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网络化仪器

E讲林君教授 2004628
网 络 化 仪 器 主讲: 林君 教授 2004.6.28

主要内容: ※概述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 ※嵌入式 Internet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 ※IEEE1451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
主要内容: 概述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 嵌入式Internet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 IEEE1451网络化智能传感器标准

、概述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发展,再加上 测控任务的复杂化以及远程监测任务等迫切需求, 促进了测控仪器向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网络化仪器包括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分布 式测控仪器、基于 Internet/ Intranet的虚拟仪器 嵌入式 Internet的网络化仪器、基于IEE1451标 准的智能传感系统以及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网络 化仪器系统等。 它们在智能交通,信息家电、家庭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及远程医疗等众多领域得 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概 述 • 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发展,再加上 测控任务的复杂化以及远程监测任务等迫切需求, 促进了测控仪器向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 网络化仪器包括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的分布 式测控仪器、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虚拟仪器、 嵌入式Internet的网络化仪器、基于IEEE1451标 准的智能传感系统以及基于无线通讯网络的网络 化仪器系统等。 • 它们在智能交通,信息家电、家庭自动化、 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及远程医疗等众多领域得 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 >概述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概念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软件技术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发展
二、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 ➢概述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概念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软件技术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发展

1.概述 网络技术是推动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 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核心技术,它的出 现使得整个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 极大的变化
1.概述 网络技术是推动信息产业及相关产业, 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核心技术,它的出 现使得整个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 极大的变化

Web的简要介绍 Web技术在 Internet上的快速发展,导致 Web/ Browser(以下简写为W/B)这一软件应用模型 的流行。 W/B模型是C/S模型的衍生,这一模型奉行“瘦 客户/胖服务器”的理念,把主要的应用程序放在服 务器上,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环境,就可根据需要 从服务器下载应用程序来完成所需要的任务。 这使应用程序的维护更方便,工作量主要集中 在服务器端,开发工作量较小,成本较低。而且Web 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深受广大用 户的欢迎
• Web 技术 在Internet 上的快速 发展 ,导 致 Web/Browser(以下简写为W/B)这一软件应用模型 的流行。 • W/B模型是C/S模型的衍生,这一模型奉行“瘦 客户/胖服务器”的理念,把主要的应用程序放在服 务器上,客户端只需要浏览器环境,就可根据需要 从服务器下载应用程序来完成所需要的任务。 • 这使应用程序的维护更方便,工作量主要集中 在服务器端,开发工作量较小,成本较低。而且Web 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因此深受广大用 户的欢迎。 ▪ Web的简要介绍

目前除了作为 nternet上组织和发布信息的有 力工具之外,还广泛应用在包括MIS、GIS、电子 商务和分布式计算等诸多应用领域中,并导致 Intranet和 Extranet的产生和发展。 未来的 Internet将不仅仅只连接计算机和终端, 仪器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汇接于 Internet平台时使 得人们可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跟任何对象进 行任何方式的信息交流”, Web tv、 Web tel由此 产生并得到了应用。 Web渗透到仪器领域,是仪器领域内的一次重 要革新,这正是 Internet非凡影响力的表现
• 目前除了作为Internet上组织和发布信息的有 力工具之外,还广泛应用在包括MIS、GIS、电子 商务和分布式计算等诸多应用领域中,并导致 Intranet和Extranet的产生和发展。 • 未来的Internet将不仅仅只连接计算机和终端, 仪器设备、消费电子产品汇接于Internet平台时使 得人们可以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方跟任何对象进 行任何方式的信息交流” ,Web TV、Web Tel由此 产生并得到了应用。 • Web渗透到仪器领域,是仪器领域内的一次重 要革新,这正是Internet非凡影响力的表现

虚拟仪器与智能仪器的简要对比: 智能仪器在模拟仪器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 展,应用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可以通过标准 的IEEE488接口连接到普通计算机,仪器内部一般 内置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但是由于IEEE488接口传输速度有限,智能仪 器存在着实时性差、价格昂贵、扩展能力低以及开 放性差的缺点,而且智能仪器也是由厂商定义的, 用户通常是无法改变的。 虚拟仪器(ⅥI)克服了上述缺点,而将Web和 虚拟仪器结合起来,使Ⅵ拓展到真正的分布式网 络测试应用环境中去,可以丰富测试手段,提高测 试效率,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效的资源
• 智能仪器在模拟仪器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 展,应用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可以通过标准 的IEEE488接口连接到普通计算机,仪器内部一般 内置有处理器和存储器。 • 但是由于IEEE488接口传输速度有限,智能仪 器存在着实时性差、价格昂贵、扩展能力低以及开 放性差的缺点,而且智能仪器也是由厂商定义的, 用户通常是无法改变的。 • 虚拟仪器(VI)克服了上述缺点,而将Web和 虚拟仪器结合起来,使 VI拓展到真正的分布式网 络测试应用环境中去,可以丰富测试手段,提高测 试效率,充分合理地利用有效的资源。 ▪ 虚拟仪器与智能仪器的简要对比:

2.基于Web的虚拟仪器概念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ⅥI),简单说就是 把Ⅵ技术和面向 Internet的Web技术二者有机 结合所产生的新的Ⅵ技术。 形象地说,Ⅵ的主要工作是把传统仪器 的前面板移植到普通计算机上,利用计算机 的资源处理相关的测试需求;基于Web的Ⅵ则 更进一步,它是把仪器的前面板移植到Web页 面上,通过Web服务器处理相关的测试需求
2.基于Web的虚拟仪器概念 基于Web的虚拟仪器( VI),简单说就是 把VI技术和面向Internet的Web技术二者有机 结合所产生的新的VI技术。 形象地说,VI的主要工作是把传统仪器 的前面板移植到普通计算机上,利用计算机 的资源处理相关的测试需求;基于Web的VI则 更进一步,它是把仪器的前面板移植到Web页 面上,通过Web服务器处理相关的测试需求

VI技术: ⅥI的两大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 术,而正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网络化带来了整个 社会的网络化,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一技术 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Ⅵ技术领域里来 Ⅵ依靠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高性能的显示 技术,高速的存储系统,丰富的外部设备;同时V 还有计算机丰富的软件系统,包括网络化的操作系 统(如 Windows n)、应用软件(如 Internet Explorer)和网络性能非常强的Ⅵ软件(如 National Instrument公司的 ComponentWorks, G Web server 等)。所有这些使Ⅵ系统本身具备了强大的网络能 力
VI的两大技术基础是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 术,而正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网络化带来了整个 社会的网络化,所以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一技术 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VI技术领域里来。 VI依靠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高性能的显示 技术,高速的存储系统,丰富的外部设备;同时VI 还有计算机丰富的软件系统,包括网络化的操作系 统 ( 如 Windows NT) 、 应 用 软 件 ( 如 Internet Explorer)和网络性能非常强的VI软件(如National Instrument公司的ComponentWorks,G Web Server 等)。所有这些使VI系统本身具备了强大的网络能 力。 ▪ VI技术: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虚拟仪器 Virtual Instrumentation——Computer Based Instruments.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智能仪器设计实例(2/2).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智能仪器设计实例(1/2).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智能仪器可测试性设计.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智能仪器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智能仪器软件设计.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智能仪器的基本数据处理算法(2/2).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智能仪器的基本数据处理算法(1/2).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人机对话与数据通信.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智能仪器的数据采集技术.ppt
- 吉林大学:《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主讲:林君).ppt
- 中央空调水路系统设计教程:空气调节的水系统.pdf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目录.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5 压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4 电涡流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3 电容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2 差动变压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变阻抗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1 自感式传感器.ppt
- 成都信息工程(成都信工学院):电子工业出版社《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电阻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2 压阻式传感器.ppt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1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2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3 频域模型.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4 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5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引言、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6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引言、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7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8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形定常系统的稳定性).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09 扰动下对稳态误差及减小稳态误差的措施.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0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典型环节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1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典型环节的幅相曲线).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2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3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4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5 控制系统的校正(1/2).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讲义)15 控制系统的校正(2/2).doc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1讲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程向红).ppt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2讲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3讲 传递函数及其性质、典型元部件的传递函数.ppt
- 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04讲 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及其基本组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