 啼声 有如犬吠且略带哑声,性情不似猕猴活跃, 但遇险逃遁的速度十分迅捷。 产于云南、广西、西藏、贵州等地。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8

湾猴 别名黑肢猴、岩栖猕猴,属于猴科,学 名为 Macaca cyclopis 台湾猴体型与猕猴相似,雄性体长44- 54厘米,雌性体长36-45厘米,雄性成 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尾长为体长的 分之二。体毛多为蓝灰石板色或灰褐色, 面部呈肉红色。额部裸露无毛, 颜色灰黄,头部圆且具厚毛,两颊密 生浓须,顶毛向后披,手足均为黑色, 故又名黑肢猴。 尾基部为橄榄色,其端部为灰色,尾中 部具明显的黑色条纹 台湾猴为中国特有种,栖息于岩壁和山 林之中,为半地栖动物,取食各种野果 树叶、昆虫,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 瓜果。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 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每胎产 1仔。寿命可达20岁 产于台湾省的南部和中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9 台湾猴 别名黑肢猴、岩栖猕猴,属于猴科,学 名为 Macaca cyclopis 。 台湾猴体型与猕猴相似,雄性体长44 - 54厘米,雌性体长36 -45厘米,雄性成 体明显大于雌性个体,尾长为体长的三 分之二。体毛多为蓝灰石板色或灰褐色, 面部呈肉红色。额部裸露无毛, 颜色灰黄,头部圆且具厚毛, 两颊密 生浓须,顶毛向后披,手足均为黑色, 故又名黑肢猴。 尾基部为橄榄色,其端部为灰色,尾中 部具明显的黑色条纹。 台湾猴为中国特有种,栖息于岩壁和山 林之中,为半地栖动物,取食各种野果、 树叶、昆虫,有时也盗食农家的谷物和 瓜果。多结成一雄多雌的家族群,以一 体魄强壮的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每胎产 1仔。寿命可达20岁。 产于台湾省的南部和中部。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0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讲 植物的环境生理与抗逆栽培.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讲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讲 植物的成花与花期调控.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讲 植物的生长和运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讲 植物生长物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讲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讲 植物的呼吸作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讲 植物的矿质营养与氮素同化.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讲 植物的水分代谢.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讲 植物细胞和组织.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doc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节 病毒.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三节 霉菌.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二节 亚病毒.ppt
- 四川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合成代谢.ppt
- 四川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ppt
- 四川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细胞.ppt
- 天水师范学院:《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蕨类植物.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保护动物——爬行、两栖和鱼类).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保护动物——鸟类).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一讲 动物保护的内容及意义(翁朝红).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二讲 动物学的基本知识.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三讲 生物多样性保护.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四讲 动物的痛苦和动物的福利及 保健.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生命化学基础(化学专业)教学大纲.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教学大纲.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生物膜的组成和性质、生物膜的分子结构、生物膜的物质运送、人工模拟膜.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一章 氨基酸与蛋白质.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七章 核酸(通论).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核酸的结构.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三章 氨基酸分解代谢.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九章 DNA的复制与修复.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五章 糖与糖代谢 §5.1 糖的生物学作用 §5.2 糖酵解作用 §5.3 柠檬酸循环.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八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谢.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