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制剂检验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Routine Check)

第三章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技术 (Routine Check) 概述 一、常规检查的定义 常规检查是以各种剂型的基本属性(通性)为指标,对药品 的有效性、稳定性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项检验工作。 二、常规检查的意义 剂型的基本属性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亦是评价药品 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某一制剂连其所属剂型的基本属性都不 具备,那就很难说它是一个合格的药品。常规检查大多使用经 典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药品 的内在质量,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缺乏内在 质量标准的中药制剂,则显得尤为重要
概 述 一 、常规检查的定义 常规检查是以各种剂型的基本属性(通性)为指标,对药品 的有效性、稳定性进行控制和评价的一项检验工作。 二、常规检查的意义 剂型的基本属性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亦是评价药品 质量的重要指标,如果某一制剂连其所属剂型的基本属性都不 具备,那就很难说它是一个合格的药品。常规检查大多使用经 典的检测方法,简便易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药品 的内在质量,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缺乏内在 质量标准的中药制剂,则显得尤为重要

三、常规检查的项目 主要包括:水分、重量差异、崩解(溶散)射 限、pH值、相对密度、乙醇量、可见异物检查等 十几项。在药典附录制剂通则中,对各种制剂的 检查项目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不同的剂型其检查 项目亦不尽相同
三、常规检查的项目 主要包括:水分、重量差异、崩解(溶散)时 限、 pH值、相对密度、乙醇量、可见异物检查等 十几项。在药典附录制剂通则中,对各种制剂的 检查项目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不同的剂型其检查 项目亦不尽相同

第一节水分测定法 (Moisture Test) 一、定义 水分测定系指固体制剂中会水量的测定。 二、意义 固体制剂中含水量的多少,对其理化性质、稳定 性以及医疗作用等均有影响,是控制制剂质量的一 项重要指标。 《中国药典》收载了四种水分测定法,即第一法 (烘干法)、第二法(甲苯法)、第三法(减压干 燥法)和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一 、定义 水分测定系指固体制剂中含水量的测定。 二、意义 固体制剂中含水量的多少,对其理化性质、稳定 性以及医疗作用等均有影响,是控制制剂质量的一 项重要指标。 《中国药典》收载了四种水分测定法,即第一法 (烘干法)、第二法(甲苯法)、第三法(减压干 燥法)和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三、测定方法 (一)预处理 测定时,一般先将制剂供试品破碎成直 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减压干燥法 测定时,需将供试品过二号筛
(一)预处理 测定时, 一般先将制剂供试品破碎成直 径不超过3mm的颗粒或碎片。减压干燥法 测定时,需将供试品过二号筛

(二)第一法(烘干法) 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例如板蓝根颗粒、 地奥心血康胶囊、二至丸等。 1.测定原理 供试品在100℃~105℃下连续干燥,挥尽其中的水分,根据 减失的重量,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2.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 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 在100℃~105℃干燥5小附,将瓶盖盖好,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下干燥1小时,冷却, 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g为上。根据减失的重 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本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例如板蓝根颗粒、 地奥心血康胶囊、二至丸等。 1.测定原理 供试品在100℃~105℃下连续干燥,挥尽其中的水分,根据 减失的重量,即可计算出供试品中的含水量(%)。 2.操作方法 取供试品 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 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 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下干燥1小时, 冷却, 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 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3.注意事项 干燥至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g以下。 4.计算 水分含量(%)=(m-m2)/m,×100% m为测试前供试品和称量瓶重量,g m2为干燥后供试品和称量瓶重量,8 m为供试品重量,8 5.结果判新 将计算结果与药品标准的含水量限度比较,若低于 或等于限度则待合规定,若高于限度则不待合规定
3.注意事项 干燥至恒重是指连续两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 4.计算 水分含量(%)=(m1- .m2 )/ms×100% ml 为测试前供试品和称量瓶重量,g m2 为干燥后供试品和称量瓶重量,g ms 为供试品重量,g 5.结果判断 将计算结果与药品标准的含水量限度比较,若低于 或等于限度则符合规定,若高于限度则不符合规定

6.应用实例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的水分测定 本品为不会挥发性成分的制剂,故选用第一法(烘 干法)测定其水分含量。 围
6.应用实例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的水分测定 本品为不含挥发性成分的制剂,故选用第一法(烘 干法)测定其水分含量

(三)第二法(甲养法) 本法适用于蜜丸类(大蜜丸、小蜜丸)制剂和含辉发性成 分的药品,例二陈丸、六味地黄丸等。本法消除了辉发性成分 的干扰,准确度较高。但样品的消耗量大,且用过的样品不能 回收利用,不适合贵重药材的水分测定。 1.测定原理 将供试品和与甲苯(相对密度0.866)混合蒸馏,水分、挥 发性成分可随同甲苯一同馏出。水与甲苯不相混溶,收集于水 分测定管下层,而挥发性成分溶于甲苯,并与其一同收集于水 分测定管上层,水与挥发性成分完全分离。因为水的相对密度 为1.000,故可直接测出(读取)供试品水的重量(g),并计 算出制剂中的含水量(%)
本法适用于蜜丸类(大蜜丸、小蜜丸)制剂和含挥发性成 分的药品,例二陈丸、六味地黄丸等。本法消除了挥发性成分 的干扰,准确度较高。但样品的消耗量大,且用过的样品不能 回收利用,不适合贵重药材的水分测定。 1.测定原理 将供试品和与甲苯(相对密度0.866)混合蒸馏,水分、挥 发性成分可随同甲苯一同馏出。水与甲苯不相混溶,收集于水 分测定管下层,而挥发性成分溶于甲苯,并与其一同收集于水 分测定管上层,水与挥发性成分完全分离。因为水的相对密度 为1.000,故可直接测出(读取)供试品水的重量(g),并计 算出制剂中的含水量(%)

2.操作方法(P86) 3.注意事项(P87) 4.计算 水分含量(%)=m/m,x100% mwB管中水的重量,g m供试品重量,g 5.结果判断(P87)
2.操作方法(P86) 3.注意事项(P87) 4.计算 水分含量(%)= mw/ms100% mw B管中水的重量,g ms 供试品重量,g 5.结果判断(P87)

(四)第三法(减压干爆法) 本法适用于含有辉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例如,麝香保心 丸、灵宝护心丹等。且样品消耗量少,用过的样品可以回收再 利用。 1.测定原理 在室温减压条件下,供试品所含水分被新鲜五氧化二磷 (P,O5)干燥剂吸收,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含水量(6)
本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例如,麝香保心 丸、灵宝护心丹等。且样品消耗量少,用过的样品可以回收再 利用。 1.测定原理 在室温减压条件下,供试品所含水分被新鲜五氧化二磷 (P2O5)干燥剂吸收,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含水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制剂检验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Modern Test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ppt
-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 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课程授课教案(七年制).pdf
-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课程教学大纲 Jingui Yaolue.pdf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专业使用).doc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炮制学》课程教学大纲(中药专业、中药制药专业).doc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he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al.doc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学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五年制、针灸推拿五年制、全科医学等专业教学用).doc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Diagno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oc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叶类药材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果实和种子类生药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中成药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花类药材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根茎类药材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皮类药材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全草类生药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根类药材的鉴定.ppt
- 石河子大学:《生药学》课程备考复习提要(含试题,无答案).doc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制剂检验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ppt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制剂检验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Content Determination).ppt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中药制剂检验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中药制剂的杂质检查技术(Check of Foreign Matter).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4章 中药鉴定学-总论(主讲:陈科力).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12.1)藻、菌、地衣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二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12.2)藻、菌、地衣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三章 树脂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四章 其他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五-十六章 动物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七-十八章 矿物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5.1)根和根茎类-1 狗脊 Rhizoma Cibotii 绵马贯众 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5.2)根和根茎类-3 甘草-人参.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5.3)根和根茎类-5 木香、白术、石菖蒲.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5.4)根和根茎类-6 天南星-半夏、天麻.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5.5)根和根茎类-7 百部、贝母.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皮类药材.ppt
-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药学鉴定》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叶类中药.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