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1/3)

第十四章浪动光学 光学——研究光的现象、光的本质和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为依据 波动光学—研究光的电磁性质和传播规律 (于涉、翁射偏振) 量子光学—以光的量子理论为基础,研究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 第14章波动光学
第14章 波动光学 1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光学—— 研究光的现象、光的本质和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几何光学 波动光学 量子光学 ——以光的直线传播规律为依据 ——研究光的电磁性质和传播规律 ——以光的量子理论为基础,研究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干涉、衍射、偏振) (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等)

第十四章波动光学 §14-1光是电磁浪 §14-8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14-2光源光浪的叠加514-9光栅衍射及光栅光谱 514-3杨氏干涉实验 §14-10偏振光和自然光 514-4光程与光程差 §14-11起偏和检偏马吕斯定律 §14-5薄膜干涉 §14-12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光 §14-6迈克耳逊干涉仪 §14-13双折射现象 514-7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第14章波动光学 2
第14章 波动光学 2 §14-1 光是电磁波 §14-2 光源 光波的叠加 §14-3 杨氏干涉实验 §14-5 薄膜干涉 §14-6 迈克耳逊干涉仪 §14-4 光程与光程差 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 §14-7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14-8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 §14-9 光栅衍射及光栅光谱 §14-10 偏振光和自然光 §14-11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14-12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光 §14-13 双折射现象

§14-1光是电磁浪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两大预言 ——电磁波的存在 光是电磁波(光的浪动学说) 光浪(电磁波)是交变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浪是横波,光波也是一种横波。 E×H/k H 第14章波动光学
第14章 波动光学 3 §14-1 光是电磁波 k E H O x y z E H k // 光波(电磁波)是交变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波是横波,光波也是一种横波。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两大预言 ——电磁波的存在 ——光是电磁波(光的波动学说)

描写光波(电磁浪)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波源:加速运动的电荷或者电荷系都是发射电磁波的源 波速:t= 2.99×10m1(真空中) E 3×108ms 频率: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宽 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光一红外无线电浪 (频率从高到低,波长从低到高) 可见光是一种长很短的电磁渡 第14章波动光学
第14章 波动光学 4 描写光波(电磁波)的几个基本物理量 波源:加速运动的电荷或者电荷系都是发射电磁波的源 波速: 1 u = 8 1 0 0 1 c 2.9979 10 m s − = = (真空中) 频率: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很宽 8 1 3 10 ms − 射线 射线 紫外 可见光 红外 无线电波 ( 频率从高到低,波长从低到高) 可见光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光色波长(am) 频率(Hz) 中心波长(m) 红760~6223.9×104~48×104 660 爷622~5974.8×1014~5.0×1014 黄597-5750×104~54×10)4 570 绿577~4925.4×104~6.1×1014 540 青4924706.1×1014~6.4×104 80 7045564×104~6.6×1014 460 紫45540066×104~75×104 430 可见光七彩颜色的渡长和频率范围 第14章波动光学 5
第14章 波动光学 5 光色 波长(nm) 频率(Hz) 中心波长 (nm) 红 760~622 660 橙 622~597 610 黄 597~577 570 绿 577~492 540 青 492~470 480 兰 470~455 460 紫 455~400 430 可见光七彩颜色的波长和频率范围 14 14 3.910 ~ 4.810 14 14 4.810 ~ 5.010 14 14 5.010 ~ 5.410 14 14 5.410 ~ 6.110 14 14 6.110 ~ 6.410 14 14 6.410 ~ 6.610 14 14 6.610 ~ 7.510

黄绿光最敏感A=5557 振幅:光浪传播的是交变的电磁场,它的特征是以H 为标志,而对人眼或光学仪器起作用的是E,所 以光的振动矢量是E,简称光矢量E 光波的振幅:E 光波的振源方程:E()=Ecos(o1+) 平面简谐光波方程:E(,)= E cos(o(-)+) Eo cos(at-2I+o) 第14章波动光学
第14章 波动光学 6 振幅:光波传播的是交变的电磁场,它的特征是以 、 为标志,而对人眼或光学仪器起作用的是 ,所 以光的振动矢量是 ,简称光矢量 。 E E E H E 光波的振幅: 光波的振源方程: 平面简谐光波方程: 0 E t E t ( ) cos( ) = + 0 ( , ) cos( ( ) ) r E r t E t c = − + 0 cos( 2 ) r E t = − + 黄绿光最敏感 = 555nm E

§14-2光源光波的叠加 光源—任何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 1.发光机理 (1)热辐射 自 (5)同步辐射受 (2)电致发光发 (6)激光 (3)光致发光辐 激辐射 (4)化学发光 射 E 浪列 自发辐射 能级跃迁 A→ v=(E2-E1)/h E 波列:一段有限长,频率、初相位 振向确定,振幅不变的简谐浪 7
第14章 波动光学 7 §14-2 光源 光波的叠加 一、 光源 — 任何发光的物体都称为光源 (1) 热辐射 (2) 电致发光 (3) 光致发光 (4) 化学发光 能级跃迁 波列 L = c 自 发 辐 射 (5) 同步辐射 (6) 激光 受 激 辐 射 自发辐射 E2 E1 (E E )/ h = 2 − 1 1. 发光机理 波列:一段有限长,频率、初相位, 振向确定,振幅不变的简谐波

2.普通光源发光特点:间歇性独立性 W MM ∧M 非相千(不同原子发的光) 非相千(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二、光的单色性 实际光 单色光:具有同一波长(频率)的光 0 单色光 (光学的理想化模型) 谱线宽度 同一种原子组成的光源发出的光 波频率、波长有一定的宽度。 0 △λ一衡量谱线单色性好坏的物理量 Δ越小,谱线的单色性越好 第14章波动光学
第14章 波动光学 8 非相干(不同原子发的光) 非相干(同一原子先后发的光) . . 2. 普通光源发光特点:间歇性 独立性 二、 光的单色性 单色光:具有同一波长(频率)的光 (光学的理想化模型) 同一种原子组成的光源发出的光 波频率、波长有一定的宽度。 o 0 I I0 I0 /2 谱线宽度 越小,谱线的单色性越好 实际光 单色光 —衡量谱线单色性好坏的物理量

三、光波的叠加 E,= EorcOS(O, t-2T+o E,= Eo cos(o,t +02 1非相干叠加=1+l2(叠加区域亮度均匀) P 2.相千叠加相干条件:同频率、相差恒定、1 光矢量振动方向平行 1=1+l2+2、12cos△ 2( =1-92 (1)相长干涉(亮)△q=±2k,k=0,1,2,3 max 1+12+2√1 (2)相消干涉(暗)△q=±(2k+1)兀,k=0,2,3 1+12-2√ 第14章波动光学
第14章 波动光学 9 三、 光波的叠加 · 1 1 01 1 1 cos( 2 ) r E E t = − + 2 2 02 2 2 cos( 2 ) r E E t = − + P 1 2 r1 r2 · · 1. 非相干叠加 1 2 I I I = +2 cos I = I 1 + I 2 + I 1 I 2 (1) 相长干涉(亮) = 2kπ , max 1 2 2 1 2 I = I = I + I + I I 2. 相干叠加 k = 0,1,2,3... 1 2 1 2 2 ( ) r r − = − − (2) 相消干涉(暗) = (2k +1)π , min 1 2 2 1 2 I = I = I + I − I I k = 0,1,2,3... 相干条件: 同频率、相差恒定、 光矢量振动方向平行 (叠加区域亮度均匀)

当两束相千光满足:=2,1=12=1 δ「±2k兀 光强极大 △=-2-2 2丌 λ(±(2k+1)z光强极 干涉条件简化为: ±k 波程差=n-r= ±(2k+1)1=0 引入可见度:nIm+m (度量条纹清晰度) min nmn=0,暗纹全暗,n=1 -→>Jr,n->0,条纹模糊不清 第14章波动光学 10
第14章 波动光学 10 引入可见度: max min max min I I I I − = + min I = 0 1 ,暗纹全暗,= 1 2 1 2 0 = = = ,I I I (度量条纹清晰度) 1 2 1 2 2 2 2 (2 1) r r k k − = − − = = + I I min max → → , 0,条纹模糊不清 当两束相干光满足: 光强极大 光强极小 干涉条件简化为: 2 1 (2 1) 2 k r r k = − = + 0 I I = 4 I = 0 波程差: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光的干涉(主讲:周自刚).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光的偏振.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光学仪器的基础原理.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光的量子性.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光的衍射.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现代光学基础.ppt
- 西南师范大学:《光学——波动光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ppt
- 大学物理:《量子物理 QUANTUM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固体中的电子(Electrons in solid).ppt
- 大学物理:《量子物理 QUANTUM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薛定谔方程(Schrödinger Equation).ppt
- 大学物理:《量子物理 QUANTUM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原子中的电子(Electron in Atomic).ppt
- 大学物理:《量子物理 QUANTUM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ppt
- 《原子物理学 Automic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黑体辐射能量密度分布曲线.pdf
- 《原子物理学 Automic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维恩位移定律的证明.pdf
- 《原子物理学 Automic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空腔辐射中辐射压强与辐射能量密度之间关系.pdf
- 《原子物理学 Automic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原子的位形——卢斯福模型.ppt
- 《原子物理学 Automic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部分习题答案.ppt
- 《原子物理学 Automic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原子核物理概论.ppt
- 《原子物理学 Automic Phys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X射线.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2/3).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四章 波动光学(3/3).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五章、第六章 刚体运动学.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六章 刚体运动学——刚体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六章 刚体运动学——定轴转动刚体的动能动能定理.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六章 刚体运动学——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丁春颖).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二章 牛顿运动定律.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三章 功和能.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四章 冲量和动量.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七章 机械振动(1/2).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七章 机械振动(2/2).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 机械波(1/4).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 机械波(2/4).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 机械波(3/4).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三章 机械波(4/4).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7)能量均分定理.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1-12.6,12.8-12.10).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1/3).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物理》第十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2/3).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