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合成代谢

第五章光合作用和合成代谢 绿色植物 藻类 光合细菌
第五章 光合作用和合成代谢 绿色植物 藻类 光合细菌

第一节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和概念 6C02+6Hd色植物 CH12O+60 2 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放出02 细菌的光合作用是不产02的
一、光合作用的发现和概念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绿色植物 光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放出O2 细菌的光合作用是不产O2的。 第一节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 树重76.7kg 泥土仅减少0.1kg 1642年比利时科学家He|mont 小树重2.3kg 花盆和泥土 共计90.8kg e e ③6 5年后 e 显微镜气孔 )地/1770年英国牧师 e Priestley 大玻璃罩老鼠蜡烛
1770年英国牧师 Priestley 大玻璃罩 老鼠 蜡烛 显微镜 气孔 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 1642年 比利时科学家Helmont

光能 H2 ADP 类囊体 ATP NADP NADPH CaLvin循环 CO 葡萄糖 1941年同位素示踪0O2+H280—0H20+18 证明:H20光解放出02
1941年 同位素示踪 CO2 + H2 18O CH2O + 18O2 证明:H2O光解放出O2

叶绿体和光合膜 cell wall nucleus vacuole chloroplast 光合膜是植物利用光 能制造食物的最重要 场所。 会
叶绿体和光合膜 光合膜是植物利用光 能制造食物的最重要 场所

光合作用的简单机理 1.光合色素与光系统 光合色素:作用中心色素,少数叶绿素a分子 聚光色素一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光系统:由叶绿素分子及其蛋白复合物、天线色素系统和电 子受体等组成的功能单位。 光系统I(PSI)含有被称为“P700”的高度特化的叶绿素a 光系统II(PSII)含有被称为“P680”高度特化的叶绿素a
光合色素:作用中心色素,少数叶绿素a分子 聚光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光系统:由叶绿素分子及其蛋白复合物、天线色素系统和电 子受体等组成的功能单位。 光系统I(PSI)含有被称为“P700”的高度特化的叶绿素a 光系统II(PSII)含有被称为“P680”高度特化的叶绿素a 1.光合色素与光系统 二、光合作用的简单机理

0 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 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CH2 H2 CH3 藻胆素等 CH3 CH2 CH3 叶绿素a启动光反应 CH CH3 CH3 CH CH CH3 CH3 C CH2 CH300
▪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 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 藻胆素等 叶绿素a启动光反应

电子跃迁到一个更高 的能级上,光子的能 量被分子吸收 稳定的生物分子 电子跃迁后激发态 到光子的激发 有两种发展趋势 能量以荧光或者 逃逸的电子被另 热的方式散发 个分子所接纳 此分子被还原 电子又回到基态 电子逃逸,核被氧化,带正电荷 叶绿素分子被可见光激发,在光子驱动下发生得失电子反应 光化学反应
激发态 叶绿素分子被可见光激发,在光子驱动下发生得失电子反应 ---光化学反应

2、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光的吸收、传递和转化(生成ATP和 NADPH)。(在类囊体膜上进行) 暗反应: 用光反应所形成的能量(ATP和 NADPH) 将二氧化碳合成糖类。(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光反应: 光的吸收、传递和转化(生成ATP和 NADPH)。(在类囊体膜上进行) 暗反应: 用光反应所形成的能量(ATP和NADPH), 将二氧化碳合成糖类。(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2、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氧化碳同化的途径 1.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 化的基本途径 2.C4途径:二氧化碳先被固定再进入卡尔 文循环 3.景天科植物酸代谢
1.卡尔文循环: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 化的基本途径 2.C4途径:二氧化碳先被固定再进入卡尔 文循环 3.景天科植物酸代谢 二氧化碳同化的途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四川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ppt
- 四川农业大学:《普通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细胞.ppt
- 天水师范学院:《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蕨类植物.ppt
- 天水师范学院:《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复习思考题、第四章 苔藓植物(Bryophyta).ppt
- 天水师范学院:《植物分类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孢子植物小结.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九讲 能够传染致病的蛋白质粒子(普列昂).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八讲 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七讲 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十二讲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十一讲 环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十一讲 环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ppt
- 上海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PPT教学课件_第十讲 多利羊带来的挑战与图惑.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二级保护动物(鸟类).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日本七鳃鳗.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2000年国际自然保护组织公布的濒危动物.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世界濒危珍稀动物(鸟类).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第十讲 保护动物从我做起.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doc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doc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二)第九讲 动物保护立法.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二节 亚病毒.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第三节 霉菌.ppt
- 山东农业大学:《微生物学 MICROBI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第一节 病毒.ppt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绪论.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讲 植物细胞和组织.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讲 植物的水分代谢.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讲 植物的矿质营养与氮素同化.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讲 植物的光合作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讲 植物的呼吸作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讲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与分配.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讲 植物生长物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讲 植物的生长和运动.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讲 植物的成花与花期调控.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讲 植物的成熟与衰老.doc
- 《植物与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讲 植物的环境生理与抗逆栽培.doc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哺乳动物一级保护名录).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保护动物——爬行、两栖和鱼类).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保护动物——鸟类).ppt
- 集美大学:《动物保护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一)第五讲 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类保护动物——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