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武汉理工大学:张改枝,第二版)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吴树青顾问,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二版。 任课教师:张改枝 【课程简介】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 的规律的科学。近代政治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 的。历史上,许多经济学都曾以“政治经济学”为题名,系统地阐述他们 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理论。目前,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 设的政治经济学是特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 上创立的、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结合各时代社 会经济实践所发展了的一套关于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规律,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及其载体的分析入手,全面把握 由社会生产关系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规律和现象。政治经济学是学习经 济科学所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所提供的是对社会经济机体结构的 全面分析,经典作家曾把政治经济学称为“市民社会”的解剖学。政治经 济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抽象法透过人们日常感觉经验的表面现象,揭示经济 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经济表面现象的思想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与经济建设,制定 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学习政治经济学对深入理解 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性质】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髙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 时也是财经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 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
1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第二版) 吴树青顾问, 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9 月第二版。 任课教师:张改枝 【课程简介 】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 的规律的科学。近代政治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 的。历史上,许多经济学都曾以“政治经济学”为题名,系统地阐述他们 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思想理论。目前,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 设的政治经济学是特指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础 上创立的、为以后许多经济学家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结合各时代社 会经济实践所发展了的一套关于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系统理论。 政治经济学课程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世界观为指导,运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 动规律,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及其载体的分析入手,全面把握 由社会生产关系运动所产生的各种具体规律和现象。政治经济学是学习经 济科学所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所提供的是对社会经济机体结构的 全面分析,经典作家曾把政治经济学称为“市民社会”的解剖学。政治经 济学以它特有的科学抽象法透过人们日常感觉经验的表面现象,揭示经济 活动的本质规律,从而提供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经济表面现象的思想方 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是工人阶级政党领导革命与经济建设,制定 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学习政治经济学对深入理解 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性质】 政治经济学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 时也是财经与管理类各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 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分析和

研究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 为其它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 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史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 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 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 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 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四是为学习经济和管理类 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管 理工作和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的需要。 【教学时数及学分】 本课程为学年课程,总教学时数为144学时,讲授36周,每周4学 时。本课程共8个学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包括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 容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安排一定课 时就难点、热点经济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结合现实经济问题进行 社会调查。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政治经济学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了解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基本任务,掌握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地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2 研究问题。政治经济学课程所阐明的基本原理和所揭示的客观经济规律, 为其它经济类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学习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 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史方面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一是要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二是要能够运用这些基 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 主义经济特别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 问题;三是争取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不断 发展的经济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更好地指导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四是为学习经济和管理类 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能够较好地适应经济管 理工作和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的需要。 【教学时数及学分】 本课程为学年课程,总教学时数为 144 学时,讲授 36 周,每周 4 学 时。本课程共 8 个学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包括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内 容。 【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建议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安排一定课 时就难点、热点经济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指导学生结合现实经济问题进行 社会调查。 导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政治经济学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了解马克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基本任务,掌握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明确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 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科学地分析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社会生产 关系、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3.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5.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阅读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31-3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资本论》第1卷,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刘诗白:《构建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谷书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之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4.王振中:《中外经济理论四十年》,宁夏出版社2001年版。 5.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陕西人民出版 社2002年版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关系,理解所有制与产权的关系,认识生产 力的基本性质、内在要素及其发展途径,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性质这一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
3 一、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社会生产 关系、经济规律、基本经济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3.如何科学地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5.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6.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现阶段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哪些意义? 【阅读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第 31-35 页,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资本论》第 1 卷,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跋,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2.刘诗白:《构建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3.谷书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之探讨》,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4.王振中:《中外经济理论四十年》,宁夏出版社 2001 年版。 5.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导论,陕西人民出版 社 2002 年版。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教学要求】 了解社会再生产中的生产关系,理解所有制与产权的关系,认识生产 力的基本性质、内在要素及其发展途径,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性质这一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规律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节所有制与产权 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产权和产权制度 第三节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生产力的要素及发展的基本阶段 第四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生产力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产权制度 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制度创新 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阅读参考书目】 1.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动态》 1999年第1期 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7 月版。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4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 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二、 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二、 产权和产权制度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一、 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二、 生产力的要素及发展的基本阶段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生产力 所有制 所有权 产权 产权制度 生产方式 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 制度创新 2.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阅读参考书目】 1.丹·希勒:《数字资本主义》,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1 月版。 2.吴宣恭:《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比较》,《经济动态》 1999 年第 1 期。 3.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7 月版。 第二章 商品和价值

【教学要求】 了解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商品两要素、生产商 品劳动二重性,认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理解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正 确把握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二节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及其与价值量的关系 三、劳动生产率及其与价值量的关系 第三节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 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商品经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 动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复杂劳动简单劳动劳动生产率价 值规律市场经济资源配置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结合现实思考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 生产率变化的关系。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5 【教学要求】 了解商品经济的发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了解商品两要素、生产商 品劳动二重性,认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理解市场机制的基本功能,正 确把握劳动价值理论和价值规律。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二、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及其与价值量的关系 三、劳动生产率及其与价值量的关系 第三节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商品 商品经济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 动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 劳动生产率 价 值规律 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什么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结合现实思考价值量的变化与劳动 生产率变化的关系。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全过程。 6.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或: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 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阅读参考书目 1.[苏]弗·阿凡纳西耶夫:《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一一劳动二重性学说 的方法论作用》,中译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烘银兴:《现代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3.魏杰:《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3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教学要求】 理解货币发生、发展的历史,认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货币流通 规律以及纸币流通规律,正确认识纸币流通条件下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现 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货币、价值形式、价值尺度、价格、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6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全过程。 6.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或: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要求 的?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 阅读参考书目 1.[苏]弗·阿凡纳西耶夫:《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劳动二重性学说 的方法论作用》,中译本,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2.烘银兴:《现代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第三版。 3.魏杰:《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第 1-3 章,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规律 【教学要求】 理解货币发生、发展的历史,认识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掌握货币流通 规律以及纸币流通规律,正确认识纸币流通条件下与货币相关的经济现 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 一、 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 二、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货币、价值形式、价值尺度、价格、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2.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

3.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4.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 5.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这种背离又是如何产生的? 6.货币流通量是如何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章,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3章,陕西人民出 版社2002年版。 4.[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中国发展 出版社1998年版 5.[美]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年版 第四章资本和资本运动 【教学要求】 了解资本范畴的含义、形态、职能和构成,理解价值增殖的过程和利 润的形成以及平均利润规律,正确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动因 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掌握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 和要求]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理论和资本主义积 累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 本集中 [教学时数]4课时
7 3.货币有哪些职能?货币执行职能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有哪些? 4.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如何产生的? 5.什么是价格与价值在质上的背离,这种背离又是如何产生的? 6.货币流通量是如何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第 3 章,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2.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魏埙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第 3 章,陕西人民出 版社 2002 年版。 4.[美]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中译本,中国发展 出版社 1998 年版。 5.[美]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中译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四章 资本和资本运动 【教学要求】 了解资本范畴的含义、形态、职能和构成,理解价值增殖的过程和利 润的形成以及平均利润规律,正确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的动因 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掌握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基本原理。[教学目的 和要求] 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一般理论和资本主义积 累的一般规律。 [教学要点]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与资 本集中。 [教学时数] 4 课时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资本及资本的运动公式 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第二节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二、保证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四、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实物资本无形资产剩余劳动生产成本 利润利润率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资本循环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资 本积聚、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成思危等:《风险投资在中国》,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2.董浩岩:《中国风险投资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3.王守梅翟留栓:《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版 第五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8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及其价值增殖 一、资本及资本的运动公式 二、资本价值增殖和利润 第二节 资本积累 一、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二、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一、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 二、保证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三、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四、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五、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 实物资本 无形资产 剩余劳动 生产成本 利润 利润率 资本积累 资本积聚 资本集中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固定资本 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2.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 3.说明资本积累的动因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并比较资本积累与资 本积聚、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 4.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1.成思危等:《风险投资在中国》,民族出版社 2000 年版。 2.董浩岩: 《中国风险投资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年版。 3.王守梅 翟留栓:《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版。 第五章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

【教学要求】 了解信用制度与银行制度的关系、信用制度与股份经济的关系。认识 信用制度的发展与虚拟资本形成的内在联系,把握虚拟资本的本质以运动 的基本特征、虚拟资本对商品经济的深刻影响。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用及其功能 信用的产生及形式 二、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信用制度 银行的产生 银行资本的特点 三、股份公司和股票 第三节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效应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 份公司实体资本虚拟资本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3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4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5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阅读参考书目】 1.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教学要求】 了解信用制度与银行制度的关系、信用制度与股份经济的关系。认识 信用制度的发展与虚拟资本形成的内在联系,把握虚拟资本的本质以运动 的基本特征、虚拟资本对商品经济的深刻影响。 【教学时数】4 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及其功能 一、 信用的产生及形式 二、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 信用制度 一、银行的产生 二、银行资本的特点 三、股份公司和股票 第三节 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 一、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二、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关系 三、 虚拟经济的效应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股 份公司 实体资本 虚拟资本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泡沫经济 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3.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 4.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5.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 【阅读参考书目】 1.曾康霖,王长庚:《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3 年版。 2.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3.成思危:《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六章竞争与垄断 第一节竞争与垄断 、竞争的功能以及过度竞争的消极作用 垄断的产生 第二节有效竞争与反对垄断 、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殊性及其基本形式 四、反垄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垄断垄断价格垄断利润卡特尔自然垄断 过度竞争有效竞争 2论述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3.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4论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5论述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 6论述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 【阅读参考书目】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第27卷。 2郭建安:《微软讼案》,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七章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 四、两大部类与三次产业划分的关系 五、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0 3. 成思危:《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六章 竞争与垄断 第一节 竞争与垄断 一、 竞争的功能以及过度竞争的消极作用 二、 垄断的产生 第二节 有效竞争与反对垄断 一、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 二、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三、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殊性及其基本形式 四、 反垄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复习思考题】 1.解释下列概念: 垄断 垄断价格 垄断利润 卡特尔 自然垄断 过度竞争 有效竞争 2.论述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3.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 4.论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 5.论述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 6.论述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 【阅读参考书目】 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第 27 卷。 2.郭建安:《微软讼案》,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3.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第七章 社会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部门的分类 三、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 四、两大部类与三次产业划分的关系 五、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课程教学大纲.doc
- 上海交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部分 数理逻辑(主讲:董笑菊).ppt
- 西华大学:《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 02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CUTTING.ppt
- 《工程经济学 Engineering Economics》课程简介.pdf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改革小说、寻根小说.ppt
- 《植物生物化学》考试大纲.pdf
- 《文学理论》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ppt
- 《高级财务会计》学习资料:课程复习题.pdf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大纲.pdf
- 中国计量大学:《运筹学与体系工程》课程实验指导书.pdf
- 《内科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复习题举例——锤造工艺技术、铸造技术、基托树脂成型工艺技术.ppt
- 四川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教学资源(系列讲座)第2讲 专利基本知识与专利文献的获取.pdf
- 《药物化学综合》考试大纲.doc
- 新乡学院:《解析几何》课程教学大纲.pdf
-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考试大纲).doc
-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网院考试复习题.doc
- 西安培华学院:《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Unit 03 Whatever Happened to Manners?.doc
- 安徽理工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 Design Principle for Concrete Structure》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ppt
- 《程序设计基础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课程教学大纲.pdf
- 西华大学:《电力电子学》章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四个实验).pdf
- 银川能源学院:《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说课稿,周慧洁).pdf
-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电路分析》课程考试大纲.doc
- 福建师范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pdf
-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电路分析》实验教学大纲.pdf
- 南京师范大学:《锅炉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6-10章).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模拟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原理及其应用.ppt
-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doc
-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doc
- 上海交通大学:《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和申报提交工具的几点说明.ppt
- 北京大学出版社:技能型教材编写要求和技巧(赖青).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LED流水灯制作(学习流程).ppt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如何制作简历》PPT讲稿.ppt
- 湖南工学院:《合格评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PPT讲座.ppt
- 《管理心理学(应用社会心理学)》讲授提纲(刘明芝).ppt
- 华中农业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ppt
-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植物遗传学》课程实验指导(适用专业:园艺).pdf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理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24 年).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