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教师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5
文件大小:7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教师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师版)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通假本字句子 通假本字 (1)趋而辟之 (5)使子路反见之 (2)与其从辟人之士辟避(6)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与欤 3)植其杖而芸芸耘(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而辟尔 ()见其二子焉见现(8)今之从政者殆而而尔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 活用类型句子 活用类型 (1)孔子沐浴而朝 「名作动「(4)杀鸡为黍而食之 动词作使动 (2)子路从而后 名作动(5)见其二子焉 动词作使动 (3)止子路宿 动词作使(6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形容词作使 、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句中义今义句子句中义今义 (1)来者犹可追 未来的岁来的人(3)子路从而后跟着…然后, 接着 2)道之不行,已知之「不被推行不好,不允(4)遇丈人老人 子的 矣 许 父亲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类型 句子 类型 (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 (5)子路宿于石门状后 (2)子路行以告 省略 6)而谁以易之 疑宾前 (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省略 (7)莫己知也 否宾前 4)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疑宾前 (8)末之难矣 否宾前 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公曰:“告夫三子。”夫执舆者为谁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 也而谁以易之 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D.何德之衰岂若从辟世之 士哉 1.A【夫:那;B连词,因为价词,跟,同;C连词,然后连词,表修饰,相 当于“着”;D指示代词,这样结构助词,的】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师版)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通假 字 本字 句子 通假 字 本字 ⑴趋而辟之 辟 避 ⑸使子路反见之 反 返 ⑵与其从辟人之士 也 辟 避 ⑹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与 欤 ⑶植其杖而芸 芸 耘 ⑺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而 辟 尔 避 ⑷见其二子焉 见 现 ⑻今之从政者殆而 而 尔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 句子 活用类型 句子 活用类型 ⑴孔子沐浴而朝. 名作动 ⑷杀鸡为黍而食.之 动词作使动 ⑵子路从而后. 名作动 ⑸见.其二子焉 动词作使动 ⑶止.子路宿 动词作使 动 ⑹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形容词作使 动 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句子 句中义 今义 句子 句中义 今义 ⑴来者..犹可追 未来的岁 月 来的人 ⑶子路从而..后 跟着… 却 然后, 接着 ⑵道之不行..,已知之 矣 不被推行 不好,不允 许 ⑷遇丈人.. 老人 妻子的 父亲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类型 句子 类型 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判断 ⑸子路宿于石门 状后 ⑵子路行以告 省略 ⑹而谁以易之 疑宾前 ⑶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省略 ⑺莫己知也 否宾前 ⑷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疑宾前 ⑻末之难矣 否宾前 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 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 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 也 而谁以.易之 C.孔子沐浴而.朝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D.何德之.衰 岂若从辟世之. 士哉 1.A【夫:那;B 连词,因为/介词,跟,同;C 连词,然后/连词,表修饰,相 当于“着”;D 指示代词,这样/结构助词,的】 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

A.往者不可谏(规劝) 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 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擾而不辍(停止)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 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道义) 2.B【A谏:匡正,挽回;C植:立、插;D义:宜,应该】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 不与易也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 ②不同,③④同 3.B【①句末语气助词,不译;②助词,…的(事物);③通“欤”,句末语 气助词,相当于“吗”;④介词,跟同】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 行以告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 ②不同,③④同 4.D【①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音节助词,不译;③④介词,把,后 面都省略了“之”】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 ②不同,③④同 5.D【①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吗;②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③④兼词, 于之(在他面前/向他们)】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至,则行矣②深则厉,浅则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 ②不同,③④同 6.B【①连词,却;②连词,就;③动词,是;④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陈恒弑其君 B.植其杖而芸 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7.C【助词,加强反请语气,难道;其余为第三人称代词】 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子路从而后 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 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 可而为之者与

A.往者不可谏.(规劝) 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 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耰而不辍.(停止)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 植.(种植)其杖而芸 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道义) 2.B【A 谏:匡正,挽回;C 植:立、插;D 义:宜,应该】 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君曰“告夫三子”者. ②往者.不可谏 ③是鲁孔丘与. ④天下有道,丘 不与.易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 ②不同,③④同 3.B【①句末语气助词,不译;②助词,…的(事物);③通“欤”,句末语 气助词,相当于“吗”;④介词,跟同】 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②如之.何其废之 ③明日,子路行,以.告 ④子路 行以.告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 ②不同,③④同 4.D【①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音节助词,不译;③④介词,把,后 面都省略了“之”】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子见夫子乎. ②有心哉,击磬乎. ③见其二子焉. ④使子路问津焉.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 ②不同,③④同 5.D【①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吗;②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③④兼词, 于之(在他面前/向他们)】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至,则.行矣 ②深则.厉,浅则揭 ③夫执舆者为.谁 ④何以伐为.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 ②不同,③④同 6.B【①连词,却;②连词,就;③动词,是;④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陈恒弑其.君 B.植其.杖而芸 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7.C【助词,加强反诘语气,难道;其余为第三人称代词】 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子路从而.后 A.植其杖而.芸 长沮、桀溺耦而.耕 B.子路拱而.立 杀鸡为黍而.食之 C.趋而.辟之 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是知其不 可而.为之者与

8.D【例句与D均为连词,表转折,却;A承接连词,然后连词,表修饰,相 当于“着”;B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 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接连词,那么】 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告发 (他)。】 B.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从政的人岌岌可危了!】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他们)一起来从 事改革了。】 D.吾已矣夫!【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 9.A【“告发(他)”应译为:禀报】 10.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自己停止了吧。 C.果哉!末之难矣。【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请难他了。】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路走不通,早就知道了。】 10.C【正确译文:A此人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B没有人 了解自己,那就洁身自好算了吧。D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能,也早就知道了。】 六、重点段落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1~14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速,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溳溳者,天下貨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 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擾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 同群,聂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8·6) 列句子中加黑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险 B.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极而不辍 赋:停止 11.C【易:改变,改革】 12.选出下列加黑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①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②趋而辟之 B.①是鲁孔丘与 ②丘不与易也 C.①何德之衰 ②不得与之言 D.①而谁以易之 ②子路行以告 12.A【A均表表修饰,可译为“着”;B①通“欤”,吗,②跟,同;C①这 样,②他;D①跟,同,②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 13.下面对这段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的得道隐士

8.D【例句与 D 均为连词,表转折,却;A 承接连词,然后/连词,表修饰,相 当于“着”;B 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C 连词,表修饰,相当于“着”/承接连词,那么】 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告发 (他)。】 B.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从政的人岌岌可危了!】 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他们)一起来从 事改革了。】 D.吾已矣夫!【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 9.A 【“告发(他)”应译为:禀报】 10.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自己停止了吧。】 C.果哉!末之难矣。【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路走不通,早就知道了。】 10.C【正确译文:A 此人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B 没有人 了解自己,那就洁身自好算了吧。D 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能,也早就知道了。】 六、重点段落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1~14 题。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 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 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 1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从政者殆而 殆:危险 B.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赋:停止 11.C【易:改变,改革】 12.选出下列加黑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①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②趋而辟之 B.①是鲁孔丘与 ②丘不与易也 C.①何德之衰 ②不得与之言 D.①而谁以易之 ②子路行以告 12.A【A 均表表修饰,可译为“着”;B①通“欤”,吗,②跟,同;C①这 样,②他;D①跟,同,②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 13.下面对这段选文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 污的得道隐士

B.接舆经过孔子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 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 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13.B【应是把孔子比作凤凰】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答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答 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答: 14.①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②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 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荡不安,那么(你)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 状况呢?③飞禽走兽是不能跟它们同群共处的,(我)如果不跟世上的人群相 处又能跟谁呢?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5~18题。 子路从(夫子)而后,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 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 乱大伦。君子之什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5.你能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吗? (1)植其杖而芸( (2)使子路反见之( 1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1)植其杖而芸()(2)止子路宿()(3)欲洁其身(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答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 答

B.接舆经过孔子时的狂歌,把自己比作衰退的凤凰,委婉地规劝孔子趁 早退出从政之路。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 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13.B【应是把孔子比作凤凰】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答: 。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答: 。 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答: 。 14.①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②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 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荡不安,那么(你)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 状况呢?③飞禽走兽是不能跟它们同群共处的,(我)如果不跟世上的人群相 处又能跟谁呢?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15~18 题。 子路从(夫子)而后,遇丈人①,以杖②荷蓧③。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 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 “不仕无义④。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 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5.你能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吗? (1)植其杖而芸( ) (2)使子路反见之( ) 16.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1)植.其杖而芸( )(2)止.子路宿( )(3)欲洁.其身( ) 17.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答: 。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答: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答 18.文中的“丈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孔子对他又持什么 态度? 答 15.(1)芸一耘(2)反一返 16.(1)插(2)留(3)使……高洁 17.(1)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 (2)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做他应该做的事。 18.隐居不仕的高人。对孔子等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表示不 满和讽刺。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洁其身,而乱大伦”的处世态度,给予严厉 的批评。 七、名句背诵检测 (1)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2)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3)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4)欲洁其身, 而乱大伦 (5)长幼之节, 君臣之 ?不可废也/ 如之何其废之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答: 。 18.文中的“丈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对孔子持什么态度?孔子对他又持什么 态度? 答: 。 15.(1)芸—耘(2)反—返 16.(1)插(2)留(3)使……高洁 17.(1)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 (2)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3)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做他应该做的事。 18.隐居不仕的高人。对孔子等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表示不 满和讽刺。对丈人那种逃避现实“洁其身,而乱大伦”的处世态度,给予严厉 的批评。 七、名句背诵检测 ⑴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⑵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⑶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⑷欲洁其身, 。而乱大伦 ⑸长幼之节, ;君臣之义, ?不可废也/ 如之何其废之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