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二章 两晋诗坛——西晋(265-316)、东晋(317-420)

第二章两晋诗坛 西晋(265-316)东晋(317-420) 一、太康诗风 二、左思与咏史诗 三、潘岳与悼亡诗 四、郭璞与游仙诗 五、王羲之与《兰亭诗》 六、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七、陶渊明与田园诗
第二章 两晋诗坛 西晋(265-316)东晋(317-420) 一、太康诗风 二、左思与咏史诗 三、潘岳与悼亡诗 四、郭璞与游仙诗 五、王羲之与《兰亭诗》 六、孙绰、许询与玄言诗 七、陶渊明与田园诗

太康诗风 1、太康与太康诗风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3、太康诗人努力的方向 4、太康诗风“繁缛”特征
一、太康诗风 1、太康与太康诗风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3、太康诗人努力的方向 4、太康诗风“繁缛”特征

1、太康与太康诗风 “太康”是晋武帝司 马年号230 289) 66 学”指西晋文学。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 福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 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 西晋诗风。 严羽《沧浪诗话·诗 体》:太康体,左思、潘岳、 三张、二陆诸公之诗。 晋武帝(265-290年在位)
1、太康与太康诗风 “太康” 是晋武帝司 马炎年号(280-289)。 文学史上所说的“太康文 学” 指西晋文学。 陆机、潘岳是西晋诗 坛的代表,太康诗风就是 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 西晋诗风。 严羽《沧浪诗话·诗 体》:太康体,左思、潘岳、 三张、二陆诸公之诗。 晋武帝(265-290年在位)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像帝武晋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 钟嵘《诗品序》:太康中 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 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张协、张载、张亢兄弟,陆机、 陆云兄弟,潘岳、潘尼叔侄,左思 太康诗人的总体特点是追求诗歌 形式技巧,拟古成风,表现出繁缛的 诗风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太康诗风的代表诗人。 钟嵘《诗品序》:太康中,三 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 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张协、张载、张亢兄弟,陆机、 陆云兄弟,潘岳、潘尼叔侄,左思。 太康诗人的总体特点是追求诗歌 形式技巧,拟古成风,表现出繁缛的 诗风

3、太康诗人努力的方向 是拟古,摩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 成为当时的风气。文辞趋向华美,显示出文人的特 点,有的还另有特色。 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 风。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降及元康(晋惠 帝年号291-29,也可作为西晋诗坛代称),潘、陆特秀,律异 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3、太康诗人努力的方向 一是拟古,摩拟《诗经》、汉乐府和《古诗》 成为当时的风气。文辞趋向华美,显示出文人的特 点,有的还另有特色。 二是追求形式技巧的进步,并表现出繁缛的诗 风。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降及元康(晋惠 帝年号291-299,也可作为西晋诗坛代称),潘、陆特秀,律异 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4、太康诗风“繁缛”特征 太康诗风繁缛(繁指锚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缛指色彩 华丽)特征主要体现在: (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总之,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 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特征的主要表现。从 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 复,是必然的趋势
4、太康诗风“繁缛”特征 太康诗风繁缛(繁指描写繁复、详尽,不避繁琐;缛指色彩 华丽)特征主要体现在: (1)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2)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 (3)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总之,追求华辞丽藻、描写繁复详尽及大量运 用排偶,是太康诗风“繁缛”特征的主要表现。从 文学发展的规律来看,由质朴到华丽,由简单到繁 复,是必然的趋势

左思与咏史诗:左思字太冲,生卒年不 详,出身寒门,博学多才。其赋名作《三都赋》,“精 思傅会,十年乃成”,名震京师,一时引起“洛阳纸 贵”。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则是他的《咏史》诗八 首。 洛阳纸贵
二、左思与咏史诗 二、左思与咏史诗:左思字太冲,生卒年不 详,出身寒门,博学多才。其赋名作《三都赋》,“精 思傅会,十年乃成”,名震京师,一时引起“洛阳纸 贵” 。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则是他的《咏史》诗八 首。 洛阳纸贵

《三都赋》洛阳纸贵
《三都赋》洛阳纸贵

咏史诗的发展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它直接以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歌咏的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感 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班固的《咏 史》诗,直书史实,被钟嵘评为“质木无文”(《诗品 序》)。 曹魏时,王粲、阮瑀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 诗》,与左思同时的张协也有《咏史》诗。 左思的咏史诗开创了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 世诗人效法的范例,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唐宋时期,咏史诗逐渐繁盛。元明清时期,也有很 多诗人创作咏史诗
咏史诗的发展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它直接以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歌咏的题材,寄托作者的思想感 情,表达某种议论或见解。 以“咏史”为诗题,始于东汉的班固。班固的《咏 史》诗,直书史实,被钟嵘评为“质木无文”(《诗品 序》)。 曹魏时,王粲、阮瑀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 诗》,与左思同时的张协也有《咏史》诗。 左思的咏史诗开创了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 世诗人效法的范例,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唐宋时期,咏史诗逐渐繁盛。元明清时期,也有很 多诗人创作咏史诗

咏史诗研究 面三(红测 咏史诗 咏史诗精 :华 Dushu.com
咏史诗研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章 陶渊明.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概论、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五章 先秦说理散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四章 先秦历史散文(先秦叙事散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二章《诗经》.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三章 屈原与《楚辞》.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说、第一章 上古神话.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绪论(主讲:霍建波).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编 清代文学、近代文学.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编 元代文学.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编 明代文学概说.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编 唐代文学.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编 宋代文学.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说.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编 秦汉文学概说.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第一编 先秦文学概说.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三).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二).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China(一).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课后习题(二).doc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五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汉文学 汉代文学发展概况、第一章 汉代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三章 司马相如与汉代辞赋.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二章 秦汉散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七章 南北朝民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骈文、辞赋与散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概述.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初文学.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三章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诗文.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九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二章 柳永和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五章 江西诗派与两宋之际的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八章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六章 周邦彦与北宋中后期词坛.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十一章 元好问与金代诗歌.ppt
- 延安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十章 姜夔、吴文英及南宋后期诗.ppt