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苯的直接羟基化研究

苯的直接羟基化研究 实验目的 掌握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及其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熟悉常规合成设备的使用;熟练的掌握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苯酚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及色质联用等的使用; 了解绿色合成方法学的基本思想及一步合成法的操作; 培养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 实验原理: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己内酰胺、苯胺 等的生产。工业上苯酚除了从煤和石油的馏分中提取外,其余均用化学法合成,其方法甚多, 如环己酮-环己醇法、甲苯-苯甲酸法和异丙苯法。其中,异丙苯法产量最高,但该法需要三 步化学反应,流程长,生产成本受副产物丙酮的价格的影响,且生产过程中有含酚废水排出, 污染环境。 传统的异丙苯法生产工艺: (1)丙烯和苯进行烃化反应得到异丙苯,可以采用气相法或液相法。 C6H6+CH2=CH-CH3→C6H5-CH-(CH3)2+110.5kJ/mol (2)用空气或氧气将异丙苯氧化,生成过氧化氢(cumene hydroperoxide,简称 CHP)。 C6H5-CH-(CH3)2 + O2 → C6H5C(CH3)2OOH + 132.2kJ/mol (3)将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 C6H5-C(CH3)2OOH → C6H5OH + CH3COCH3 + 223.9kJ/mol 因此,开发由苯直接一步法制苯酚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各国都致力于苯直接羟 基化的研究。我们试图直接在苯中,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和催化剂,得到下列目标反应: C6H6(l)+ [O] Cat C6H5OH(l)+ H2O(l) 目前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苯与一氧化二氮反应;(2)苯与 分子氧直接氧化法 ;(3)苯与双氧水直接氧化。研究虽然很多,但都存在不足,如:以 N20 作氧化剂的气相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成本也太高;以 O2 (空气)作氧化剂廉价易得,有成 本优势,气相分子氧氧化液相苯,反应温度不高,但反应的收率和选择性都不好;以 H2O2 作氧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但苯酚收率太低,选择性低,总的说来,用 H2O2 做氧化剂,在实验室条件下便于达到,相比用 O2 (空气)作氧化剂苯酚的收率和选择性相对 较高,因此本实验选用 H2O2 做氧化剂来进行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研究。 实验步骤 1.催化剂的制备 目前用于本实验的催化剂种类非常多,在实验室的条件能达到 20%以上的收率和 90%以上的 苯酚的选择性。本实验中采用的固体催化剂,选择适当的载体,负载一定量的活性组分,采 用浸渍法或共浸渍法制备。 2.实验装置与方法
苯的直接羟基化研究 实验目的 掌握化学反应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及其在合成反应中的应用; 熟悉常规合成设备的使用;熟练的掌握在实验室条件下合成苯酚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及色质联用等的使用; 了解绿色合成方法学的基本思想及一步合成法的操作; 培养学生进行综合性实验的能力。 实验原理: 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酚醛树脂、双酚A、环氧树脂、己内酰胺、苯胺 等的生产。工业上苯酚除了从煤和石油的馏分中提取外,其余均用化学法合成,其方法甚多, 如环己酮-环己醇法、甲苯-苯甲酸法和异丙苯法。其中,异丙苯法产量最高,但该法需要三 步化学反应,流程长,生产成本受副产物丙酮的价格的影响,且生产过程中有含酚废水排出, 污染环境。 传统的异丙苯法生产工艺: (1)丙烯和苯进行烃化反应得到异丙苯,可以采用气相法或液相法。 C6H6+CH2=CH-CH3→C6H5-CH-(CH3)2+110.5kJ/mol (2)用空气或氧气将异丙苯氧化,生成过氧化氢(cumene hydroperoxide,简称 CHP)。 C6H5-CH-(CH3)2 + O2 → C6H5C(CH3)2OOH + 132.2kJ/mol (3)将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 C6H5-C(CH3)2OOH → C6H5OH + CH3COCH3 + 223.9kJ/mol 因此,开发由苯直接一步法制苯酚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各国都致力于苯直接羟 基化的研究。我们试图直接在苯中,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和催化剂,得到下列目标反应: C6H6(l)+ [O] Cat C6H5OH(l)+ H2O(l) 目前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苯与一氧化二氮反应;(2)苯与 分子氧直接氧化法 ;(3)苯与双氧水直接氧化。研究虽然很多,但都存在不足,如:以 N20 作氧化剂的气相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成本也太高;以 O2 (空气)作氧化剂廉价易得,有成 本优势,气相分子氧氧化液相苯,反应温度不高,但反应的收率和选择性都不好;以 H2O2 作氧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行,但苯酚收率太低,选择性低,总的说来,用 H2O2 做氧化剂,在实验室条件下便于达到,相比用 O2 (空气)作氧化剂苯酚的收率和选择性相对 较高,因此本实验选用 H2O2 做氧化剂来进行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研究。 实验步骤 1.催化剂的制备 目前用于本实验的催化剂种类非常多,在实验室的条件能达到 20%以上的收率和 90%以上的 苯酚的选择性。本实验中采用的固体催化剂,选择适当的载体,负载一定量的活性组分,采 用浸渍法或共浸渍法制备。 2.实验装置与方法

向装有电磁搅拌器,滴液漏斗,回流冷凝管的三颈瓶中加入适量的苯和适量的催化剂,加 入一定量的溶剂,在常温搅拌 30 分钟。然后用衡压滴液漏斗缓慢匀速滴加一定量的催化剂, 并且升温到 50℃,搅拌速度减慢,大约 1 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 2 小时后反应结 束,待反应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对液体作如下处理:⑴利用水式真空泵抽滤,滤出催化剂粉 末;⑵将滤液用分液漏斗静置分层(上层为有机相,下层为水相);⑶对已分离的两相物质 用气相色谱分别分析检测,得出结果。 3.实验结果分析 由于本次实验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验的目的是希望获得好的苯酚的收率,实验产物中 苯酚含量的测定,用色-质联用仪(Agilent, GC-MS, 5973N)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量分 析采用内标法,以邻甲酚为标准物。 结果和讨论 1.实验结束后,分别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计算生成的苯酚的产率和选择性。 2. 和传统的苯酚的制备方法比较起来,本次实验采用的方法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 3. 参照实验得到的苯酚的收率和选择性,思考一下如何能提高苯酚的收率
向装有电磁搅拌器,滴液漏斗,回流冷凝管的三颈瓶中加入适量的苯和适量的催化剂,加 入一定量的溶剂,在常温搅拌 30 分钟。然后用衡压滴液漏斗缓慢匀速滴加一定量的催化剂, 并且升温到 50℃,搅拌速度减慢,大约 1 小时滴完。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 2 小时后反应结 束,待反应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对液体作如下处理:⑴利用水式真空泵抽滤,滤出催化剂粉 末;⑵将滤液用分液漏斗静置分层(上层为有机相,下层为水相);⑶对已分离的两相物质 用气相色谱分别分析检测,得出结果。 3.实验结果分析 由于本次实验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验的目的是希望获得好的苯酚的收率,实验产物中 苯酚含量的测定,用色-质联用仪(Agilent, GC-MS, 5973N)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定量分 析采用内标法,以邻甲酚为标准物。 结果和讨论 1.实验结束后,分别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计算生成的苯酚的产率和选择性。 2. 和传统的苯酚的制备方法比较起来,本次实验采用的方法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 3. 参照实验得到的苯酚的收率和选择性,思考一下如何能提高苯酚的收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概述 Green Chemistry(主讲:秦松).ppt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ppt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6.3 第三节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6.2 第二节 微生物污染及其他污染产生的毒素.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食品中的有害成分 6.1 第一节 食品原料中的天然有害成分.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食物原料的化学成分及贮藏加工特点.ppt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食物原料的化学成分及贮藏加工特点 5.2 第二节 动物性食品原料.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食物原料的化学成分及贮藏加工特点 5.1 第一节 植物学食品原料.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Food Additive.ppt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4.6 第六节 其他重要的添加剂.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4.5 第五节 调味剂.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4.4 第四节 着色剂.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4.3 第三节 抗氧化剂.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4.2 第二节 防腐剂.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食品添加剂 4.1 第一节 概述.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食品的色香味.ppt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食品的色香味 3.4 第四节 食品的味感及呈味物质.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食品的色香味 3.3 第三节 食品中的呈味物质.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食品的色香味 3.2 第二节 食品的褐变现象.doc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化学与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食品的色香味 3.1 第一节 食品中的天然色素.doc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绿色化学.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苯甲醛的绿色合成.doc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由苯和羟胺一步绿色合成苯胺实验.doc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安全无毒化学品的设计 Designing Safer Chemicals.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设计更加安全化学品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Designing Safer Chemicals.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绿色化学方法 Techniques in Green Chemistry.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绿色化学的应用.ppt
- 四川大学:《绿色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绿色化学发展趋势.ppt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海洋化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结束语.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化学海洋学绪论 Chemical Oceanography.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海洋的形成和海水的组成.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海洋的形成和海水的组成.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海洋中常量元素.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海洋中常量元素.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海水中的气体.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海水中的气体.pdf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海洋中的营养盐.doc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海洋中的营养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